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震后地形变与孔隙压力瞬态变化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震改变地壳的应力,从而触发地震及其余震。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包括余滑、孔隙流体的流动、下地壳和上地幔粘性的张驰、断层附近应力和孔隙压力调整以及地震的触发进程。然而,尽管进行过多次尝试,但通过直接场地的观测,很难将这些过程区分开来。这里我们采用一种星载雷达干涉图和冰岛南部地震带两个6.5级地震地热井水位变化过程结合的测量法。干涉图记录到的形变既不能用余滑也不能用粘-弹性张驰来解释,但它与地震发生后最初两个月孔隙弹性物质的回跳一致,这可以用地震引起水位变化的快速恢复(1—2个月)来证实,相反余震序列的持续时间达到3.5年,这表明余震的持续时间并不是由孔隙流体的流动控制的,但是,因为表面应变是由地壳浅部孔隙压力的变化控制的,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在余震发生深度存在较长时间的孔隙压力瞬态变化。余震的持续时间与随速度和状态变化的摩擦定律控制的地震活动变化速率模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2.
ERDAS软件在森林资源分类工作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辛海强  闻辉  张昱 《测绘科学》2003,28(2):39-41
在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工作的实践中,通过ERDAS软件和3S技术与传统资源调查方法的比较,提出了应用ERDAS软件和3S技术进行资源调查的技术手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的观点。采用3S技术来完成林业资源分类区划项目,克服了原先调查方法上存在的周期长、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具有周期短、省时、省力、数据精度高、统计结果准确的优势。ERDAS软件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将近80%的工作都是在ERDAS软件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23.
24.
甘肃地区水氡(流量)异常与周边中强地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及周边地区是一个中强震多发区,该地区的前兆异常对青藏高原北缘地区强震活动有着敏感的反映.1980年以来该区发生5.0级以上地震20余次.多次地震前,甘肃地区的水氡资料出现了大量的中短期异常.分析了甘肃省目前仍在继续观测、观测环境较好、仪器稳定的水氡测点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前资料的变化情况,发现多数测点在多...  相似文献   
25.
时间和频率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昱  翟造成 《天文学进展》1997,15(4):285-292
概述了最近几年时间和频率技术的最新进展,给出了各种实用的原子频率标准的最新发展以及它们的性能指标的最新结果,介绍了国际原子时的归算方法和所达到的新水平,并对各种原子钟在归算子中的应用概况和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比较,强调了氢原子钟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同时也综述了高精度的时间同步和时频计量新技术的进展,特别是对为提高GPS这一国际时间同步辐射技术的应用水平进行的各种实验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作了进行描述,对目前  相似文献   
26.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甘肃天水花牛的水氡出现了与汶川8.0级地震极为相似的异常变化并在震前已被重点跟踪.为了对花牛水氡2013年出现的异常与岷县漳县地震的关系给出合理的判断,本文分析了花牛水氡正常的趋势背景和年变化形态,给出了正常背景和异常变化的判别指标;分析了花牛水氡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气温是花牛水氡出现年变的主要因素,日降雨量达到一定量级才能引起水氡的短暂变化;着重从水氡测值的可靠性、影响因素的不一致性、多学科前兆变化的协调性、异常的重现性、异常与岷县地震的时空相关性等方面对2013年4月以来的异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研究结果可以判定,2013年4月以来天水花牛水氡出现的异常作为岷县漳县6.6级地震的异常是可信并可靠的.  相似文献   
27.
临夏台地电阻率变化与震兆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玲琴  郑卫平  张辉  张昱 《中国地震》2013,29(1):168-176
以甘肃省临夏台1981年以来的地电阻率资料为基础,利用数理统计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该台地电阻率的变化特征,探讨EW和NS两测向之间数据的相关性,以及与大夏河流量变化的对应关系,认为该台两测向数据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可能与区域地下介质具有较均匀的电性结构有关;分析了该区降水和地下静水位对地电阻率的影响,认为地下静水位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探讨了临夏台地电阻率资料作为地震前兆的意义,认为该台资料对甘东南及甘青交界地区的中强地震反应敏感,以下降型破年变异常为主,呈现出震级越大,异常持续时间越长的特点.该台资料同时对甘青地区成组中强地震有所反应,显示出异常持续时间长、幅度大和恢复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曹玲玲  高安泰 《地震学报》2014,36(4):719-729
以嘉峪关断层气氡为研究对象, 利用气氡和气温、 气压的日值, 通过计算气温气压与气氡浓度的相关系数, 分析了气温和气压对断层气氡浓度短期变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 气温和气压对气氡浓度的短期影响显著, 其表现为既具有相似性特征, 又存在明显的差别: ① 在对气氡浓度的影响程度上, 气压明显大于气温. ② 气温和气压对气氡浓度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如离取样时间最近的0—8时, 它们对气氡浓度的影响均逐渐减弱, 但气温对气氡浓度的影响于7时达到最低, 8时仍在低位变化; 而气压对气氡浓度的影响则在8时达到最低值. 9时气温和气压的影响都出现快速上升, 之后气压对气氡浓度的影响表现为波动缓慢上升变化, 18—19时达到最高值; 9时之后气温对气氡浓度的影响则表现为波动缓慢下降变化. ③ 不同月份气压和气温对气氡浓度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气压的影响具有很好的规律性, 1—4月为高影响状态, 5月份开始出现快速下降变化, 8月份达到最低值, 9月份略有回返, 10—12月又达到了全年的最高值; 而气温对气氡浓度的影响除3月份和4月份比较高之外, 其它月份都在低值变化, 并且差别不大. ④ 对震例的分析结果表明, 嘉峪关气氡浓度大幅正突跳变化不具备预报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9.
大兴安岭北段根河地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以1∶25万额尔古纳左旗幅区调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兴安岭北段区域地质特征,在综合厘定测区主要基底断裂的存在及展布特征时,根据大小构造配套关系,对全区共轭剪节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和综合研究,将研究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划分了三期,即早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构造线方向由NE-NW-NE变化。通过研究再造了测区中生代古构造应力场,重塑了中生代构造发生、发展的力学机制。同时,认为这三期构造应力场的转换是形成各时代地质体的动力学基础,并提出中生代三期构造应力场的形成转换与鄂霍茨克海的扩张、封闭及伊泽纳吉板块的俯冲紧密相关,以及大兴安岭火山岩带就是在这种快速应力转换机制下形成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30.
新林—喜桂图断裂带是大兴安岭西北部重要的NE向断裂带,也代表了额尔古纳和兴安地块的结合带。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典型的环二库蛇绿混杂岩地区出露的壮志林场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进行研究,探讨其地质意义,为新林—喜桂图断裂带北段地质演化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壮志林场花岗岩遭受了强烈糜棱岩化,其年代学研究显示,岩浆锆石LA-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88.9±2.6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寒武世;该岩体糜棱岩化新生矿物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是151.5±1.2 Ma,代表了韧性变形年龄。岩石具有高硅、富钾、富铝,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形成于后造山背景,代表了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碰撞拼合结束后的产物,其韧性变形年龄代表了新林—喜桂图断裂带北段晚侏罗世受到了蒙古—鄂霍茨克洋演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