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5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591篇
测绘学   338篇
大气科学   432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1516篇
海洋学   468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25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韩炜  蔡建明  赵一夫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0):1730-1745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对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提升的明确要求,论文基于多元主体视角,对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理论框架模型、结构、问题、机制以及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随着大城市边缘区治理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型,城乡空间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在治理结构上,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结构逐渐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网络结构转型。治理问题上,多元主体对大城市边缘区空间资源争夺造成物质空间混杂、社会空间分异以及空间权力不均衡3个方面问题。从机制角度分析,多元主体遵循各自的空间治理需求和逻辑对大城市边缘区实施相应的治理机制。基于多元主体协同,提出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优化路径。最后,总结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结构—治理问题—治理机制—路径优化”递进式研究框架,以完善多元主体视角下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治理理论与实践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62.
基于Geodatabase建立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翠玲 《测绘科学》2008,33(3):176-178
本文简要介绍了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及优势,列举了创建Geodatabase数据库通用的三种方法,并以1:5万却勒塔格幅地质图为例,重点探讨了用CASE工具建立基于Geodatabase数字地质图数据库的具体过程。研究表明,用这种方法建立地质图数据库可以将面向对象方法很好地应用于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中,大大缩短了建库时间,提高了建库效率,并使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技术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96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IKONOS多光谱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研究与探讨了IKONOS多光谱图像的分割技术.提出一种结合图像边缘特征和纹理特征的混合分割新算法.在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K-L变换的基础上,采用多尺度多方向形态学梯度算子提取边缘特征.应用数学形态学滤波及局部方差统计特征对图像对象进行标记,最后采用强制最小过程,进行标记控制的分水岭分割.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分割算法优于仅利用边缘特征的分水岭分割算法,同时,该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分割过程中存在的过分割与欠分割问题,是一种适合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分割算法.  相似文献   
964.
The Sinian reservior in Anpingdian (安平店)-Gaoshiti (高石梯) structure,Middle Sichuan (四川) basin,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spect for oil and gas.This article dissects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this area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method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fluid inclusion,modeling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from source rocks,and by combining structure evolutions and analyzing the key geologic features of hydrocarbon origin and trap.According to the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analysis,there exist at least three stages of fluid charging in the Sinian reservoir.From Middle-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oil cracked to gas gradually owing to high temperature at 200-220 ℃.The Sinian gas pool was mainly formed at the stage when natural gas in trap was released from water and paleo-gas pools were being adjusted.It was a process in which natural gas dissipated,transferred,and redistributed,and which resulted in the present remnant gas pool in Anpindian-Gaositi tectonic belt.The authors resumed such an evolution process of Sinian reservoir as from paleo-oil pools to paleo-gas pools,and till today's adjusted and reconstructed gas pools.  相似文献   
965.
近年来,安阳市文峰区国土资源局把地产市场管理作为中心工作,采取“五项措施”规范土地租金征收工作,使全区国有土地租赁工作从原来的自发交易走上了依法有序运行、高效全面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966.
高渗压下水岩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发的岩石高压渗透试验仪以静态伺服阀为主要控制元件,在脱离计算机控制条件下可使试样进水端水压保持不变。出水端水压采用调速阀控制,实现了高渗透压力下长时间的水-岩相互作用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岩作用渗透液体不同时段各离子浓度变化的分析方法,并容易得到不同时段试样渗透性变化规律。为研究水-岩作用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按基本相同条件,对该试样及未经长期水-岩渗流作用同一岩性试样进行了高渗压下的常规三轴试验,提出以试样临近破坏时的有效侧向应力大小进行强度分析,并按上述实际所加侧向压力大小及有效侧向压力大小,进行了常规饱水三轴压缩试验。试验得出,所研究蚀变岩在高渗压下水-岩作用结果与常温、常压条件测试结果类似,蚀变岩与库水的水化学反应微弱,对其自身岩体的渗透性及力学性质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967.
稻城地区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围岩蚀变在多波段遥感图像(TM)上具有的光谱特征,利用比值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增强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 四川省稻城地区围岩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多层次的筛选和评估提取矿区异常区,制作遥感异常图。  相似文献   
968.
徐万福 《四川测绘》2008,31(5):223-226
本文从WebGIS的技术特点、运行模式等方面介绍了WebGIS这一热门GIS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并结合一个消防网上合成训练系统应用项目,探讨了WebGIS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9.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特别是对于土地这样的宝贵资源来说,节约集约利用的意义尤为重大,更要倍加珍惜,决不能以大量牺牲土地资源、影响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和繁荣。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懂得节约资源就是节约生产力要素,就是为潜在的生产力发展积攒后劲,而且要在实践上真正树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理念,顾大局、识整体,干当前、想长远,把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国土资源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逐步使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