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岩石热物性是盆地模拟和预测深部温度时不可或缺的参数。琼东南盆地是当前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区 块,揭示该盆地的热状态和烃源岩热演化历史均离不开真实可靠的岩石热物性参数。前人虽然对南海北部地区的岩石热物 性开展过相关研究,仍存在实测数据偏少、代表性不足和相互矛盾等问题,亟需新增一批新的实测数据来弥补该区基础地 热参数的不足。文章对采自琼东南盆地19口钻孔的32块岩心样品开展了热导率、生热率以及密度和孔隙度等物性参数测 试,揭示了它们的空间展布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主控因素,建立了琼东南盆地新生界地层平均热导率和生热率,据此估算 出盆地沉积物的放射性生热贡献约占地表热流的33%。这些实测的岩石热物性参数为南海北部海域沉积盆地的盆地模拟和 地热相关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2.
对天津王3井逸出氦气浓度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王3井逸出氦气浓度日变幅背景值在0.0012%—0.0036%之间,日变幅在冬季偏高;②在大多数观测日的10—18时左右,王3井逸出氦气浓度日变化曲线有“波谷”,但没有明显的“波峰”,但在部分观测日逸出氦气浓度日变化曲线的“波谷”却不明显,王3井逸出氦气浓度日变化形态不属于“固体潮”型;③王3井逸出氦气浓度年变化曲线呈上升的“双峰双谷”似“潮汐”形态,一般在6月、12月左右出现“波峰”,3月、9月左右出现“波谷”,相比较而言,“波峰”更显著。通过对井孔所在地的地质构造、大气温度、降水、同井孔水位、周边地热资源开采等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王3井逸出氦气浓度的变化基本不受大气温度、降水和同井孔水位变化的影响,主要与井孔所在地的断层活动性和周边地热资源的开采有关。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悬臂式围护桩结构的受力性状和土压力分布特点,结合西宁火车站改造工程,对该深基坑支护结构在不同开挖工况条件下,悬臂桩的受力性状与内力传递特征进行动态的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悬臂桩的受力特征与理论值有所差异,在实际设计中,可对其在配筋方式、混凝土设计、嵌固段长度等方面进行优化,实测土压力小于朗肯土压力,与经典土压力理论有显著区别。该试验结果可以有效优化桩身设计,为软岩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及变形提供理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34.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层次架构及中国崛起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崛起,美国对华地缘战略中围堵的一面时时显现。但受制于多种因素,美国的围堵也并非对中国全部地缘等力施压,而是根据战略重点及实际情况划分出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施加不同压力。基于此,中国在崛起中必须处理好敢于崛起与善于崛起的关系,即一方面要有崛起的勇气,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莽撞,从而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5.
贵州乌江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德怀  李旭东 《地理科学》2019,39(3):477-486
贵州乌江流域是典型的山地流域,流域自然生态环境恶劣,人口与经济发展矛盾突出,探究流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对于推动流域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01~2015年贵州乌江流域各区域相关数据,运用人口-经济弹性、地理集中度、耦合指数、空间自相关和重心分析等方法对流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总量规模上,流域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较高,但流域内各区域却存在差异。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区域差异,流域中部区域较高且由中部向四周逐渐降低。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在全域空间上莫兰指数值逐渐变小,表明流域人口、经济地理集中度空间自相关性在减弱,人口、经济发展的空间独立性逐渐增强。人口重心、经济重心逐渐向远离流域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移动,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发生偏离,贵州乌江流域存在区域发展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36.
