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广东英德白沙佛冈花岗岩风化壳地下水中的稀土元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广东省英德市白沙镇花岗岩风化壳地下水主要属于HCO3-Ca·Na型。水样的pH值在4.3~6.6之间。与世界其他花岗岩地区地下水相比,白沙地区花岗岩风化壳地下水的稀土元素(REE)总浓度偏高,在1.1~114μg/L之间,变化范围较大。地下水中的REE浓度与水的pH值呈弱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受母岩风化程度的影响。由于pH值、氧化还原状态及水中主要离子组成的差异,使得可溶态REE在水中的赋存状态存在差异。地下水与母岩、风化壳REE的PAAS标准化分布模式基本相似,呈LREE富集型,母岩中无Ce异常,而水样中有Ce负异常,表明Ce在水岩作用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分异。  相似文献   
152.
长乐—南澳断裂带变形火成岩的U-Pb和40Ar/39Ar年龄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长乐—南澳断裂带中同构造变形的花岗闪长岩主岩和闪长岩包体的锆石UPb法和角闪石40Ar/39Ar法定年结果分别为~130Ma和~95Ma。锆石UPb年龄代表了变形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年龄,也表明长乐—南澳断裂带至少在此时已经开始活动。角闪石40Ar/39Ar年龄不能代表长乐—南澳断裂带的活动年龄,它记录的是与大规模、未变形的早白垩世晚期(相当于石帽山群)火成活动相关的热变质事件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3.
刘颖  李献华 《岩矿测试》1998,17(2):112-116
用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美国玄武岩标准物质BHVO-1、W-2和中国玄武岩标准物质GBW07105(GSR-3)进行了39种痕量元素分析。三个标准物质的大多数元素测定值与标准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GSR-3中Cs、Pb、Y、Nb、Tm、Yb等元素的ICP-MS测定值与标准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用同位素稀释法对GSR-3中的Pb做了进一步的精确测定,结合玄武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GSR-3  相似文献   
154.
建立了同位素稀释技术与ICP-MS相结合的ID-ICP-MS分析方法,成功测量了取自南海北部的滨珊瑚样品中的微量铀,获得0.5%左右的精度。并以此建立南海北部近岸海域的珊瑚U/Ca温度计,其温度精度可达±0.5℃。  相似文献   
155.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承办的“第七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1年 11月 1~ 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各主  相似文献   
156.
系统分析了滇西早第三纪晚期煌斑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绝大多数煌斑岩属超钾质系列岩石(K2O/Na2O=2.1-5.2),少数为钾玄质系列(K2O/Na2O=1.6-1.7)。这些超钾质煌斑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O.70624-0.70924)和负的εNd(t)值(-1.7~-4.6),类似于与俯冲环境有关的高K/Ti-低Ti钾质系列岩石。这些超钾质煌斑岩母岩浆来源于含金云母的交代地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结晶分异和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与藏北钾玄质系列岩石相比,滇西超钾质煌斑岩的Th/U比较低、Rb/Sr比较高,而且Nd模式年龄系统偏低0.1-0.4Ga,表明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南部岩石圈地幔组成存在区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7.
(LP)MCICPMS方法精确测定液体和固体样品的Sr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52,自引:9,他引:52  
MCICPM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高精度固体同位素分析仪器,利用MCICPMS可以精确测定Sr同位素组成,与TIMS相比,分析效率明显提高;对于含有Rb的实际样品,在Rb/Sr比值较小时(Rb/Sr<0.001),可以通过Rb扣除获得准确的87Sr/86Sr比值,而当Rb含量较高时,可以通过建立Rb/Sr与87Sr/86Sr偏差值的线性关系进行再一次校正,同样也可以获得准确的87Sr/86Sr比值.通过这种校正关系,可以直接分析固体微区的Sr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158.
ODP1143站最上部的3层火山灰深度(mcd)分别为5.55m(本文称之为A层)、42.66m(B层)、48.25m(C层),其厚度均为~2cm.微古生物资料初步限定它们的年龄分别为~0.07Ma、~0.80Ma和~1.0Ma.这些火山灰层主要由70~150μm的火山玻璃碎屑组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这3层火山灰分别与Toba第四纪3次火山喷发物(YTT,OTT及HDT)相对应.Toba火山喷发物在南海的发现暗示其喷发作用多发生在为南海夏季风期间,喷发强度可能要比原先估计的更强.  相似文献   
159.
华南前寒武纪地壳形成时代的Sm-Nd和锆石U-Pb同位素制约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8  
华南前中生代地壳岩石的Nd模式年龄分布在1.2—3.2Ga之间,并且在1.8Ga和1.4Ga出现明显的峰值。各类岩石的残留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1.2—1.4Ga、1.8Ga和2.5Ga。Sm-Nd同位素体系和锆石U-Ph年龄的综合制约表明,华南前寒武纪地壳主要以幕式增生的方式形成,形成时代为晚太古(2.5Ga或更老)、中元古早期(~1.8Ga)和中元古晚期(1.2~1.4Ga)。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