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5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在广东某锰矿区的南部,笔者发现三种罕见的磷酸锌矿物——副磷锌矿、磷钙锌矿、三斜磷锌矿。这三种矿物在我国均属首次发现。笔者对这三种矿物作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晶体光学性质、晶体结构、红外吸收光谱、差热分析等方面的测试,所得数据与国外资料对比基本相同。但经多次测定,该副磷锌矿为二轴晶负光性而与丹纳氏矿物学描述不同。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这些矿物的光性特征。另外,补充了这三个矿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差热分析数据和三种矿物的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62.
该矿物发现于内蒙蒙锡林郭勒盟东乌旗朝不楞矿区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中,为一主要含Pb、Bi、S的铋复硫盐新矿物。它的化学成分与硫铋铅矿相近,但其晶体结构不同。根据产地命名为锡林郭勒矿(xilingolite)。  相似文献   
63.
黄维平  施倪承 《岩石学报》1996,12(4):619-626
Rietevld方法是采用粉末衍射进行晶体结构修正及解析的一种方法。Rietveld方法的代表软件是R.A.Young程序。该程序给用户使用的主要困难是由于其输入控制文件(ICF),是一个严格格式化的文本文件,其次是在运行时受到常规内存的限制。本文介绍了用MicrosoftC7.0及MicrosoftSDK3.1对R.A.Young程序的改进,(1)用对话框输入各种控制参数,形成初始化文件(INI),然后再将其转换为输入控制文件(ICF);(2)用Windows多文档界面(MDI)实现图形显示,编辑和存储;(3)设计一软件接口,使在Windows下启动R.A.Young计算程序;(4)用FORTRANPowerStation编译器对R.A.Young程序源代码进行重新编译,使其不受常规内存限制。用改进后的R.A.Young程序,对绿辉石的结构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64.
蛇绿岩地幔岩中自由SiO2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SiO_2系指石英及其同质多型物(polymorphs)柯石英、斯石英等。石英广泛分布于地壳中的各种岩石中,柯石英和斯石英只存在于超高压岩石和陨石坑中。由于石英和非饱和SiO_2的橄榄石不能共生,因此在地幔橄榄岩和超镁铁岩中不存在原生石英。最近笔者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的地幔岩(方辉橄榄岩)的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了自由SiO_2和柯石英相。根据高温高压相平衡实验资料,橄榄石、辉石这样的硅酸盐矿物在地幔深部的压力条件下可以分解成简单氧化物,如FeO(方铁矿)、MgO(方镁石)以及SiO_2(斯石英)等。由此推测,西藏蛇绿岩地幔岩中自由SiO_2可能是来自于下地幔的矿物,是地幔柱作用将其搬运到上地幔浅部。  相似文献   
65.
西藏罗布莎铁族元素金属互化物矿物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西藏罗布莎铬铁矿中的铁族元素金属及金属互化物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测定,结果显示其归属于镍纹石、自然铁、钴铁矿及铁镍矿4种矿物。它们与超高压矿物方铁矿、铂族元素矿物等连生,形成于深部的高还原环境,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地核十分相近,故认为它们可能来自于地幔及地核。  相似文献   
66.
考查了高压下镁硅酸盐和硅镁氧化物(橄榄石、硅镁尖晶石、钙钛矿及后钙钛矿)中氧、硅的离子半径,发现在压力增加的条件下,不论相变是否发生,氧离子半径总是随压力增加而逐渐缩小的,但对于阳离子硅来说,相变导致它从配位数低的多面体向配位数高的多面体迁移时,其离子半径是逐渐增大的.这种现象与SiO2在高压相变时硅离子增大的趋势完全一致.这种现象可能是在高压下离子化合物逐渐向金属相化合物转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67.
对星叶石K_2Na(Fe,Mn,Mg,□),[Ti_2(St_4O_(12))_2| O_3](OH,F)_4进行了晶体结构的精测, 求得晶胞参数:a=0.535 9(2)um,b=1.1614(4)um,c=1.1861(4)um,α=113.16(2)°,β =103.04(2)°,γ=94.56(2)°.晶胞体积V=0.6495(5)nm~3.单位晶胞中的分子数Z=1,空 间群为P1.结构测定的精度,其偏离因子为R=0.057.根据其晶体结构的特征,与曾测 定的单斜星叶石 K_2NaNa(Fe,Mn)_4Mg_2Ti_2[Si_4O_(12)]_2(OH)_4(OH,F)_2对比,指出两者为不同种 矿物,建议单斜星叶石应重新命名.将星叶石、单斜星叶石、钡铁钛石及问叶石这一类 钛硅酸盐的结构与云母进行类比,提出了晶体化学中的功能性替代的概念  相似文献   
68.
CCD单晶衍射仪进行单晶德拜衍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CCD单晶衍射仪的旋转图功能,并进行了支持软件的开发,实现了单晶体拍摄德拜衍射图,提出了利用单晶体获取粉晶衍射图谱的一种新方法。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相当实用而有效,对稀有贵重样品的衍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1987年8月王宁等报道具有八次对称轴准晶的高分辨图象,呈现出正八边形相嵌的图案。本文认为从配位多面体理论上对八次对称存在的可能性加以研究是有必要的,为此提出了具有十次配位的等腰三角十六面体和一系列带帽反棱柱,精确地求出了这些十六面体的顶点间的夹角、棱长和晶面法线与四次轴间的夹角等几何参数,作为应用对于Cr—V—Ni—Si八次对称准晶,设Ni原子(简称原子A)位于多面体中心,而V,Cr,Si原子(简称原子B)位于顶点上,原子A和B之半径分别为1.24(?)和1.32(?),间隙0≤(?)(?)≤0.6(?).则:(1)若原子A和B按等腰三角十六面体配位且A,B的键长为(2.56+δ)(?),则原子B间的键长为1.08(2.56+δ)(?)或1.29(2.56+δ)(?);(2)若原子A和B按带帽反棱柱配位且呈“紧密堆积”,则原子A和B之间的键长为(2.56+δ)(?)或(2.56+δ)(0.511+(0.261+[0.08/(2.56+δ)]n)1/2(?)  相似文献   
70.
最近在西藏罗布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中,发现包括金刚石、柯石英和某些简单氧化物,诸如SiO2、MgO、Fe2O3、Cr2O3、Al2O3以及(Si,Ti)O2等组成的矿物群。这些矿物是非常复杂的由70~80种矿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的一部分。这充分证实在地幔中存在简单氧化物。高压-高温相平衡实验表明,硅酸盐矿物在下地幔条件才可分解成FeO、MgO和SiO2等简单氧化物(>670km)。因此有理由认为罗布莎简单氧化物可能来自下地幔深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