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2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2007-2009年的雷灾调查为基础,利用保存的MICAPS资料对9次雷灾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致灾雷电均产生在大范围较深厚的低值系统环流背景下,其中7次强雷电的T-lnp图具有喇叭口、存在逆温、SI指数较小(≤-2),其他物理量如垂直上升速度与T-lnp图或SI表现基本一致.另外2次致灾雷电产生在稳定降水形势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7月21~22日特大暴雨过程的中-β尺度云团特征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文中以气象卫星云图为主,分析了1998年7月21~22日由于副热带高压减弱南移,长江中下 游地区再次出现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特征,发现:①暴雨是由 两个中-β尺度云团造成的,中-β尺度云团是发生在两个中尺度云团之间的积云区中 ,均在清晨发生,午后减弱,其生命史约为10 h左右;②云团发生在低层水汽与能量条件较 好的区域和850~700 hPa低涡切变上,这里有较强的地转偏差存在,并位于6.7 μm水汽图 上干湿区交界的湿区一侧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对1993年6月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输出的24、48小时降水量预报,通过降水时空分布趋势预报和降水过程预报检验、T~s 评分、预报效率等计算,证明了该系统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降水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预报产品在业务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检验分析结果将对模式改进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范围降雨前,物理量场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从中找到预报降雨的判据。1979年,我台在汛期业务值班工作中开始计算关键区物理量,作为短期预报指标。本文根据这几年使用情况,分析了此类参数的预报能力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82年8月26日至9月3日,甘、青两省以及陕、甘、川交界处出现连阴雨。其间,有两个雨峰段:即28—29日和9月1日均出现大暴雨。这次连阴雨形势的主要特点是:乌拉尔山长脊并稳定,新西伯利亚到巴湖建立和维持长波槽以及西太平洋副高不断北上加强。本文着重从连阴雨形势的演变上检查B 模式的预报能力。一、乌拉尔山高压脊的替换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王宝鉴  徐建芬 《干旱气象》2000,18(2):24-26,30
利用T106数值预报及常规气象资料对1999年4月~24日西北强沙尘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暴发生在层结不稳定的大气状态下,西凤急流区次级环流是引发沙尘暴的动力和热力机制,强沙尘暴发生在西凤急流入口区南侧。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东部三次暴雨天气的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T10 6数值预报模式 1°× 1°的标准等压面的格点资料 ,计算了K -螺旋度 ,对近年西北区东部的三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螺旋度分析。结果表明 ,螺旋度的分布可以反映出高空天气系统的位置极其演变情况 ,暴雨区上空螺旋度的配置为上层负值、下层正值 ,30 0hPa以下为正的螺旋度 ,最大中心一般在 70 0~ 4 0 0hPa。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上游洪灾及流域雨量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分析黄河上游流域特征、洪灾特征和强降水特征及成因等,首先建立了强降水预报智能模型。并在此预报结论的基础上,利用三角形面积计算法和流域分区原理在MICAPS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完成了黄河上游流域及各区段面雨量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00年4月12日特强沙尘暴天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建芬  陶健红  杨民  杨建才 《气象》2001,27(6):22-26
对2000年4月12日归生在甘肃,青海,宁夏的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天气成因分析,分析指出:“4.12”沙尘暴是西北路径强冷空气引发的锋后西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前期持续增温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河西气旋性涡旋的生成,发展是激发沙尘暴的中尺度天气系统,西北地区干暖舌的形成和维持对沙尘暴的发生以及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性,高空急流发生异变时的非平衡状态变化导致对流层中下部锋区加强和大气层结不稳定,为中小尺度系统和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有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河西狭管地表和特殊的流沙,尾矿矿地表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利用GMS数字化卫星云图资料与常规气象资料、预报经验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集智能网络模型、统计回归、云指数等多种方法于一体的自动化定量短时大、暴雨预报应用系统。经1995—1996年汛期试用表明,该系统对短时大、暴雨的预报准确率较高,有较好的业务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