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黄土高原定西鲁家沟黄土剖面15 ka以来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鲁家沟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变化和14C测年结果,分析和讨论了定西地区近15 cal.kaBP以来气候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5 cal.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末次冰期晚期(14900~11200 cal.aBP),气候较为寒冷干旱;(2)全新世早期(11200~7560 cal.aBP),气候开始转暖转湿,但整体上较为寒冷;(3)全新世中期(7560~3600 cal.aBP),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风强盛;(4)全新世晚期(3600~1200 cal.aBP),气候变得干旱,夏季风强烈减退,风尘堆积旺盛,形成了现代黄土和表土层。该区末次冰期晚期以来的环境变化是不稳定的,气候存在频繁次级波动。1500~1200 cal.aBP的晚全新世期间,有机质含量出现峰值,表明气候总体向干旱化发展的同时,叠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6个2/3比例的T形柱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试验,考察了轴压比、柱翼缘宽度等因素对节点裂缝开展、节点的破坏机理的影响。提出了翼缘宽度对节点抗剪性能的影响与梁柱抗弯刚度比有关,指出了翼缘板对节点抗剪承载力影响的修正系数ξf须考虑梁柱抗弯刚度比的影响,而不能仅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中的bf-bc来反映。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72~1997年的历史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厄尔尼诺事件与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活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与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的活动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对东海气旋及热带气旋的长期预报有着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温州市乐清红树林被学界公认为中国(成规模)最北红树林。近日,温州首个“蓝色海湾”数字化项目——乐清蓝色海湾生态智治(红树林保护)应用上线试运行。该项目依托天空地态势感知综合场景,以红树林保护和监测为切入口,设置红树林蓝碳智汇、修复项目智管、生态安全智控、野生动物智保四大子场景,构建天空地一体、上下协同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让生态监管和保护更加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沿海多次野外实地考察以及文献报道,对铜藻进行了分类地位及生物地理分布特征介绍。结合分子数据,目前由过去单一的狭义铜藻Sargassum horneri和线形马尾藻Sargassum filicinum结合而成广义铜藻。其生物地理分布区系由西北太平洋扩大到东北太平洋的有限区域。根据我国沿海铜藻底栖和漂浮种群的发生季节变化,初步判断我国可能存在2个以上的底栖铜藻种群:春季成熟型、夏季成熟型和/或秋季成熟型。结合铜藻的自然生境、底栖分布区系以及海流等水文资料,本文对2016年底黄海漂浮铜藻种群的源头进行了初步分析,其最可能地域源头为渤海海峡区及其邻近水域,最可能的种群来源为夏季成熟型。  相似文献   
16.
李晓丽  吴威  刘玮辰 《地理研究》2020,39(11):2552-2567
国际公路运输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之互联互通的重要部分,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国际公路运输链的角度,结合行车时间和通关耗时,从公路通行能力和通行便捷性两方面分析“一带一路”区域公路通达性。研究表明:① “一带一路”区域公路通行能力分布状况存在不平衡现象,中东欧、中国、印度形成“三极”,通行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中亚、西亚、东北亚等地区由于公路覆盖率低、缺少高等级公路成为通行能力薄弱区域。② 受累积空间距离、跨境通关时间、公路网的完善程度以及政治局势等因素影响,“一带一路”区域通行便捷性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呈现“中东欧-中国”双峰结构;区域之间乃至区域内部国家间通行便捷性差异显著,从高通行便捷性到低通行便捷性,通达时间由公路行车时间主导过渡到通关累积时间主导,国家间的通关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一带一路”区域公路运输整体通达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气象雷达资料、浙江省自动站加密资料、NCEP/FNL再分析资料,结合高分辨率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杭州湾地区2016年7月28日一次海风锋触发雷暴天气的发生、发展演变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海风锋是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的主要触发系统。2)中尺度模式WRF较好地模拟出此次雷暴过程的降水和低层风场、温度场分布以及海风锋水平垂直结构。3)海风锋对局地比湿及涡度特征的加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雷暴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4)分析对流参数演变曲线的突变位置,对雷暴发生的时间有一定的指示和预报意义,杭州湾南侧单纯的海风锋也可以触发雷暴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感知是行为地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论文采用认知地图并辅以问卷调查方法,在一年时间内跟踪调查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2017级硕士研究生,根据手绘地图分析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硕士研究生城市空间感知的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① 有别于凯文·林奇(K. Lynch)的空间意象5大要素,国科大研究生手绘地图的基本要素主要为标志物、节点、道路,其中标志物占主导地位;② 根据要素组合特征,可将认知地图划分为散点型、过渡型和拓扑型3类,散点型地图占据绝对数量优势,随驻留北京时间延长,认知地图结构渐趋复杂;③ 国科大研究生北京城市空间感知表现出偏好特殊性、空间非均衡性、个体差异性、感知过程不完整性等特点;④ 远距离感知、城市空间尺度大、受访者逗留时间短等主客观因素制约了北京城市整体可意象性。  相似文献   
19.
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散效应深受城市特征的影响。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特征将城市分为二产主导型城市和三产主导型城市,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探讨高铁对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空间效应差异。结果表明,高铁对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的集散效应具有显著时滞性和异质性,城市产业结构对其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①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研究表明,在静态上,高铁促进二产主导型城市产业空间分散、三产主导型城市产业空间集聚;在动态上,高铁对二产主导型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散具有先促进集聚后促进分散的特性,对三产主导型城市的产业效应始终表现为促进集聚。② 对于运输服务业、租赁与商服业而言,无论是静态效应还是动态效应,城市产业结构对其影响均较小,在静态上高铁促进二产主导型城市和三产主导型城市的产业在空间分散布局;在动态上高铁效应总体表现为“不显著-促进分散”的二阶段性。③ 对于金融服务业和研发设计业而言,高铁的静态效应在作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均表现为促进产业集聚,其动态效应受到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出显著阶段性差异。④ 对于信息服务业而言,高铁对其空间集散的静态效应表现为对二产主导型城市的产业影响不显著,促进三产主导型城市的信息服务业在空间集聚,且其动态效应与静态效应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以NCEP FNL再分析资料作为初始场和边界场,利用TAPM模式对2015年11月2427日发生在舟山跨海大桥的一次强冷空气大风过程进行水平分辨率300 m×300 m的数值模拟试验,并采用大桥上的道路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误差检验,分析此次大风过程中舟山跨海大桥各路段的横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TAPM模式对于此次大风过程的舟山跨海大桥桥面风速、风向以及横风风速都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且模式对于过程最大风速的模拟一致性较好,但陆地站点风速模拟值存在偏大的现象。此次冷空气大风影响过程中,金塘大桥中段、西堠门大桥东段以及甬舟高速册子岛段东段为强横风的主要影响路段,横风风速大于11 m·s~(-1),6级以上的强横风影响时间达33 h以上。而桃夭门大桥到舟山路段虽然过程平均风速较高,但横风影响较弱,横风风速仅为2~7 m·s~(-1)。值得注意的是,甬舟高速金塘岛段自东向西的弯道路段以及桃夭门大桥转向册子岛的弯道路段口,会存在横风突然增大的风险,极易对安全行车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