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蜕晶质化锆石微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中蜕晶质化锆石各部位的成分特征、结构变化和蜕晶质化程度间的关系,定量评测了放射性衰变对锆石不同部位结构的影响程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此锆石为铪质锆石,具有明显的环带,其中核部U、Th含量高,边部U、Th含量低,而且锆石破碎区富含非化学式元素Ca、Al、P等,表明此处为锆石的薄弱区,已发生热液蚀变。拉曼光谱特征和锆石的辐射剂量值都表明,锆石核部发生了中度-高度的蜕晶质化,且由于热事件发生退火,辐照损伤程度得到一定的愈合;而边部晶体结构保持较好,只局部出现点缺陷和零星非晶质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利用空间数据库和GIS技术整理分析方志、古籍的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中记载的各种自然灾害信息,采用面向对象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建立了中国全区域的,多朝代的,多自然灾害要素的,带有地理特征的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统一描述与管理,并根据专题数据制作了单一灾害要素、多种灾害要素的专题地图,可视化分析了历史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最后将地图进行网络发布以实现数据共享。结果表明GIS有利于方志、古籍的数字化整理与分析,实现了以信息技术保护、传播和有效的利用方志资料。  相似文献   
13.
基于XML的GOMS元数据描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信息科学元数据标准已经进入草案实施阶段,但仅仅针对有限的公共实体进行标准制定。GOMS是在地球信息科学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综合了CIMI,根据地球科学的学科特点扩展而来,是一种适合在网上检索、交换、共享地学标本的网络信息资源描述体系。XML是W3C推出的元数据标准可扩展语言,为元数据的编码、交换和重用提供了基础框架。本文以地球科学数字博物馆中的地学标本元数据标准为研究对象,利用XML进行了描述,使得专用于地学领域的标本描述转换成通用的机器可理解的元数据,对于集成不同来源的地学标本描述,建立基于Internet的地学标本信息的管理服务体系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XML的地质信息共享与交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简单介绍了了地质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意义和发展状况,最近几年地质信息的网络化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在信息共享和交换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暴露出许多不足,作者提出了在信息使用中数据源和客户端使用者之间建立了基于XML-Exter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地质信息共享与交换网络服务层的思路,对网络服务层的概念和优点进行阐述,并通过程序代码和简单注释说明使用XML技术的实现方案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高校电子教程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建设多媒体电子教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针对高等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建设电子教程的目的及其应当具备的特点,最后以《地球科学》研制为例,介绍了教程研制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和制作目标,强调了知识的整体感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变质作用的 P-T-t 轨迹研究是当今变质地质学的前沿课题,它使变质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P-T-t 轨迹从动态的观点出发,表达一个造山带范围内区域变质作用温度和压力随时间而变化的全过程。它不仅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岩石形成的 P-T-t 演化及其成因,而且它与构造背景的结合将会更好地解释构造环境的 t-s(space)演化(P-T-t-s)。建立 P-T-t 轨迹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利用地质温度压力计,而后者的基础又是变质矿物及其矿物组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丹巴地区变玄武岩年代学的初步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丹地区变玄武岩中单颗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为736~800Ma,它近似代表其原岩的喷发时间;变玄武岩的Rb-Sr矿物等时线年龄为150.2±0.3Ma,它代表导该区变玄武岩形成的最主要的一次区域动热变质事件年龄。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铜矿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铜矿的成矿母岩为喜山期石英二长斑岩,Nd、Sr、Pb、O同位素资料证实,它属于同熔型,源岩可能为区内未出露的中元古代末期火成岩。矿床中石英流体包裹体具有高的均一温度,高的盐度,并含有少见的黄铜矿子晶。成矿热液的δ18O值为9.34‰~4.16‰,表明它们主要由岩浆水组成,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Pb、S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组分主要来自岩浆,部分来自围岩。  相似文献   
19.
华南含锡钨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华南含钨锡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将花岗岩分为四类,即稀土正常型,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富集型和稀土亏损型,并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讨论了四类岩石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川西沙坝麻粒岩的Sm-Nd和Rb-S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首次测定扬子板块西缘古老的结晶基底岩石沙坝麻粒岩Sm Nd矿物等时线年龄为 114 0± 110Ma ,代表中元古代末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代。Rb -Sr矿物等时线年龄为 2 18± 11Ma ,可能为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基性岩浆侵入的热扰动改造年龄。其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 为115 8Ma ,表明沙坝麻粒岩的原岩在成岩之后不久即经受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根据上述年龄以及紫苏辉石中Nd同位素封闭温度和40 Ar/ 3 9Ar年龄等资料的计算表明 ,以沙坝麻粒岩为代表的下地壳岩石抬升运动速率是缓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