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双规准化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提出了双规准反应谱的概念。在统计了美国西部大量强震记录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规准反应谱和双规准反应谱的特性,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规准反应谱比通常的规准反应谱有更好的规律性,这不仅有利于认识地震动的特性,还可使基于场地的抗震设计反应谱大大简化,更便于广大工程设计人员应用。  相似文献   
22.
23.
Introduction In1564,an Italian man named Jacopo Gastaldi(XIE,1958)presented the first macroseismic intensity scale in the world,which based on the building damage and the ground surface failure after an earthquake.Today the seismic intensity has developed into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ncept,which applies to seismology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however it was just used to de-scribe earthquake damage while the concept of intensity was established.With this concept,seis-mologist can estima…  相似文献   
24.
Design spectra including effect of rupture directivity in near-fault region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In order to propose a seismic design spectrum that includes the effect of rupture directivity in the near-fault reg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equivalent pulses to the parameter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developed for near-fault, forward-directivity motions. Near-fault ground motions are represented by equivalent pulses with different waveforms defined by a small number of parameters (peak acceleration, A, and velocity V; and pulse period, Tv). Dimensionless ratios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e.g., ATv/V, VTv/D) and response spectral shapes and amplitudes are examined for different pulses to gain insight on their dependence on basic pulse waveforms. Ratios of ATv/V, VTv/D, and the ratio of pulse period to the period for peak spectral velocity (Tv-p) are utilized to quant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ock and soil sites for near-fault forward-directivity ground motions. The ATv/Vratio of recorded near-fault motions is substantially larger for rock sites than that for soil sites, while Tvp/Tv ratios are smaller at rock sites than at soil sites. Furthermore, using simple pulses and available predictive relationships for the pulse parameters, a preliminary model for the design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for the near-fault region that includes the dependence on magnitude, rupture distance, and local site conditions are developed.  相似文献   
25.
海上风电工程基础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海上风电工程基础与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采用ANSYS程序建立了三种基础型式的风电塔架结构数值模型,先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了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而分别将传统地震动和最不利地震动作为输入地震动,分析了三种基础结构体系的最大地震响应。结果显示:风电结构属典型的长周期结构,基础型式对结构的振动周期影响明显,单立柱桩式结构振动周期最长,八桩承台结构振动周期最短。地震作用下,单立柱桩结构的顶端位移响应也最大;振型反应谱法与传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响应满足现行建筑抗震规范的要求,但最不利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响应偏大,不满足规范对位移的相关规定;组合三桩结构底部基础与结构连接处是应力集中区。海上风电工程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6.
基于分解方法的脉冲型地震动非弹性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旨在分析脉冲型地震动中不同频率的地震动分量对于原始地震动幅值及其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首先以近期12次大地震的53条典型脉冲型地震动为数据基础,基于多尺度分解方法获取脉冲型地震动中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为与传统方法对比,本文获取了能够表征地震动脉冲特性的卓越分量及滤除卓越分量的剩余分量.然后对比分析原始地震动和4种地震动分量的幅值特征和非弹性反应谱的特性,以讨论地震动分量对原始地震动幅值参数及其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最后结合简谐地震动模型和地震动分量的性质,讨论脉冲型地震动非弹性反应谱诸多特征的产生原因.分析发现,低频分量不仅是控制脉冲型地震动速度和位移幅值的主要因素,其对原始地震动的加速度幅值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低频分量也是导致脉冲型地震动非弹性位移比谱偏大以及强度折减系数谱偏小的直接原因,从而造成结构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需要具有更大的非弹性位移以及更高的强度需求.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索分支河流体系河网分布规律,为创建储层建模训练图像提供知识库信息。利用Google Earth、Global Mapper、91卫图助手等现代地理信息软件,系统测量了现代格尔木河流扇表面河道分叉特征,应用Horton定律和分形方法建立了河流扇的河网形态模型。结果表明:①格尔木河流扇从顶点到入湖段共识别出26级河道,882个节点和2162个河道段,泉线上、下的河道表现出不同的河网形态;②泉线上部共发育64个节点,每级河道数目增长是上一级河道的RB=1.8900倍,每级河道平均长度是下一级河道的RL=1.0095倍,即河网形态特征参数RB=1.8900和RL=1.0095;泉线下部共发育818个节点,每级河道数目增长是上一级河道的RB=1.0279倍,每级河道平均长度是下一级河道的RL=0.9899倍,即河网形态特征参数是RB=1.0279和RL=0.9899;③河网形态特征参数受坡度影响变化较大,坡度较大则河网形态特征参数较大,坡度较小则河网形态特征参数较小。河网形态特征参数定量表征促进了分支河流体系沉积学发展,为开展陆相盆地储层建模和砂体预测提供了新的知识库信息  相似文献   
28.
