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电离层掩星数据反演的传统方法是Abel反演法及其改进方法,而实际电离层的非球对称给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带来误差.本文研究了在气象领域广泛应用的变分同化方法在掩星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的可行性,利用IRI和Nequiek模型模拟掩星真值场和背景场进行数值模拟反演,并与Abel反演法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变分同化反演方法能够有效综合模式和观测数据,使得反演结果精度较高;与Abel反演法相比,反演的电子密度廓线F2层峰值浓度误差在10%以下,而Abel反演法在20%~30%之间;而且变分同化反演法对误差扰动有较好的过滤性,因此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含流体砂岩地震波频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孔隙流体对不同渗透率岩石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在实验室利用跨频带岩石弹性参数测试系统得到了应变幅值10-6的2~2000Hz频段下的地震波速度和1 MHz频率下的超声波速度,利用差分共振声谱法得到了频率600Hz岩石干燥和完全饱水情况下岩石声学参数.实验表明,在低饱和度下,致密砂岩在地震和超声频段下没有明显的频散;在高饱和度下纵波速度的频散变得明显.从干燥到完全水饱和条件,不同频率测量的致密砂岩的体积模量随岩石孔隙度增高而降低,且体积模量的变化量受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较大.高孔、高渗砂岩无论在低含水度下还是在高含水饱和度下频散微弱,并且在地震频段下围压对于岩石纵横波速度的影响要大于频率的影响.高孔、高渗砂岩和致密砂岩不同含水饱和度下的频散差异可应用于储层预测,油气检测等方面,同时该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理解岩石的黏弹性行为,促进岩石物理频散理论的发展,提高地震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在地震定量解释中常需使用多种地球物理数据(地质、地面地震、井间地震、VSP、测井与实验室岩芯测试等数据)进行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然而由于各种资料间存在着记录方式、观测频率的差异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在联合应用中存在着多尺度问题,该问题是地震勘探中仍未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多尺度问题的内涵及该问题在地震勘探中的表现,并重点论述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特别在实验室跨尺度测量技术、数字岩芯技术与其他地球物理技术联合应用解决该问题的进展,并分析讨论了目前地震勘探中多尺度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研究方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蒂赫·比罗尔日前在京出席《世界能源投资展望报告》发布会时表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投资需求将达40.2万亿美元,是目前投资规模1.6万亿美元的25倍,全球能源行业投资的增长空间巨大。比罗尔解释称,过去十年,全球能源  相似文献   
15.
近日,北京一陈姓先生介绍,他的朋友刘俊杰在河南省新郑、新密、禹州交界处的具茨山拍照时发现了大量神秘的形如石刻地图、石雕水利模型的遗迹,而该地域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方。如果这些石刻属实,“大禹治水”这一千古之谜是否将由神话传说回到历史事实芽深山中发现奇怪符号记者在北京见到了来自河南的摄影爱好者刘俊杰先生。提起发现“神秘符号”的缘由,他告诉记者,那还是1988年的春天,酷爱拍摄风景照的他来到了位于新郑、新密、禹州交界处的具茨山上。“那是我第一次发现这些奇怪的符号,我发现一块石头上凿有好几串整齐的圆孔,再往别处…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地震实验室的三位研究人员,根据我国和美国的有关资料对我国1976年唐山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了研究.原文载美国地震学会通报1979年2月号.兹扼要介绍其研究的结论.作者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记录数据,将我国唐山地震的主震震级定为Ms=7.7,主震发生后15小时的主余震震级为Ms=7.2.认为这是世界历史记载上仅次于1556年陕西地震造成灾难最大的地震.(译者注:就生命的损失而言,这个估计已由以后发表的核实数字所否定.)  相似文献   
17.
为理清蒿坪沟Ag-Au多金属矿床中多阶段矿化与热液蚀变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与铅锌成矿阶段密切相关的绿泥石进行野外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文章将蒿坪沟Ag-Au多金属矿床中的绿泥石分为3类:Ⅰ型分布在石英脉两侧的围岩中;Ⅱ型呈细粒、隐晶质填充于隐爆角砾岩基质;Ⅲ型与铅锌硫化物共生、或以蠕虫状广泛分布在石英颗粒间隙中。3种类型绿泥石均为斜绿泥石,并落在了铁镁绿泥石的范围内,指示其形成于偏还原的酸性环境中;在阳离子置换中,主要发生了Fe2+对Mg2+的置换,其余置换作用均不明显;3种绿泥石形成与镁铁质围岩关系密切。由校正后的绿泥石地质温度计估算出3种类型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196~239℃,属于中—低温热液蚀变范围。3类绿泥石与蒿坪沟Ag-Au多金属矿床银铅锌成矿阶段相匹配,对进一步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绿泥石化学特征表明岩浆热液参与了成矿流体的形成,绿泥石形成于熊耳山矿集区早白垩世大规模岩浆-成矿时期。  相似文献   
18.
蜀南地区茅口组气藏气水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蜀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勘探面积为5.03×104km2。该区茅口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基质岩块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在对工区地质、钻井、生产等资料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气水关系的复杂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复杂的气水关系表现为:同一背斜构造范围内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同一缝洞系统也通常存在多个气水界面;一些缝洞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了产纯气、气水同产、产纯气到再次气水同产等多个反复过程。根据气藏储层特征、开发动态和地层水演化分析,归纳出3种气水分布模式:似构造圈闭的整装气藏类型,背斜-缝洞复合圈闭类型,缝洞圈闭类型,并以宋家场、荔南桐、荷包场茅口组气藏为例加以说明。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认为,不同的岩溶区域的水动力条件是控制气水分布的决定因素;构造运动控制了气水分布的调整;流体势特征指示了水体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19.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与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形态对缝洞系统的发育起着控制作用。在恢复茅口组古地貌的基础上,根据上二叠统在区域上的分布厚度、风化壳表面侵蚀特征和茅口组地层保存程度,将茅口组顶部古岩溶面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坡地(又分为西部陡坡带和北东部缓坡带)和岩溶盆地3个二级地貌单元;研究了各地貌单元和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台地岩溶水以垂向渗流为主,风化剥蚀强烈,形成垂向的溶缝、溶洞常被泥质等充填,横向连通性弱;岩溶陡坡、岩溶台地和岩溶陡坡过渡带岩溶作用最强,溶孔、溶洞发育,且充填程度低,缝洞系统最为发育,是有利的勘探区带;岩溶缓坡水流速度慢,岩溶作用周期长,溶蚀空间易受充填,不利于缝洞保存;岩溶盆地岩溶发育最弱,储集性能差,是不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20.
自从康熙末年以来,西北一直战火连年.雍正初年,我派兵平定了青海的罗布藏丹津叛乱,替朝廷挽回了颜面.西北战事持续多年,不仅边患未除,而且消耗巨大.西北边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