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1004篇
海洋学   235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2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65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叙述在计算机普遍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的夸天,地图出版业也应紧紧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把培养一批会应用计算机于生产实践中的人才,放在首要地位。只有这样才会使地图出版业夸后得到飞速的发展。笔者重点谈了计算机应用培训的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52.
一维积云模式计算降雹最大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保民  盛裴轩  王雨曾 《气象》1997,23(10):3-7
采用一维积云模式计算积云的发展和冰雹的增长,根据当天07时的探空资料,用模式计算积云的发展,给出云顶高度,云顶温度,云底高度,云中0℃层高度,云内、外温度分布,以及云内上升气流速度和含水量的分布;再由设定计算冰雹的增长,求出雹云中生成的最大冰雹尺度,考虑0℃层以下冰雹的融化,计算出降到地面上的最大冰雹尺度。与实际观测的最大降雹尺度比较,发现计算结果较好,由此得出结论,用此模式预报最在尺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3.
刘斌华  曾皓 《四川气象》1997,17(3):25-27
8、9月的早霜冻和5、6月的晚霜冻是高原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常造成大面积粮食减产。它们的形成形成要经过降水降温、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三过程,以辐射降温为主。青藏高压是高原霜冻形成的主要天气系统,其次是强西北气流。白天温度较低、湿度小和晴朗的夜间最容易出现霜冻,应用这三要素建立了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54.
新疆中天山山区人工降水效果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评价人工增水效果的区域控制模拟试验方案,并用在新疆中天山山区,以径流量作为统计参量,对各种非随机化人工增水效果评价方案的客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所产生的假效果,不仅小于其它各种非随机化评价方案,而且远小于人工播云可能产生的增雨效果。  相似文献   
55.
构造地质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SGCA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地质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SGCAI)利用数据库,图形动画及多媒体等技术,对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作了初步探索,课件分为学生学习,教师管理,附属功能和执行四大模块,具有学习选择,图片说明,动画演示,练习测验,辅导答题等十个功能,课件设计新颖,技术全面,使用方便,使用该课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6.
直接探测地下水的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浅层地下水氟的溶解/沉淀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河北邢台山前平原浅层高氟地下水为例,根据氟的化学热力学分析,确定了控制浅层地下水中氟迁移和富集的固相沉淀物,以及不同化学类型的浅层地下水中含氟固相沉淀物的溶解/沉淀条件;利用浅层地下水化学平衡反应模型和PHREEQE软件,确定了氟化的稳定区域,计算了氟化钙的饱和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整个形成过程中,都表现为氟由固相转入水相的趋势,有利于氟的迁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58.
华北板块南缘栾川群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栾川群出露于东秦岭北部。在栾川群分布区域,古华北板块不同时代的地层往南逆冲,构成北秦岭的太华推覆体。栾川群存在于该推覆体内部的特定逆冲岩席之中,沿这一逆冲岩席追索,确定古华北板块南缘的栾川群是连续沉积的,而受后期推覆构造的改造,栾川群在推覆体前缘的分布是断续相连的。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岩浆活动、沉积作用的研究,对栾川群的划分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栾川群由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及大红口组构成。栾川群形成于震旦纪晚期,由湖坪及潮下斜坡等滨浅海沉积物构成。栾川群的岩浆岩为具双众数特征的岩套,具典型的大陆裂谷岩浆岩特征。并认为中元古代以来,古华北板块南缘处于裂陷拉张环境。早期的裂陷形成了熊耳群、汝阳群、官道口群及竞坪群,晚期裂陷的过程形成了栾川群、陶湾群,其进一步发育导致以二郎坪群为代表的洋壳生成。  相似文献   
59.
中国板块构造与盐类矿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大陆的华北、塔里木、准噶尔-兴安、华南及甘青藏等五大板块发展过程中于地块边缘活动带、陆间裂谷、陆内裂谷等场所生成的含盐盆地,沉积了各时期(O、C、T、J-E和Q)盐类矿床。通过分析对比认为,甘青藏板块兰坪-思茅拗陷带(J2-E1、Q),塔里木板块(C、K-E、Q),华北板块(O2),华南板块(T1-2)为成钾有利地带,中国东部众多的K-E红层盆地中成钾条件较差  相似文献   
60.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降水中δD与δ^18O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6,18(4):360-365
根据对取自青藏高原东北地区部分降水样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分析,得到沱沱河站的大气水线(MWL)为:δD=8.25δ^18O+9.22‰,与全球平均MWL的差别较小;德令哈、西宁站的MWL分别为:δD=5.86δ^18O-27.28‰和δD=6.96δ^18O-30.19‰,均与全球平均MWL差别较大。这主要归因于水汽源地的非平衡蒸发和凝结物在非饱和大气中降落时的非平衡蒸发。上述地区的过量氘Ex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