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381篇
海洋学   12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疫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对感冒、气管炎的发病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很大重视.一九五六年成立了国际生物气象学会,一九五七年出版了国际生物气象学杂志,许多国家成立了生物气象学会或医学气象学会。我国一九七三年通过研究气象条件与感冒、气管炎这一课题,填补了空白,推动了这一边缘科学的发展。周总理生前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指示:“一个气  相似文献   
52.
气象资料工作是气象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认识复杂的天气变化,探索气候演变规律,研究气象变幻的奥密,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都必须从统计、分析大量第一手的气象资料做起,工作量十分繁重。可是,一些老资料员工作了二十五、六年还是一枝笔、一把算盘,到七十年代依然如此,虽然也使用了计算尺、统计表、速算表、手摇、电动计算机  相似文献   
53.
一提“语言”二字,有人讲无非是说话吧!是“说话”,可是语育并不是简单地对话,“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所以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学家用语言塑造典型,数学家用语言描绘空间。世界上多少民族为他们的语言英勇斗争,数千年文明史争得了多少种语言。至今尚无肯定答案,据说有四千种,比较普遍的大约有二百多种,其中十三种语言为世界多数人所用,联合国规定的语言只有  相似文献   
54.
利用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亮温资料估算单站降水量级,结果发现红外和可见光云图结合估算降水量效果比单用红外云图效果要好,大雨的空报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5.
代码与数制     
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我们在79年第11期“陕西气象”上已经作了简要介绍。信息化与计算机的内在关系,有必要向读者作些概述,使大家对我国目前气象资料处理现代化进一步了解。气象资料信息化是把气象观测记录的数字和字母,译成代码的形式,才能与电子计算机通溶,所以代码是气象资料信息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主要回顾从1958年到现在美国环境卫星计划的发展过程和展望在八十年代使用的环境卫星系统。此外,还简介国际气象卫星的情况。一、美国的气象卫星计划 (一)发展过程 1.TIROS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34年来菏泽市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并对该市干旱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给市、区(县)各级人民政府防御干旱灾害风险提供理论数据支撑,指导农、林业的生产和发展。主要利用菏泽市最近34年气象站基本资料,分析菏泽市的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变化,同时利用地理区划软件Mapinfo对该地区的干湿风险灾害进行区划分析。结果表明:(1)20世纪80年代以来,菏泽市年均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水平都有所增加,但降水量的增加程度远远低于潜在蒸散量,于是湿润指数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年均降幅约为1.05%;(2)年均潜在蒸散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气温上升和湿度下降两个因素影响,其中湿度下降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大,两者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312和0.94;(3)从时间轴上看,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为菏泽市干旱灾害多发期,尤其是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月平均湿润指数<0.5,为旱灾易发期;(4)目前,鲁西南8县1区中,单县的湿润程度最好,曹县、定陶、牡丹区等次之,鄄城县的湿润程度最差。  相似文献   
58.
点蚀损伤下桩基式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圆柱体点蚀损伤模型,建立含细观尺度点蚀损伤的桩基式平台腿柱多尺度精细化数值模型,研究壁厚损伤度、点蚀损伤强度以及点蚀体积损伤强度影响平台腿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壁厚损伤度及点蚀损伤强度明显削弱平台腿柱的极限强度,且随点蚀损伤强度增大壁厚损伤度的影响加剧;点蚀体积损伤强度由于综合考虑了壁厚损伤度和点蚀损伤强度的耦合因素,相比于独立考虑后两者,其更能合理地描述点蚀损伤对平台腿柱极限强度的影响,故点蚀体积损伤强度体现了点蚀损伤的关键特征。本方法不仅适用于研究点蚀损伤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其所提出的点蚀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可拓展于研究受点蚀损伤的整体平台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且确定点蚀体积损伤强度为描述点蚀损伤特征的关键参数后,有望将其用于修正点蚀损伤平台腿柱的承载力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59.
王啸华  郑媛媛  徐芬  李杨  侯俊 《气象科学》2015,35(4):497-505
利用高分辨率的加密气象自动站资料、FY2D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6 h 1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1年6月18日和2011年7月18日江苏地区分别发生在梅雨期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两场暴雨进行中尺度天气系统演变和雷达回波参数等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6月18日的天气形势是典型的梅雨期降水形势,在梅雨锋附近产生了区域性暴雨。水汽输送主要是对流层中低层的西南暖湿气流。7月18日的局地暴雨则是出现在低压倒槽顶端右侧的偏东气流中。(2)两次暴雨过程强降水发生前都存在对流层低层辐合快速增强的过程。7月18日暴雨强降水发生前散度值下降则更为迅速。(3)两次暴雨过程中强降水区都出现在地面辐合系统附近的东北气流中,且随着地面辐合系统移动。(4)两次暴雨过程都出现了TBB低于-62℃的强对流云团。(5)6月18日,与多个线性排列的"逆风区"对应的强回波中心形成了"列车效应";7月18日,对流回波带上单体不断流入,在低空急流左前端合并成团状强对流区,分别是形成两次暴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SD-WACCM模式对平流层化学组分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开发的全球气候模式,对2008年平流层的化学组分(HNO3、HCl和O3)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结合了MLS卫星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好地再现平流层的各化学组分的时空分布状况。并选取了8个区域,将模拟的2008—2009年O3柱浓度与臭氧监测仪资料对比,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好地再现全球O3总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