覃锋  徐龙军  谢礼立 《地震学报》2011,33(1):103-113
依据基岩场地上的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分析了地震动地面峰值和核电站抗震标准反应谱的特性,证明了在推导和使用标准反应谱时所考虑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与地面峰值速度之比(PGA/PGV)受地面峰值加速度和震中距的影响,将对标准反应谱形状产生明显的影响.另外还发现了基岩场地的竖向峰值加速度可能要远比通常认为水平向峰值加速度的2/3大....  相似文献   
29.
西澳大利亚州(西澳)大部分为年平均降水量200~5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的农田草场面临土地退化,包括植被衰败、地下水上升和土壤盐渍化等,主要由土地开垦及过牧所致.西澳在解决此问题及草场管理、矿区植被重建方面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和相关技术.(1)盐渍化控制开垦土地、砍伐林木、种植小麦引起的地下水上升和次生盐渍化.大范围植树可控制地下水上升.适合植树的条件是a)较低的地下水含盐量(<5 ds/m);b)种植汲取地下水能力适当(200mm/a)的树种,否则应对根带10年洗盐1-2次,以防根带积盐;c)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应植树于>5°的缓坡上.当地科学家应用GIS、空间分析和野外监测充分研究树木生长和地下水位、含盐量、土壤质地及地面坡度的关系,最终确定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地景观.(2)草场管理草场因过牧、野生动物危害、杂草蔓延、大风、洪水、火灾的破坏而退化,当地通过以下措施促使牧场实现有效恢复和更新a)以草定畜;b)修建多种截水、集水、引水工程,确保墒情;c)在地表营造适于牧草种子着床、萌芽生长的小生境;d)完善的种植技术和良好的种源;e)坚持围栏和定点监测,确定植被覆盖率和复牧的时间强度.(3)矿区植被重建和尘土控制西澳的两大金矿开采一个世纪后,占地400hm2的矿渣堆山丘似地高耸在城镇的东南部,成为该地尘土主要来源.沿矿渣堆等高线筑起阶梯状集水埂,并施加肥料,通过分阶段直播或移苗等种植实验,成功地在矿渣堆上重建起植被,既减少了风、水侵蚀,又遏制了扬尘势头.另外,西澳土地利用过程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还有a)牧场监测利用WARMS监测系统监测并解释土壤、植被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为评价土地系统的载畜潜力、水土保持、牧业管理提供基础信息;b)水的有效利用集、储水工程、脱盐技术和使用管理;c)水土保持修建各种具有集、排、分流地表径流、控制盐渍化、防涝功能的土石工程.工程的建筑形式和技术指标应符合当地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30.
徐龙军  陈勇  谢礼立 《地震学报》2015,37(3):437-451
2012年9月7日我国西南云贵交界彝良-威宁地区连续发生两次MS5.5和MS5.6中强地震,其时间间隔短,震中位置接近,震级相差很小,为中强地震地震动的随机特性分析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强震动数据. 本文从集系与样本函数两方面考虑,通过加速度时程的相关函数研究了地震动随机过程的相关特性. 结果表明: 两次地震集系的相关矩阵均为随机相关,互相关矩阵较自相关矩阵表现出更强的随机性;两次地震在同一个台站记录的加速度时程所构成的集系,其相关性较两次地震单独构成的集系好;样本函数的相关函数均呈现不规则震荡衰减的特点,且两个采样值间时滞越大,其样本函数相关性越小. 相比大震(如我国台湾地区的集集地震),中强地震地震动记录的相关矩阵及分解后的自相关函数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由于这两次地震的地震动幅值相比大震较小,土层非线性影响较弱,故本文结果为认识地震动的随机特性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