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古地震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为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 ,大致由 4条次级断裂段组成 .沿断裂带发现了多期古地震事件 ,其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 .其中东段的马衔山段可以确定 2次古地震事件 ,距今 5850± 50 0aB .P .,2 0 60± 42 0aB .P .,复发间隔约 380 0a ;震级 7~ 7.5级左右 .中段的七道梁段发现 2次古地震事件 ,距今 1 682 0± 80aB .P .,1 0 80 0± 1 40aB .P ..西段的雾宿山咸水沟段可以确定一次古地震事件 ,其年代为 1 2 45± 560aB .P .,结合史料考证结果 ,认为就是 1 1 2 5年兰州 7级地震 .从古地震活动年代及复发间隔分析 ,马衔山北缘断裂带未来的强震危险段应为东段的马衔山段和西段的雾宿山咸水沟段 .  相似文献   
12.
位于甘肃靖远地区的水泉尖山-崛山吴山南麓断裂带早第四纪前为走向逆断层,第四纪中期出现左旋走滑迹象.研究结果表明,水泉尖山-崛山吴山南麓断裂带断裂活动的横向迁移与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形成和强烈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0月20日在甘肃省天祝景泰地区发生6.2级地震。震中区烈度为Ⅷ度呈长椭园形,长轴走向N 85°W,长9.5 Km;短轴长2.5 Km,面积18.5 Km2。Ⅶ度区呈椭园形,长轴走向N 80°W,长27 Km;短轴长11 Km,面积(不含Ⅷ度异常区的4.2 Km2)228.9 Km2。Ⅵ度区呈椭园形,长轴走向N 80°W,长45 Km2;短轴长22 Km,面积562.4km2。地震地面运动的优势方向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反时针旋转特征。地震裂缝走向NW、NWW、EW向,与主体构造线的走向方位基本吻合。主震位于毛毛山——老虎山断裂中段构造枢纽部位,断裂走向N 80°W,晚第四纪为左旋走滑运动。余震围绕主震成丛状分布并沿左旋迁移发生,由其推测,地震破裂面产状N 58°W/SW<66°。震源机制解B节面产状N 82°W/SW<60°。事实说明,天祝景泰6.2级地震的发生是毛毛山——老虎山断裂现今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对 138年金城 -陇西 6 3/4 级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黄土滑坡分布及活动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 :在 138年地震中遭破坏的东汉金城郡郡治允吾县应在今青海省民和县马场垣乡下川口附近 ;陇西郡治狄道县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城。由此确定 138年地震的极震区位置大致在今甘肃省永靖县西北的湟水、黄河交汇地带。该区也是黄土滑坡密集分布区 ,其中的大型滑坡应为地震滑坡。在构造上该区位于拉脊山北缘弧形逆冲断裂带的前缘。拉脊山北缘断裂带为一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部分地段为全新世活动 ,其向NE方向的逆冲推覆致使古近系泥岩和早更新世砾岩等发生了明显的挤压褶皱变形。石油勘探资料也证实拉脊山北缘弧形构造带前缘在深部存在隐伏的挤压逆冲断褶带。由此推断 138年金城 -陇西 6 3/4 级地震的发生很可能与该逆断裂 -褶皱带的新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Zhuanglang river active fault zone, which located in the western of Zhuanglang river valley, north of Hekou, the Xigu district of Lanzhou city, is composed of several echelon small faults, these faults display not very clear on surface. Predecessors thought that this fault from Yongdeng to Hekou was active in Late Pleistocene and even in Holocene through limited research works, they also believed that these earthquakes with magnitude 641 happened at Yongdeng and magnitude 521 …  相似文献   
16.
兰州1125年7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历史地震资料的详细考证,黄土地震滑坡的调查及兰州地区活动断裂的追踪考察表明:在兰州1125年地震中遭毁坏的“金城六城”之一的益机滩堡在今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以南的潍尼龙厂内,由此确定的六城范围在今兰州市西固区以南至河口一带,这与本区黄土地震滑坡的分布范围,全新世活动断裂的展布及地震破裂带遗迹的分布相吻合,综合分析认为,兰州1125年7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应为兰州市区以南,距市区最近距离仅4km的马衔山北缘活动断裂带西端的咸水沟断裂段。  相似文献   
17.
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新活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详细地质填图研究获得了兰州马衔山北缘断裂带的几何学、新活动性、断错微地貌及滑动速率等的定量资料。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活动断裂 ,其几何形态较简单 ,总体走向N6 0°W ,全长约 115 .5km。根据断裂分叉、拐弯及不连续阶区等几何特征和活动性的差异 ,大致可以将该断裂划分为 4条次级断层段 ,自东向西分别称为内官营段、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断裂的新活动具分段性 ,其中的内官营段为具逆断特性的晚更新世活动段 ,而马衔山段、七道梁段和雾宿山段均为全新世活动段。该断裂早期具逆断特性 ,大约自中更新世以来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倾滑运动分量 ,形成了一系列山脊、冲沟、阶地等的左旋断错 ,断距几米至几百米。沿断裂带的水平位移具分组现象 ,可能反映了断裂的黏滑活动特性。根据Ⅰ ,Ⅱ级阶地的左旋断错值及其年代 ,得到了马衔山北缘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约为 3.73mm/a。同时沿断裂带还保存有断崖和断坎等 ,其中Ⅰ级阶地上的断坎高 1~ 1.5m左右  相似文献   
18.
位于甘肃靖远地区的水泉尖山-崛峿山南麓断裂带早第四纪前为走向逆断 层,第四纪中期出现左旋走滑迹象。研究结果表明,水泉尖山-崛峿山南麓断裂带断裂 活动的横向迁移与海原活动断裂带的形成和强烈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