不同水生植物对湿地无机氮素去除效果的模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别以芦苇、花叶水葱和苦草构建成小规模人工湿地模拟系统,开展不同类型水生植物湿地中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去除效果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分别以芦苇、花叶水葱和苦草构成的模拟湿地单元中,虽然氧化还原等环境条件呈现较大差异,但不同类型水生植物湿地单元的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并没有显著差别,这与以往关于不同类型水生植物对氮素去除贡献的认识有所不同;水生植物对模拟湿地体系中氮素的去除具有重要作用,在相对较低的氮负荷(NH4^+-N约为2.85mg/L,NO3^-N约为1.07mg/L,相当于一般城市污染河流)条件下,有水生植物湿地单元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10d去除率分别在39.32%和21.91%以上,而无水生植物的空白湿地单元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10d去除率分别只有34.68%和13.86%;在提高模拟湿地体系水体氮(NH4^+-N约为5.50mg/L,NO3^-N约为3.37mg/L,是一般城市污染程度的2倍)负荷条件下,有水生植物湿地单元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10d去除率分别大于或等于66.87%和78.92%以上,而无水生植物的空白湿地单元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10d去除率仅为40.62%和31.77%,为人工湿地对原污水或初沉池出水的处理提供了有力依据。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生植物能有效促进湿地的氮素转化过程,显著缩短无机氮素在湿地中的寄宿时间。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大同盆地主要环境水文地质问题逐一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其分布范围,发展原因及其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38.
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对北京某深基坑进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桩顶位移、地表沉降、锚索轴力监测,并对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桩锚支护体系能有效地控制基坑水平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并且桩顶水平位移变化、沉降变化是比较有规律的。锚索预应力损失值较大,在30%~50%之间,在开挖过程中变化范围在15%以内;第一道锚索在控制位移和沉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第三道锚索是控制桩身最大弯矩的关键。结合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以后类似桩锚支护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9.
利用广布全国的定点形变监测台网,以形变速率、形变方向及岩石物性变化等指标,判别地震前兆异常。对多台异常信度C值进行连续计算,追踪分析一个大地震孕育过程形变异常时空特征,以求对震中、震级及发震时间作出短期预报。本文对近期发生的澜沧(7.6)、大同(6.1)等重要地震事件进行了追踪分析。发现C值在临近地震前在一定范围内突然上升并持续在高值状态,地震即发生在这一范围内,其尺度与未来地震的震级有关。目前所得认识已在我国地震趋势年度会商中应用,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0.
周久龙  罗照华  潘颖  李旭东 《岩石学报》2013,29(10):3555-3566
岩浆型铁矿床是我国的重要铁矿类型之一,也是峨眉山地幔柱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这类矿床的成因问题长期没有解决。本文以黑山铁矿中的脉状矿体为例,试图通过锆石矿物地球化学的系统分析揭示岩浆型铁矿床脉状铁矿体的成因。锆石Ti温度计和δCe氧逸度计计算结果表明,脉状铁矿体的成矿温度T介于631~768℃之间,加权平均为681℃;成矿氧逸度logfO2介于-25.7~-15.6之间,加权平均为-20.8。这与实验得到的富铁质岩浆成矿温度相差近400℃,但又明显高于岩浆热液的温度。因此,本文认为"铁矿浆"很可能是溶解了大量成矿金属的超临界流体,处于岩浆-热液过渡状态。这一认识得到了锆石(Sm/La)N vs. La和Ce/Ce* vs. (Sm/La)N判别图解,以及CL图像的进一步支持。大量流体组分的存在能够有效降低"铁矿浆"的粘度和密度,从而有利于其沿裂隙贯入或挤入围岩中,这可以很好的解释铁矿体的不规则脉状产状和围岩蚀变特征。结合前人资料,"铁矿浆"中的流体组分包括C-H-O-S等,这些流体组分除了岩浆自身结晶分异作用而富集的挥发分外,还包括外来幔源流体和地表流体的加入。"铁矿浆"在贯入围岩后经历了相分离作用,因而触发了钛铁氧化物的结晶从而富集形成矿石,这一流体地质过程记录在锆石Eu异常特征中。黑山铁矿床脉状铁矿体的形成机理可能也适用于包括攀枝花式铁矿在内的其他岩浆型铁矿床中的脉状铁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