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综述了中国目前震害预测研究的成果,分析了震害预测研究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2.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晶洞中产出大量石英、水晶、沥青、葡萄石以及铜矿物,根据其产状和矿物组合分为石英沥青、水晶-沥青及水晶-葡萄石球粒三种类型晶洞。水晶-葡萄石晶洞中矿物组合具明显球粒形貌特点,球粒由中心柱状 水晶及垂直水晶柱面生长的葡萄石球粒内圈与铜矿物球粒外圈组成。铜矿物球粒具有明显圈层结构,由自然铜核、黑铜矿 幔、硅孔雀石与孔雀石壳组成。野外及镜下观察显示,铜矿物集合体形态受自然铜形状和产出控制,铜矿物球粒主要分布 于多个葡萄石球粒边缘的汇聚处,核部自然铜为球粒状;脉状铜矿物由一向伸长自然铜与黑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组成, 分布于晶洞裂隙中。碳同位素与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晶洞中的沥青为生物成因,属石油沥青,有机质可能来自下二叠统 (P13)碳酸盐。晶洞中矿物为含有机质成矿溶液依次结晶而成,其顺序为:玉髓或石英→水晶、沥青与自然铜→自然铜与 葡萄石→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方解石。沥青的螺旋生长花纹特征、水晶中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以及水晶中沥青与自 然铜之间的关系显示,沥青是有机质(原油)受热裂解转变而成,其形成温度约为290~230℃,自然铜的结晶温度为230~ 160℃。  相似文献   
33.
川南普格玄武岩顶部发育了一系列杏仁体,沥青、绿泥石、石英、自然铜等矿物以各种产状出现在杏仁体中。系统的矿物学研究表明:杏仁体中的绿泥石为辉绿泥石,形成于中—高温富有机质成矿热液环境;沥青属于石油沥青,有机质来源于下伏地层的中二叠统阳新组(P2 y)生物碎屑灰岩;绿泥石、沥青、石英及自然铜等矿物是玄武岩成岩后的构造应力与晚期基性火山活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含有机质成矿热液演化的结果,其形成过程为:玄武质岩浆末期(基性岩浆作用末期)→含铜的火山热液(火山热液作用)→构造应力→含有机质的成矿热液→绿泥石→第一世代沥青→乳白色石英→烟灰色石英、第二世代沥青、自然铜→辉铜矿→葡萄石。玄武岩中含沥青的杏仁体、晶洞以及构造破碎带可以作为该地区的铜矿化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4.
为确定弥勒市城区住宅用地土地级别,实现土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根据弥勒市的实际情况,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构建了住宅用地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借助ArcGIS软件对弥勒市城区住宅用地级别进行了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级别以湖泉生态园东侧为中心,由高到低呈环状过渡,且距离弥勒市区愈近、土地级别愈高。  相似文献   
35.
韦家沟煤矿矸石山滑坡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家沟煤矿矸石山倚山堆积,堆载坡度与岩层倾角相近,堆积体本身物质结构又较为松散,同时由于矸石山改变了原来水系地貌,在大气降雨的作用下,矸石体容易出现滑坡失稳的危险。文章对韦家沟煤矿矸石山失稳的成因及滑坡机制进行了分析,在充分考虑大气降雨对矸石山稳定性的影响下对矸石山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6.
川南普格杏仁状玄武岩中普遍产出沥青和铜矿物。沥青主要产于玄武岩气孔、晶洞和裂隙中,少量产于水晶晶体的锥状体部位。铜矿物主要有自然铜、赤铜矿、黑铜矿、硅孔雀石和孔雀石等。自然铜可形成完整晶体,分布于水晶菱面体的锥体顶部,也可呈它形粒状或片状,分布于杏仁体、脉状体沥青的裂隙中和铜球粒核部;赤铜矿主要与板状自然铜一起分布于石英或玉髓脉的裂隙中;黑铜矿常与自然铜一起产出于裂隙或铜球粒中;硅孔雀石呈脉状、浸染状、网状分布在沥青中及其裂隙中,部分硅孔雀石呈皮壳状赋存在自然铜、水晶晶体表面和铜球粒表面;而孔雀石主要分布于铜球粒的最外圈。沥青与铜矿物形成次序为:沥青→自然铜→赤铜矿→黑铜矿→硅孔雀石→孔雀石。沥青和自然铜形成于水晶结晶作用晚期,自然铜形成于沥青之后。碳同位素研究显示沥青为生物成因,可能来源于下二叠统(P13)的碳酸盐岩中的生油层;沥青的红外光谱及螺旋生长纹与气孔构造也证实沥青是由成矿热液中的原油受热裂解为固相;成矿溶液中的有机质成熟度越髙,成矿溶液析出的自然铜越多;铜矿物的演化(Cu→Cu2+)与含有机质的成矿溶液的氧化还原条件及成分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正> 江泽民同志多次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明确指出:“21世纪,科技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党的十五大也强调要“逐步建立起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新世纪,我国林业肩负着生态环境建设和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林产品的两大重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而林业的科技进步关键在创新。  相似文献   
38.
李东升 《地下水》2003,25(1):42-43
衡水市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是缓解水供需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在咸淡混浇工程建设中少走弯路,本文在总结多年打浅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浅井的井结构及施工设计。  相似文献   
39.
TheFAM(FuzzyAsociativeMemory)neuralnetworkmodelanditsapplicationinearthquakepredictionWEIWANG1)(王炜)GENGFENGWU2)(吴耿锋)BINSHUH...  相似文献   
40.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李东升  黄冰树 《地震》1995,(4):379-390
文概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和算法,利用1985-1992年全国年度趋势会商报告的资料来训练的检验神经网络。结果表明,网络经训练后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在地震预报中有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应用的价值。最后讨论了神经网络中几个重要参数的取值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