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353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东北黑土水土流失特点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的主要粮食生产基地。黑土水土流失和肥力退化一直是东北农业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以黑土为对象,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方式和特点。黑土流失面积虽大,但侵蚀的土壤物质大部分没有进入河道,而是在黑土景观的低洼部位堆积下来,形成侵蚀和堆积共存的土壤物质再分布景观特征。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等高耕作和保护性耕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黑土侵蚀,保持和恢复黑土肥力。  相似文献   
112.
2002年。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的11号令。这是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出让的一个里程碑。正当全国各地还正处于摸索方向时候。我们宁波市江北区一幅工业用地却开创先河,以挂牌方式成为全省首幅以公开方式出让的土地。  相似文献   
113.
马悦  梁萍  李文铠  何金海 《气象》2018,44(12):1593-1603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上海市11个基本气象站的逐日降水量和澳大利亚气象局的逐日大气低频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指数(包括RMM1和RMM2)资料,选取MJO指数作为预报因子,上海地区梅汛期降水量作为预报对象,建立了基于时空投影法(spatial-temporal projection model,STPM)的上海地区梅汛期降水延伸期预报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近6年(2011—2016年)的梅汛期降水进行回报试验,其预报技巧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未来10~25 d的降水具有较好预报效果,可较准确地预报出梅汛期3/4左右的降水量级和降水发生时段。其中,预报时效为10~20 d的预报技巧较高,而提前21~25 d的预报技巧略有下降。总体而言,基于MJO活动的STPM预报模型在上海地区梅汛期延伸期降水预报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4.
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来自7个主要栽培区的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tiae)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兰州百合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 90.91%,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 0.3256,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 0.4875;各栽培居群遗传多样性为西果园>榆中>魏岭>阿干>黄峪>金沟>永靖。(2)兰州百合栽培群体基因分化度Gst为0.2395,基因流(Nm)为1.5876,各栽培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低,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3)兰州百合种质材料69个采样点的聚类结果显示,84.05%的材料都聚合到一个类群,这与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兰州百合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兰州百合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由小部分种质的遗传变异引起,收集研究这些稀有特异种质,将为兰州百合育种改良及优异基因发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5.
中国西北大陆岩石圈类型、岩石学结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西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区分出中国西北大陆以准噶尔和塔里木为代表的克拉通型岩石圈和造山带型岩石圈,而造山带型岩石圈又可以区分为以额济纳旗为代表的古生代造山带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和包括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在内的新生代造山型岩石圈(老物质新结构);依据岩石学方法、壳幔演化模型和造山带形成过程以及地震波速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类型岩石圈的壳幔岩石学结,讨论了不同岩石圈类型的壳幔物质结构、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厚度的地质含义及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广东梅子窝钨矿“五层楼”叠加现象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韦龙明  林锦富  李文铅  汪劲草  朱文凤 《地质学报》2008,82(7):888-2008-01-30
广东梅子窝钨矿是我国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矿化模型理论形成的发源地。近年来,钻探和矿山生产揭露显示钨矿脉已向下延伸到花岗岩体内部二、三百米仍然没有尖灭,与传统的"五层楼"矿化模型存在出入。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发现,矿区深部存在有两期隐伏花岗岩侵入活动,分别形成了两期石英脉型钨矿化,它们在空间上互相叠置,纵向上"五层楼"相互错位,构成"五层楼"叠加,这对矿区深部找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7.
螯合树脂富集—催化示波极谱法连测水体中微量铅,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最 《地质实验室》1991,7(3):154-157
  相似文献   
118.
布金黑铅锌矿床为典型的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寿山沟组下段的变质砂板岩之中,其中Ⅱ号矿脉是该矿床主要的工业矿体,总体呈近EW向展布。通过矿区地质、矿化特征、磁法测量及OPIS计算机模拟,指出在断裂构造EW与NE方向转变的地带易成矿,且矿化体具有高极化率、高磁化率、高厚度和高品位特征。磁异常图表现为呈近东西向线性分布的磁异常水平一阶90°、135°导数等值线与近EW向断裂相对应,异常梯度大的区域对应断裂构造方向改变地带。OPIS预测图表明矿体的位置对应数据的高值的中心部位、中心部位附近,或位于断裂面距离变化较陡部位。据此,圈定了Ⅰ、Ⅱ、Ⅲ、Ⅳ四处外围找矿靶区及Ⅱ-1、Ⅱ-2、Ⅱ-3三处深部找矿靶区,其中Ⅱ-2靶区已被验证。  相似文献   
119.
马元铅锌矿床是近年扬子陆块北缘铅锌找矿的新突破。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碑坝隆起翼部震旦系灯影组角砾状白云岩层间构造带中,围岩蚀变很弱。矿石中硫化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中粗粒晶质结构,充填于白云岩角砾间。闪锌矿富集Cd、Ge、Ag,贫In、Tl、Se,Ga/In为6~132,Ge/In多1000,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金属硫化物ε~(34)S值相对集中,为12.9‰~19.4‰,平均为17.4‰,来自于海相硫酸盐的还原。铅同位素组成稳定,~(206)Pb/~(204)Pb为17.858~17.918:~(207)Pb/~(204)Pb为15.603~15.694;~(208)Pb/~(204)Pb为37.756~38.046,具有造山带和上地壳铅的特征,震旦系可能提供了金属成矿物质。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的~3He/~4He为0.03Ra~1.05Ra,~(40)Ar/~(36)Ar为326.1~765.1,~(38)Ar/~(36)Ar为0.183~0.20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壳流体和饱和大气水(大气降水或海水)的混合。闪锌矿内流体包裹体挥发分δ~(13)C_(CH_4)值为-36.01‰~-28.80‰,δ~(13)C_(C_2H_6)值为-27.72‰~-22.44‰,δ~(13)C_(CO_2)值为-23.24‰~-9.68‰,表明有机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石英、方解石的H-O同位素结果表明具有海水和有机水混合的特征。可见,成矿流体具有两种流体混合的特征,一为蒸发海水与围岩反应所形成的盆地卤水,二为有机流体。推测矿区可能存在一个古油气藏,由于TSR生成一高硫气藏,为区内还原性有机流体的主要来源。当富含Pb、Zn等成矿物质的成矿流体运移至富含CH_4和H_2S的还原性流体的矿区角砾岩带时,两种流体混合,Pb、Zn等遇到H_2S发生反应而沉淀成矿,并伴生热液白云石等,形成了马元铅锌矿床。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马元矿床属MVT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0.
西天山博罗霍洛地区位于伊犁地块和准噶尔板块之间的造山带内,自西向东圈定尼勒克河、艾木斯呆依、当本第二个达坂等3个泥盆纪岩体,是由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构成复式岩体。岩体具有暗色矿物多,较低的SiO_2、相对高的Al_2O_3和碱总量,属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石。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总体特征一致,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Zr、Y、Yb),稀土配分曲线且与陆壳区花岗岩相似,暗示形成岩体的岩浆是地壳部分熔融形成。2个岩体的锶同位素初始值ISr和εNd(t)分别为0.7062~0.7091和-3.00~-1.24,tDM2介于1220~1363Ma之间,暗示岩浆源区可能来源于元古代复杂的基底的部分熔融。铅同位素特征显示壳幔混源的特点。对艾木斯呆依和当本第二达坂两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表明,两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368.2±2.2Ma和367.3±2.2Ma,指示其形成于晚泥盆世。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岩体的形成与古亚洲洋盆在晚志留世-晚泥盆世闭合造山过程有关,可能为碰撞造山阶段晚期增厚地壳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