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0 毫秒
201.
腾冲地区坝派泉高达4个流量,近1.3亿方,被称为“巨泉”,出露于云南大盈江干流附近。我们在对区域水文地质概况了解的基础上,先利用1:3.5万比例尺的航摄象片进行地质解译,根据解出的岩性与构造,研究地下水的生成条件与富水规律。然后利用红外片解译浅层地下水,並结合一些水文资料,分析坝派泉的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202.
二十一世纪初我国油气地球化学面临的任务和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生产形势及二十一世纪初的发展计划出发,讨论了我国油气地球化学所面临的值得研究的主要地区和学科领域。包括我国西北区、东北、东部地区、海洋和境外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油藏地球化学、未熟油、煤成油、生物标记物地球化学和海相油气生成研究以及湖相黑色页岩和数字油气地球化学等方面,并展望了这一学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3.
罗坝街沟泥石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通过研究1933年、1983年、1984年和1997年四次典型泥石流活动特征并收集相关资料,揭示了罗坝街沟泥石流活动的典型性和区域代表性。其主要特征为:①在降雨、地震、等直接或间接因素作用下,泥石流的暴发同降雨的频率表现出不同步性;②谷风产生的大片类黄土堆积与滑坡体共同参与泥石流的形成;③历史上暴发的泥石流表现出高流速、大流量;④堆积扇形态表现为特殊的长条扭曲“葫芦状”;⑤罗坝街沟泥石流在堆积区的运动表现为沟道的摆动性和输移的畅通性。这些鲜明特征使我们有必要对罗坝街沟泥石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4.
The wide existence of immature oils throughout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China broke through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theory through kerogen thermal degrada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luble and insoluble organic matter are organically connected in the sedimentary rock, both contributing to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 the diagenesis,kerogen can not produce oils, so immature oils derive directly from the soluble lipid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rocess through kerogen thermal degradation takes place mainly in the early catagenesis(R o= 0.2% ~1.2%), and the oils generated are normal. In the late catagenesis, hydrocarbon generation comes into wet gas stage(R o=1.2%~2.0%), with pyrrobitumen degenerating into high mature light oils and oils cracking into gases.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presented a new generating hydrocarbon and evolutionary model with soluble and insoluble organic matter both contributing to the generation of hydrocarbon.  相似文献   
205.
夹皮沟金矿带盲矿体赋存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夹皮沟金矿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与海西地槽褶皱带毗连,辉发河断陷带南东侧的石棚沟—夹皮沟—海沟—金城洞金矿带中段,夹皮沟北西向构造带之中(图l、2)。矿带具一百六十年的探矿、采矿历史,地质工作程度高,表露或浅部找矿难度大,开展盲矿体赋存条件及找矿标志的研究已成为打开深部空间、扩大深部盲矿远景、解决矿山生产资源来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6.
从1980年Alvarez父子等发现中、新生代地层接界处的粘土层中铱异常丰富以后,天外带给生物界的灾难对地球生物的演进起着决定作用的新灾变论于是盛行起来。这一简单直截的灾变论点又特别吸引那些并不从事古生物或生物研究的局外专家。为此,现从生物界容易为人明瞭的量方面的剧变现象,再向前跨一步,审视以生物界为主体的当时地质史在基本性质方面的变化。在仔细分析了有关化石的形态、构造、功能和当时地球各圈层的演变阶段以后,可以发现随中、新生代的交替所发生的大冷血动物恐龙类和温血动物哺乳类之间的替  相似文献   
207.
地震的感应磁效应包括两部分:(一)三维电磁感应的数值理论;(二)地震感应磁效应的模拟计算。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部分,从Maxwell方程推得的扩散方程出发,给出了一般三维电磁感应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建立了完整的三维电磁感应的数值理论。计算结果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208.
当代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定量、可比、优化。但是由于生态变量(x_i)的度量单位不同,故不可比。如有 A_1,A_2……,A_m 个地区,变量有积温(∑T)、降水量(R)、施肥量(F),最终诸地区的优劣难以确定。蓝鸿第等提出的生态系统熵 如下:  相似文献   
209.
Lu-Hf年代学研究——以大别榴辉岩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进行了同位素稀释法Lu-Hf年代学研究,建立了全岩Lu、Hf的分离条件。分离后Lu溶液中~(176)Lu/~(176)Yb大于30,分离后Hf溶液中Lu和Yb对Hf的干扰(~(176)Lu/~(176)Hf和~(176)Yb/~(176)Hf分别小于2×10~(-6)和2×10~(-4))采用指数法则进行校正。建立了MC-ICP-MS进行Lu、Hf同位素高精度准确测试的校正方法。天然样品中Hf同住素~(176)Hf/~(177)Hf的内部测试精度优于0.0015%,外部精密度优于0.0010%。应用本文建立的方法获得大别双河榴辉岩石榴子石-全岩Lu-Hf等时线年龄为254±16Ma(2σ)。年龄误差稍大与该样品石榴子石中较低的Lu含量(1.1μg/g)和石榴子石-全岩的未充分分开的~(176)Lu/~(177)Hf比值(分别为0.05和0.01)有关。  相似文献   
210.
甘肃马衔山侵入杂岩体位于祁连造山带的东部,侵入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岩系(马衔山岩群)中,主体岩石类型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侵入于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的钾长花岗岩。利用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年设备,对片麻状二长花岗岩进行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测定,获得1192±38Ma的年龄,为中元古代晚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具有火山弧-同碰撞花岗岩特征。马衔山变形侵入体所代表的热—构造事件与格林威尔造山运动时代(1190~980Ma)相当,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形成有一定的成因联系。这一新的资料,对研究祁连造山带元古宙大地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及中国大陆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