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使用北京天台兴隆观测站60cm望远镜对10个旋涡星系进行CCD照相观测,通过对图像的处理及利用彭秋和提出的方法,得到了这10星系盘的等值高度和用对数螺线拟合旋臂时对数螺线的切向角等一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2.
地下介质中普遍存在着各向异性,当前基于各向异性的地震波射线追踪多是在弱各向异性介质中进行且采用群速度近似表示方法,这些近似方法在强各项异性介质中会导致很大误差而无法真正模拟地震波的传播规律。根据地下普遍存在各向异性的事实和地震波基本传播规律,提出利用牛顿迭代法高效求解群速度,基于Paraview平台自动化构建三维地质模型,采用最短路径法进行地震波射线追踪模拟及可视化,实现对复杂三维地质的速度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的表达,为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和地震波射线追踪模拟及可视化提供一种新思路,并以华北克拉通山西断陷带北部局部区域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由各向异性对地震波传播模拟造成的影响,清晰表达了研究区地质结构和各向异性特点,在对复杂三维地质结构的解读中能够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53.
地震信息网自适应网络安全技术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震信息网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做了初步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网络安全模型及法规、技术和管理三种因素相互配合的防御体系,使网络安全以合理代价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4.
由同震形变理论计算地震烈度分布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晁军  李卫东  李大辉  林捷  侯燕燕  张爱武  陈会忠 《地震》2011,31(1):98-100,102,106
本文以海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为例,介绍了同震位移烈度方法,即在已知地震三要素、断层走向、倾向和滑动方向的情况下,可通过计算绝对同震位移来确定地震烈度分布. 研究表明,由绝对同震位移计算的地震烈度分布与实际地震烈度有很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在极震区其对应效果更好. 尽管这种计算结果有时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但这对...  相似文献   
55.
根据前兆监测台网的体系架构、运行机制、数据集成的概念与共享模式,提出了区域地震前兆数据集成共享模型,并在山东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进行了原型测试.该模型对各区域台网中心前兆集成数据库的建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地震现场准实时直播系统通过地震现场采录设备,将地震过程、破坏情况和灾后救援及恢复等情况上传至系统服务器进行审核后发布。该系统具有准实时性、动态连续过程、开放性以及并发响应的特点,用户可通过互联网查询、观看准实时视频资料。  相似文献   
57.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使得海草生态系统快速退化,形成大面积"海底荒漠",降低了海草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近年来,由于各国政府对海洋资源的逐渐重视,海草生态系统的修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目前成功修复退化海草生态系统的案例很少,急需修复生态学理论对海草修复实践进行指导.基于此,本研究系统论述了海草修复的意义、难...  相似文献   
58.
影响陶粒页岩烧胀性能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胀性能是衡量陶粒页岩矿石质量的重要因素,矿石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决定了陶粒页岩烧胀性能,因此分析矿石的物质组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地磁场Sq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国际地球物理年(IGY)和国际地球物理合作年(IGC)期间全球地磁台网的资料和中国台站的同期地磁记录,对地磁场太阳日变化S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将适用于瞬时全球磁场的球谐分析法与适用于平均场的双调和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分析S磁场的新方案,得到了(θ,T,t)坐标系中组成S场的三个部分,即仅随地方时LT变化的部分SLT,仅随世界时UT变化的部分SUT以及既随LT变化又随UT变化的部分SLUT.从全球来看,在IGY/IGC期间,这三部分的强度之比分别为:X分量1.0:0.2:0.3,y分量1.0:0.1:0.6,Z分量1.0:0.4:1.0.S的经度效应和UT变化虽然表现了同一物理过程,但它们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其决定因素是地磁轴对地理轴的倾斜,地磁场的非偶极子成分(即区域性异常)和地球内部电性的横向不均匀性(包括海陆分布、地壳上地幔电导率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0.
李卫东  赵忠惜 《河南测绘》2006,(4):11-12,15
一、前言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等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