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位于太康县城南大街路西的第一中学,是太康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校址占地59.9亩,其土地来源大部分是旧城墙、城海地、井地及优秀回族干部许琰甫先生于1954年6月捐赠的12.094亩土地.然而,长眠地下的许先生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这所浸透着他满腔热血和一生夙愿的高级中学,几十年来却屡屡遭到他的回民后裔的干扰.  相似文献   
42.
为探索裂隙岩体内凝结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宜阳锦屏山为研究区,监测夏冬两季研究区不同方位裂隙岩体内不同孔深位置处的空气温湿度数据,并分析其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监测数据显示相对湿度多时段连续达到饱和状态。时间上,夏、冬两季各壁面裂隙岩体内均有凝结水形成,夏季比冬季更易形成凝结水,冬季夜晚较白天更易形成凝结水;空间上,研究区裂隙岩体内凝结水分布情况受温度、水分分布及运移传递规律影响,除东、南两壁受冬季西北风的影响,壁面高位置处受太阳辐射较强,部分汽态水向低位置处运移,使得高处凝结水分布范围比低处小。夏季岩体内部凝结水区域外边界在孔深20~50 cm,冬季约在100~200 cm。  相似文献   
43.
Deam  ETR 张亭健 《海岸工程》1999,18(1):113-124
关于筑立在中密石英沙层中小型三腿原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与孔隙压力的响应问题,我们用不带裙边的平板底座进行了位称对周期荷载响应和用带裙边的平板底座进行了也隙压力对周期性荷载响应的两种离心机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底座非常高的基础固着性,在裙边无破裂的情况下,裙边的存在会少许削弱整体平台结构在动态情况下的稳定持久性(指由于底座在基土中植奶过固,绝少松动,则必对平台结构的受力不能起到缓冲  相似文献   
44.
Chri.  NH 张亭健 《海岸工程》1998,17(4):98-104
我们开发了一种计算方法,它能估计埋入海床的底部开口或封闭的倒置桶形结构S以下称其为"桶形基础"或简称"桶基")抗拨能力或上拔阻力,在估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结构的负压效应。该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十分简单,可是对桶基几何形状、基土情况以及失稳方式等条件的综合考虑却是很周到的。因为这个方法适合于一些简单参量的研究,所以它在小型离岸平台、水上CPT-钻架、碇泊浮体负压锚等结构物,在如何最恰当使用负压的设计方面尤其适宜.它是一个精巧的软件系统,耗电很少。  相似文献   
45.
多年来我国煤田钻探的泥浆泵安全阀,结构陈旧,零件容易损坏,现场常因泥浆泵无可靠的安全防护,造成机械事故。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泥浆泵安全阀的基础上,设计试制成功弹簧滚轮式安全阀。本文就其特点、结构原理及设计计算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6.
裂隙率作为表征岩体裂隙特征的一项重要参数,有线裂隙率、面裂隙率、体裂隙率3种表征方法。目前常用测线法、统计窗法获取线、面裂隙率仅能从一维或二维反映裂隙发育情况,其方法还存在测量结果随机性、应用受出露条件所限等不足;现有体裂隙率测量方法也存在着实际应用性较差、成本高等问题,尚缺乏简便易操作的野外测量方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野外测量岩体体裂隙率的工作方法--球体法。由于构造、成岩裂隙发育的组系性、方向性,球体法根据各组裂隙产状从不同方向进行观测,通过多次测量统计岩体出露面上裂隙的发育特征,推断岩体内部裂隙的发育状况,其值能更好地反映局部区域岩体内部裂隙发育程度。此外,在测量时利用专利仪器可以得到沿裂隙面法线方向上隙宽以及隙间距数据真实值,测量条件对出露面平整情况要求不高,测量结果受露头平整性影响不大,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本文以安庆大龙山采石场研究区为例应用球体法,野外现场测量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较为方便操作的基础上实现快速测量;研究区体裂隙率均值为2. 286%,集中分布在1%~4%,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以及误差分析结果,球体法可以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各个测量点的裂隙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47.
廉毅  沈柏竹  高枞亭  隋波 《气象学报》2005,63(5):740-749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1961~2000年中国160个测站降水量和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采取线性趋势变化、相关和水汽输送等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大陆40 a的年和季降水变化趋势显著区域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与东亚夏季风和极涡活动的某些相关。结果表明:(1)经内蒙古中东部、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和甘肃省东部至湖北省西部、四川省西北部和重庆市年降水量线性下降趋势较显著(其中相当部分为中国的气候过渡带),并明显向东与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和江苏省北部线性下降较显著区连成一片,构成占中国国土面积约1/5的气候变化干旱化区域,其中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负距平为50~100 mm的面积约达90万km2,其季节变化主要为夏、秋两季降水锐减,长江中下游、东南部沿海和广东省大部年降水量线性上升趋势显著,其中江西省20世纪90年代年降水量正距平在200 mm以上;(2)20世纪90年代夏季1000~300 hPa水汽输送积分负距平区与中国40 a气候变化干旱化区域总体相吻合;(3)中国西部地区东部与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环渤海地区降水干旱化区域连成一片,原因是多方面的,文中初步揭示了与影响中国的东亚夏季风在30°N以北地区活动和太平洋区极涡强度指数自20世纪70年代前后减弱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48.
利用美国NCEP/NCAR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和全国160个站逐日降水量资料,按照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定义和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活动路径划分标准,选取3类路径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各9个典型年,分析5月下旬—6月下旬合成的大气环流演变过程与同期降水距平分布,尝试揭示东亚初夏副热带季风的纬向差异特征.结果表明:3类活动路径东亚夏季副热带季风在850 hPa风场、500 hPa高度和降水距平分布差异显著.偏西路径表现为波列偏西偏北,850 hPa的南风正距平始终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上空,降水正距平也集中于该区;中间路径代表气候态,为东亚地区初夏副热带季风的主要模态,大槽位置偏东,降水正距平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偏东路径在120°E—180°E和20°N—70°N的区域呈现北负南正的波列,初夏副热带季风活动偏于西太平洋地区,我国东南部沿海与台湾的降水为正异常.2010年以来,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初夏均为非中间路径副热带季风,3类路径的3—5月北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分布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49.
利用1981~2019年吉林省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吉林省51个测站逐时降水数据,系统分析了暖季吉林省冷涡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1)吉林省降水量日变化和频次的峰值均发生在下午16~18时(北京时);0.1~5 mm/h降水频次大值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东部山区,而5~10 mm/h和>10 mm/h降水频次大值区...  相似文献   
50.
胡杨无泪塔里木的胡杨,是世上最动人心魄的树!胡杨选择了这个世界上最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坚韧的个性修炼自己,升华自己,最后完成了自己。行在塔里木伸向大漠深处的公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