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荣代璐  李亚荣 《地震》2011,31(3):56-63
根据Allegre的地壳介质破裂的尺度理论研究了甘肃地区近期3次中强地震前两种地震学前兆(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和尾波Q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3次地震前这两种参数都表现出增长的特征,并可用幂次率关系拟合.  相似文献   
22.
利用玉门5.9级地震震区临时台网和甘肃数字台网监测资料,用两种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了定位,并对结果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差法"可以大大提高定位精度特别是震源深度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3.
季风系统振荡与地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发现了中国不同年份8级大震发生日期之间的倍九天时间间隔,对于陕甘宁地区7级以上大震的类似时间特征也被发现了。这种时间间隔可能是不同年份相同季节具有倍九天时间间隔的季风振荡触发大震形成的。  相似文献   
24.
兰州地区历史上曾发生过6了和7级大震,但时间太早了,当时无前兆观测,亦无详细记载,因之不可能提供兰州地区今后预报中强震短临时间尺度的依据。u95年7月22口在兰州地区西边永登县发生的5.8级地震(以下称永登地震),其前后的前兆异常和地震活动系列都可为今后监测预报兰州地区5~6.5级地震提供一定的借鉴。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文献[1]己作了许多研究,本文再进一步作些研究。1永登地震发生的日期永登地震发生的日期是符合节气论的一’‘,即它发生在“大署”节气的前一天。关于节气与地震发生的成因关系在文献「2]已有再论述。即在…  相似文献   
25.
On the basis of gap's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and around source area before an earthquake, we propose a method to estimat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characteristic distance and time) in the region-time-length (RTL) algorithm and introduce the method of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developed by some authors in 2006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The anomalous seismic activities before four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northwestern and southwestern China in recent years are studied by the two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to estimat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dvanced in this paper is a simple one, which possesses a physical meaning and is well applicable to the four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studied.  相似文献   
26.
荣代潞  李亚荣 《地球科学》2009,34(4):673-681
为研究大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的变化特征, 分析了青藏块体东北缘6次中强地震前的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变.在计算空间相关长度过程中, 采用长轴与孕震区主要断裂走向一致的椭圆形空间窗, 并设计了优化程序.比较椭圆形和圆形空间窗的结果, 表明对所研究的6次中强地震前都观测到了增长的地震空间相关长度.椭圆形空间窗的结果比圆形的结果更好, 相关长度增长幅度较大, 曲率参数值较小.利用3种合成地震目录对结果进行了显著性检验.3种随机数据的检验结果都否定了零假设, 表明观察到的模型不是由随机数据干扰造成的, 这一观点的置信水平被证实为99%以上.最后得出主震震级与临界区的尺度(等效半径)关系为logRe~0.46(±0.02)M, 与理论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7.
荣代潞  李亚荣 《地震研究》2006,29(4):344-348
利用地震震中周围7个台站的数字记录反演了甘肃岷县2003年11月13日ML5.5和2004年9月7日ML5.2地震的矩张量,得出了震源机制。将所得结果与用P波初动符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该地区的地震分布,对可能的发震断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利用单台数字地震记录反演天祝—古浪5.4级地震矩张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台3分向数字化记录反演了1996年6月1日甘肃天祝-古浪5.4级地震的矩张量,并对所得结果与用P波被动符合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合谝地震的震源机制和震源区的断层的构造情况,认为该地震是在NE-SW的压应力作用下,近EW向的源原西断层天祝-古浪段左旋破裂错动的结果。由于我们得出的结果只是利用了记录波形的最初几个波形,因此它基本反映了该地震的初始破裂错动情况。  相似文献   
29.
甘肃近期2次中强震前后震源区微震尾波(Qc)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张掖台网和天祝-古浪台网的记录资料研究了1988年11月22日肃南5.7级地震和1996年6月1日天祝-古浪5.4级地震前台震源区微震尾波Qc值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7级地震前源及邻近地区介质1/Qc值趋于一致,认为这是该次地震的一种前兆表现,结合该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和构造情况进行了讨论。天祝-古浪5.4级地震震源区附近地区微震尾波Qc值民频率的关系表明,这一地区属于构这活动地区。  相似文献   
30.
利用单健群分析方法研究了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增长现象。结果表明,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主震周围区域地震空间相关长度明显增长。利用这种特征对可能的大震危险区进行网格式搜索,至少可以对未来强震发生的地点进行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