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6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草地植被盖度的多尺度遥感与实地测量方法综述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6  
植被盖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学参数被用在许多气候模型和生态模型中。地表实测和遥感测量是获取植被盖度的两种基本途径。以草地植被盖度的测量为研究对象,综合讨论了目前地表实测和遥感测量常用的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对如何提高草地植被盖度的测量精度做出展望。数码相机、高光谱遥感以及多尺度遥感数据的综合使用可能是未来草地植被盖度测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针对正在兴起的集科学、政策、管理于一体进行综合分析的"生态区评价”理论与方法,本项研究就生态区评价中的空间范围确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把自然单元、社会单元和信息单元进行复合(集成)的概念化模型,并以此论证了生态区重要性与安全性水平排序的系统分析法.  相似文献   
23.
从植被冠层和陆地表面出发,发展一种基于遥感数据和地表气象参数观测数据的陆面蒸发散量计算的两层阻抗模型。该方法主要遵循能量平衡原理,并充分考虑到冠层小气候对土壤和植被的不同影响,从而分别针对土壤和植被进行模型的参数化。该方法经过大尺度非均匀陆面条件验证,获得了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4.
中国晚第四纪湖泊数据库1) 详细记录了我国不同区域湖泊水量变化信息。该数据库的湖泊古水量变化数据 ,是建立在对逐个湖泊钻孔、剖面沉积物性质、水生植物花粉及其他微体生物组合与丰度的变化、湖泊和盆地内地貌证据、考古及历史文献记载等的系统分析上。该数据库尽可能综合多项证据 ,对湖泊过去水量状况做出统一的解释。同时为了与全球其他古湖泊数据库一致 ,尽可能系统地排除那些受非气候因素 (如洪水、火山活动、构造运动、流域侵蚀、人类活动等 )、非直接气候因素 (如冰川融水、海面升降、跨流域地下水 )影响的湖泊水量记录。因此该数据库产生的湖泊古水量记录能够较好地反映流域的降水 (P)和有效降水 (降水量减蒸发量  相似文献   
25.
近些年来,内蒙古草原及其变化已经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通过研究调查内蒙古草原区的几个典型植被类型,共49个样地的土壤硬度与土壤水分。土壤硬度测量深度为0~20 cm,土壤水分测量深度为0~40 cm(10 cm取一个土样),并分析了两者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典型草原三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硬度随其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就全部样地来说,土壤水分随其土壤深度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土壤硬度与土壤水分的相关性不强。通过49个样地的四层硬度进行PCA分析,显示出四层硬度对测量点第一主成分的作用差不多,这样,可以求取四层硬度的平均值作为该测量点的硬度,利用Arcinfo软件形成硬度分布图,看出本研究区的土壤硬度大致可以分成3区域:北部硬度较大,中部其次,南部沙地硬度较小。  相似文献   
26.
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喻锋  李晓兵  王宏  余弘婧 《地理学报》2006,61(6):645-653
基于"3S"技术揭示了皇甫川流域近十多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并进一步在像元水平上对流域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重点分析了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近十几年来,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土地利用格局持续承受着来自当地快速城市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巨大压力;② 1987年到2000年,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但整体好转的状况难掩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在大规模治理和恢复的背景下发生的恶化;③ 流域内林地、耕地、灌丛、水体、城镇用地和草地从面积上看,基本上均处于生态安全的预警状态,而裸砒砂岩和沙地的绝对大部分属于中警状态或重警 (巨警) 状态;④ 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安全指数大小顺序基本保持为灌丛 > 林地 > 草地 > 耕地 > 沙地 > 裸砒砂岩,表明林、灌措施是流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首选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沙地尤其是分布面积较广的裸砒砂岩则是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难题和关键。最后,提出了通过优化流域土地利用格局来确保生态安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7.
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的区域分异规律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利用1983~1992年逐月的8 km空间分辨率NOAA/AVHR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字影象,建立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指数(D),研究了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区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变化幅度较小,广大的东南部地区(东南、西南季风区)变化幅度较大。从东南到西北变化幅度呈递减趋势,且有明显地带状分布规律。对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分区,分出9个一级区域,15个二级区域,表明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28.
中国土地覆盖综合分类研究:基于NOAA/AVHRR和Holdrid …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本文探讨了将边续时间序列NOAA/AVHRR的NDVI影像与反映区域植被分布格局2的气候综合指标可能蒸散率(Holdridge方法的生命地带所拟订的生物温度,降水量和可能蒸散率),按反映其地带性分 特征的量化数字模式,结合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数字图像,共同作为分类向量,在多种基础图件支持下,通过主成分分析,非监督分类的方法,对中国的土地覆盖进行了多维信息综合分类。该方法改变了遥感  相似文献   
29.
国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93,自引:5,他引:88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氧化学性质及过程、气候、水文、土壤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着重综述了轩际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焦点之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
1961-2007年内蒙古降水时空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1961-2007年内蒙古43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的降水资料,采用EOF(经验正交函数)、功率谱方法等,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47 a里年、季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年降水大致存在三种主要的类型场:总体一致型、东北一西南向多区域反位相型、相间混合型.四季降水主要有:总体一致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