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铜陵-安庆地区若干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在研究铜陵狮子山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矿床成矿流体的基础上,对比铜陵-安庆地区燕山期其他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系统探讨了该区燕山期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体系,从夕卡岩型、斑岩型、高温热液型至低温脉型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规律。认为成矿流体温度、盐度逐渐降低,流体来源从单纯的岩浆来源变为岩浆与雨水的混合来源,成矿流体沸腾作用随之减弱。这些典型矿床基本代表了铜陵-安庆地区燕山期热液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42.
43.
幔源铀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正其  李子颖 《地质论评》2007,53(5):608-615
地幔流体及深源铀成矿作用是当前铀矿地学界备受关注的前沿课题。文章扼要阐述了幔源铀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评述了热点铀成矿理论。通过地幔流体参与铀成矿的现实性与地幔含铀性的论证,结合粤北“交点型”铀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地幔中铀含量存在不均一性,在大陆型热点活动(地幔柱)区的岩石圈地幔通常含有较高的铀丰度;提出在热点驱动下,地幔流体(如CO2、F等)能够溶解或萃取地幔岩中的铀并得以浓集形成富铀成矿流体,幔源铀成矿是可能的。对幔源铀成矿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4.
相山“流纹英安岩”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主要由晚中生代打鼓顶组、鹅湖岭组火山岩和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所组成,主要岩石类型有酸性火山碎屑岩、碎斑熔岩、花岗斑岩和“流纹英安岩”等,“流纹英安岩”长期作溢流相火山岩处理。应用单颗粒锆石U-Pb法,对相山“流纹英安岩”进行了测年,获得其年龄为129.54±7.93Ma,该年龄小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主体岩石——碎斑熔岩的年龄,结合其产状形态特征,认为“流纹英安岩”属火山期后浅成-超浅成侵入的流纹英安斑岩。结合前人测年资料,参照上侏罗统与下白垩统的145.5Ma界线年龄,提出相山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45.
江西邹家山铀矿床成矿特征及物质来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万良  李子颖 《现代地质》2005,19(3):369-374
邹家山矿床是一个典型的热液脉型铀矿床,产于江西中部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的西部。受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派生的一系列张性—张扭性裂隙群(带)控制,脉状、透镜状矿体成群成带,围岩蚀变包括早期的以钠长石化为特征的碱交代和晚期的以水云母化、萤石化为特征的酸蚀变。从早期到晚期含矿热液的酸度逐渐降低、1δ8O逐渐变小的演化特征与典型的岩浆热液矿床类似。U、Th密切共生,沥青铀矿、矿石的稀土配分模式与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近一致,反映了其成矿物质与碎斑熔岩和花岗斑岩一样,都来源于深部的岩浆体系,具有相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46.
内蒙古西胡里吐盆地有机质特征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砂岩型铀矿床中 ,有机质与铀矿化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西胡里吐盆地的有机质主要是以松柏类和蕨类等高等植物残体为母质的腐殖型有机质。通过镜质体反射率、有机质碎屑的颜色、粘土矿物X 衍射和古地温恢复等分析测试发现 ,有机质的成熟度较低 ,处于未成熟—低成熟早期阶段。有机质的类型和成熟度决定了其在热演化中产生了大量腐殖酸并保存在地层中。褐煤、腐殖酸、残余植物碎屑和地沥青等是现存有机质的主要类型。除大量产出的煤层外 ,有机质主要呈碎屑状和细分散状分布于地层之中。 70 %的岩石中有机质的丰度在 0 1 %~ 3 % ,对铀矿化的形成较为有利。铀与有机质的紧密共生以及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 ,表明了有机质在西胡里吐盆地铀矿化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机质中的腐殖酸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 ,有机粘土复合体、蚀变岩屑、植物碎屑和地沥青等吸附剂对铀的吸附均与腐殖酸有关。腐殖酸吸附铀后可以将铀还原 ,还可以与铀酰离子等进行络 (鳌 )合形成铀酰腐殖酸盐 ,并最终引起铀的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47.
李子颖  李胜祥 《铀矿地质》2000,16(3):129-135
本文扼要介绍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北部比弗洛支地区脉型 (veintype)和阿萨巴斯卡盆地中与不整合面有关的 (Unconformity associated)铀资源概况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两类铀矿化成矿作用的共同特征 ,指出控矿的核心因素是热点活动与构造作用的叠加。这从本质上与我国华南铀矿富集区的控矿因素是相似的。因此 ,通过两个铀矿富集区的对比 ,认识铀成矿作用的本质 ,拓宽找矿思路 ,对于探索寻找新成矿区和新类型铀矿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8.
赣中抚州—永丰断裂新构造活动踪迹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州—永丰断裂作为江西省德兴—遂川断裂带的组成部分,通常认为是一条长期活动的控岩控盆控矿断裂。研究发现,该断裂在挽近时期具有明显新构造活动的踪迹,如清晰的线性影像、构造地貌单元分界线与断裂走向一致、具有地震活动纪录、温泉沿断裂分布等,表明该断裂是新构造。断层角砾岩特征及地层错移关系显示为右行正断层,南东盘向南东方向下滑,致使断裂两侧侵蚀深度或保矿条件明显不同:北西侧处上升盘,侵蚀深度较大,玉华山盆地体找铀潜力受限;南东侧处下降盘,侵蚀深度较小,上白垩统红层较厚,保矿条件良好,相山矿田北西部及红层深部具有较大的找铀远景。  相似文献   
49.
提出615铀矿床侧缘蚀变的双层交代蚀变结构,即碱性流体交代之后叠加的酸性流体交代蚀变;强调在蚀变带中元素变化与蚀变岩石中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该矿床铀成矿是酸性流体叠加的结果;总结矿床经历了3次不同性质的热流体作用过程:即前期为富硫氢酸期,铀矿化期为氟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碳酸盐期和矿后富氧的简单流体作用期。  相似文献   
50.
在江西相山铀矿田河元背地区实施的CUSD3钻孔,发现其深部存在晚期侵入到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凝灰岩、泥质粉砂岩中的流纹斑岩。利用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技术(LA ICP MS)测得流纹斑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318±07)Ma (MSWD=041),晚于前人所测的鹅湖岭组碎斑流纹岩年龄。该流纹斑岩具有高硅、富钾、铝过饱和等特点,还表现出高场强元素Rb、Th、U、La、Ce、Nd和LREE富集,Ba、Nb、Sr、P、Ti等元素亏损以及δEu明显负异常的特点。锆石的εHf(t)值介于 -677~-1038之间,对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C介于1 619~1 846 Ma,岩石的ISr值为0710 92~0712 01,εNd(t)值为-818~-919。其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及同位素特征与前人报道的碎斑流纹岩特征类似,暗示流纹斑岩与碎斑流纹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以上特征说明河元背地区流纹斑岩形成于早白垩世造山运动碰撞后伸展阶段,为深部硅铝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相山西部流纹斑岩的发现,可以推测该区或许存在一个次级火山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