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31.
海底活动断裂的综合研究—以日本西相模湾断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第三纪盆地的裂陷过程具有幕式的特点。基于经典的单幕拉伸模型难以正确描述多幕裂陷过程,本文提出了多幕瞬时均匀拉伸的定量动力学模型。它可定量恢复多幕裂陷过程的盆地沉降和岩石圈的拉伸过程,预测深部软流圈顶面高度和深部热  相似文献   
132.
核二段沉积时期泌阳凹陷总体处于从断陷向坳陷转换的过渡阶段。本文利用测井、钻井和C、O同位素等资料,研究了核二段各砂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相带分布、砂体展布以及沉积演化规律。核二段时期,泌阳凹陷发育5种沉积体系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盐湖沉积体系。物源供给条件和古地形严格控制了泌阳凹陷各种沉积体系的发育。在陡坡带的中、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而在陡坡带东部则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在东北部缓坡带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而在西北部缓坡带则发育正常曲流河三角洲。借用C、O同位素数据估算核二段沉积时期平均古水温为28.17 ℃,最高46.8 ℃;环境指标Z值平均为126.84,表明核二段整套地层都为盐湖咸水沉积条件。从纵向上δ13C、δ18O及Z、t演化看,核二段地层演化表现为两个旋回:从三砂组底到二砂组底部为第一次湖水变咸、湖盆收缩,从二砂组底部到核二段顶为第二次湖水变咸、湖盆收缩。  相似文献   
133.
目前我国盐渍土地面积较大,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盐渍地,常伴有干旱、半干旱的生境,导致植物不易生长,生态环境日渐恶劣,这种生态现状亟待解决。盐生植物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和耐旱性,是改善盐渍地的首选植物,种子的活力决定了种子萌发的情况,多数学者为改善严峻的生态环境开始了盐生植物引种的研究。测定种子活力有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直接方法,即在实验室模拟一定条件直接测定萌发率。本文简述了盐生植物的概况、制造胁迫的主要方法以及检测种子活力的指标,综述了近年来各位学者对盐爪爪、白刺等具有代表性的22种盐生植物在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以及抗旱性的相关研究,为改善盐渍地的生态环境、提升盐渍地的生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4.
通过收集整理明清1368-1911年珠江流域的历史气象灾害资料,计算544年各府(州)的旱(涝)年数和年均旱(涝)灾县数比,并运用K最近邻分类算法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各子流域旱(涝)灾发生频次和空间分布特征.结论如下:1)以旱涝灾害的年数空间分布将珠江流域分为以东江、北江和西江流域为主的涝灾频发区、以红水河流域为主的旱涝均衡区和以南盘江流域为主的旱灾频发区3类;2)珠江流域各府(州)的旱灾空间分布不均,整体由东向西递减,流域东部(广东、广西、江西南部)旱灾较为严重,且等级差距较大,西部(贵州)旱灾分布具有连续性,而涝灾分布整体由东向西递减.研究结果对于现代防灾减灾、气候预测等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5.
国内空间数据挖掘研究进展与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数据具有的海量、非线性、尺度性等特点,分析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尺度性、综合性、空间性、可视化、多样性特征,并结合调研国内5年来空间数据挖掘研究进展,探讨分析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体系的组成内容。  相似文献   
136.
层次分析法(AHP)在矿山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矿山环境地质评价采用专家主观赋值的方法来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但是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每一种因素对适宜性的影响是复杂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以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以晋陕蒙矿区矿山环境地质质量评价为例,详细论述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的过程,增加了赋值的科学性,降低了主观性,取得了满意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37.
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西藏藏北高原西部高寒草原植被、中部高寒草甸植被及东南部高寒灌丛草甸植被 3 种藏北地区最典型的植被类型, 结合临近 3 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 分析这 3 种典型植被类型地区 1999—2001 年旬平均气温、旬总降水量和 SPOT VEGETATION 卫星 10 d 最大值合成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变化特征以及 3 种典型植被基于 SPOT VEGETATION NDVI 的生长变化对旬平均气温和旬总降水量两个主要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关系。 结果表明: 藏北地区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 气温则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与降水资源分布相反, 蒸发量西部高, 东部低; SPOT VEGETATION NDVI 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 3 种典型植被生长变化特征, 所反映的植被返青期和枯黄期等重要植被生长阶段与由积温计算的植被生长特征基本一致; 藏北地区基于 SPOT VEGETATION NDVI 的植被生长变化与气温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与降水的相关系数 , 其中以那曲为代表的高寒草甸植被的 NDVI 与旬气温和旬降水总量的相关系数最大, 分别为 0.81 和 0.68 , 表明藏北地区由于海拔高, 气候寒冷, 气温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降水的影响, 即该地区植被生长变化对气温的响应程度明显高于对降水的响应程度 , 是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 不同植被类型对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的响应程度大小依次是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原。  相似文献   
138.
分析了福建省气象人才继续教育的现状,以及影响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9.
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总被引:61,自引:9,他引:52  
利用GAME/Tibet 1998年IOP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的地面加热场、地表能量平衡、地面阻曳系数CD及感热通量整体输送系数CH等特征,得到了一些有关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结构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0.
国有国情 ,省有省情 ,一切从国情和省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前提 ,是加快社会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基础。回顾半个世纪以来 ,由于主观主义和瞎指挥盛行 ,在经济建设中造成一系列重大损失。主观主义和瞎指挥在我国盛行 ,有多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就是不研究国情和省情 ,脱离了国情和省情。国情和省情是要下大力气去分析 ,去认识的。作为《岭南文库》著作之一的吴郁文的《广东经济地理》是分析和研究广东省情的力著。作者在 70年代曾写过《广东地理概况》 (人民出版社出版 ) ,80年代写过《广东省经济地理》 (新华出版社出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