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薛艳  刘杰  李纲 《地震学报》2011,33(3):292-303
通过对智利地震前全球不同时空范围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发现:①智利地震前出现了两类地震空区:第一类空区为1900年以来形成的360 km长的Mw≥8.0地震空段,第二类空区为震前5年形成的780 km长的M≥5.5地震空段;②1986-2010年,智利中南部仅发生1次Mw7.1地震,表现为显著的Mw≥7.0地震平静异常;③...  相似文献   
12.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各断层段强震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搜集整理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断裂带的断裂分段、特征地震和古地震资料基础上,结合各特征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给出东边界断裂带各断层段的长度、宽度、特征地震震级、错动距离等参数.以GPS速度场为约束,利用弹性位错模型反演各断层段深部的年平均滑动速率;针对某些特征地震断层段,根据错动距离及复发周期,确定其位错年积累速率.比较这二种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给出所有断层段上地震位错年积累速率和地震复发周期.在此基础上,利用弹性位错模型逐次反演1700年以来所有M≥6.8级地震对各断层段位错积累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纳入特征地震的离逝时间中,得到了离逝时间与复发周期的比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终获取了各断层段的临震危险程度.震例研究表明,当比值为0~1时,断层较安全;当比值〉1时,断层段地震危险程度较高.2009年的结果表明:临震危险程度接近或大于1的断层段有鲜水河断裂带塔公段、安宁河断裂带北段、小江断裂带蒙姑-东川段、东川-寻甸段和宜良-澄江段,其临震危险程度分别为1.35,0.92,1.17,1.04和1.09.  相似文献   
13.
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地表观察和第四系钻探,以地貌和沉积为基础,对洞庭盆地及周缘地区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第四纪洞庭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早更新世—中更新世中期洞庭盆地处于断陷阶段,区域构造活动的主要表现有:① 盆地及次级凹陷边界受NNE、NW、EW和SN向等4组正断裂控制;② 各次级凹陷强烈沉降并接受沉积,沉降中心位于凹陷内部或中央而远离边界断裂;断裂上盘局部可具明显沉降;③ 随着盆地逐渐扩张,断陷活动向东、西边缘迁移;④ 盆地断陷活动具幕式特征,总体可分为为早更新世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中更新世早—中期等3个裂陷幕;⑤ 盆地北面的华容隆起具明显构造沉降,盆地周缘其它隆起及盆地内部的赤山隆起具有脉动式抬升;⑥ 赤山隆起构造较稳定期和构造抬升期分别对应于安乡凹陷缓慢沉降期和快速沉降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洞庭盆地处于坳陷阶段,其中中更新世晚期洞庭盆地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在盆地东缘和西缘产生倾向盆地的构造掀斜,局部第四系变形形成褶皱;晚更新世—全新世洞庭盆地主体产生坳陷沉降并接受沉积,盆地周缘部分地区存在小幅度抬升。上述不同阶段构造活动特征可以通过盆地及周缘深部物质迁移以及板块尺度的物质运动和挤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
渔业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与其种群大小有关,而且还与作业规模、单位作业的经济成本和贴现率等有关。传统生物经济模型通常忽视了贴现率对渔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根据1999年-2009年中、日、韩三国在东黄海捕捞的鲐鱼渔获量以及生产成本数据,结合贴现率和渔获价格等数据,构建基于贴现率的东黄海鲐鱼动态生物经济模型。结果表明,贴现率为10%,30%时,短期利益占长期利益的10%~20%.渔获价格在(2327—4654)元/t时,可保证鲐鱼渔获量低于最大可持续产量,从而有效地控制捕捞强度,确保鲐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95北极——北极不再沉寂公元1909年,探险家罗伯特·皮瑞第一次抵达北极点,从此翻开了人类探索北极地区的历史篇章。但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却再没有其它探险队涉足此地。北极依然是科学探索史上的一页空白。直至近些年来,随着各国科学家们对南极大陆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证实两极地区在宇宙探测、环境保护、生命起源、气候变迁以及大陆漂移等问题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学术价值。北极地区才又一次成为了  相似文献   
16.
寻访善知鸟     
6月的苏格兰赫伯里斯岛,又迎来了落日时分。美丽的太阳将最后的余辉慷慨地洒向岛上的每一个角落,金黄、橙黄、淡红、微紫,光线不断变化着。那突兀着的巨大石崖也渐渐变成了一片充满洞隙的剪影,恰似一只因疲倦想要去睡而正在打着哈欠的巨兽。波涛涌动的海面上光芒四射,像是谁在上面撤了一把金沙。海天之间,一只振翅疾飞的  相似文献   
17.
冬至这一天的月亮显得格外寒冷,在莫尔逊湾冰原的瑟瑟冷风中,帝企鹅家族正依偎在一起相互取暖……3月的南极大陆,已经是万物萧条了。在寒冷的暴风雪的威胁下,像是谁发了一道无形的疏散令,几乎是所有的生命,都从这片大陆上消声匿迹了。唯有帝企鹅却披上了绚丽而华贵的绅士装。它们面对未来长达数月的酷寒与黑夜,泰然自若,没有丝毫的惊恐与不安,仿佛这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在大自然的考验下,它们嬉戏、生存、并繁育着后代。在这片冰清玉洁的白色世界里,这支种类  相似文献   
18.
李纲  刘杰  余素荣 《中国地震》2005,21(1):130-137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2004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9次(表1),最大地震为12月26日印尼苏门达腊岛西北8.7级(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地震。2004年全球地震活动仍维持前几年的活动格局,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和日本地区的强震活动显著(图1)。2004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第19章:陆地和海底的地震噪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地震波到时进行地震或地球成像的研究需要对背景噪声之上的到时进行检测。全球地震台网各台站之间的噪声水平在某些频带上的差别能够超过60dB(见图1),按地震波检波阈值计算,这种差别就是4个以上震级的地震到时的差别。因此,噪声水平是地震台站选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台站的噪声水平不仅取决于台站安装质量,还取决于台站附近和远处的自然噪声源。本文不准备总结有关安装技术对台站质量影响的大量研究,而是要讨论在陆地和海洋中钻井安装对地震波信噪比的影响。那些与地面耦合较差或与地面固结较差的台站更易存在噪声。  相似文献   
20.
地震图的解释是用于识别地震记录上出现的且形成相当复杂结构的各种地震波(震相)的技艺。正确识别所记录的震相及该震相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是所有利用地震观测数据进行研究的途径。一幅地震图的形态反映了震源、传播路径、仪器特性和接收台站周围噪声的共同作用。理解地震图的复杂结构需要震源物理、地球结构和地震波传播的知识。总之,需要有分析地震波的长期经验。一个经验丰富的地震图分析员经常可发现并正确解释新手们不能察觉的记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