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62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71.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using 3S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odel is still the current hot topic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election of unit and factor and model to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ssessment reasonably. Tianshui City is selected as the study area which is in the typical regions of Longzhong ecologically vulnerable area. Based on the weights-of-evidence approach(WOE)and two kinds of assessment units(grid-unit,GU,slope-unit,SU)and also two resolutions(30 m,10 m),a total of four differ⁃ ent data sets(GU30,SU30,GU10,SU10)is established. Then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ntrast assessment di⁃ vision of the loess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the study area though selected four kinds of thirteen factors. The re⁃ sults show that stratum lithology,altitude,relief amplitude,roughness and slope are the key control factors of landslide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The geological factors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control and determine the for⁃ 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lides in study area. The susceptibility value of stratum lithology is the high⁃ est valu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usceptibility division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point and area of landslide respectively. The landslide ratio shows that the division based on the slope-uni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id-unit.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rea in highest division based on the slope-unit and 10m high resolution is account⁃ ed for the highest. Therefore,it has higher precision in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that us⁃ ing the slope-unit and high resolution data. The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land⁃ slide development in the study area. The division results can also be used for the landslid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national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study area. © 2023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72.
我国基岩山区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因此解决干旱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已刻不容缓。通过1∶5 万水文地质图幅调查寻找到研究区断裂蓄水构造,从赋水空间、汇水区和径流通道三方面确定了赵老园村找水靶区。采用EH4 和对称四极激发极化相互验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EH4 剖面的基础上,共做激发极化测深点7 个、对称四极电测深点2 个,通过分析EH4 连续电导率剖面和激电测深曲线,确定探采结合井位,实现了在基岩缺水山区高效经济地找水示范。该联合技术具有减少物探资料解译成果多解性、降低勘探成本和风险等优点,解译结果验证了侵入岩与围岩蚀变带、断层构造破碎带等是基岩山区地下水相对富水区,为今后该类岩浆岩严重缺水山区找水提供合理可行的技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3.
本文针对峡口城市乌鲁木齐市2013-2015年冬季6个环境监测站、逐时的6类污染物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了浅薄型焚风对扩散条件及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冬季乌鲁木齐出现浅薄型焚风的频率为57.3%,平均气流底高约605m,气流顶高约2108m,气流厚度约1502m;乌鲁木齐市冬季焚风日比非焚风日混合层厚度低200m,逆温层厚度厚344m,逆温差大4.4℃,逆温强度强0.01℃/100m,平均风速小0.1m/s;空气质量各污染等级出现频率焚风日都高于非焚风日,3级高18%,5级以上重度污染高7%;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呈双峰结构,并表现为焚风日污染浓度>冬季平均浓度>非焚风日污染浓度;污染物浓度(除O3外)空间分布特征为焚风日比非焚风日高。  相似文献   
174.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M6.9地震,震前青海地区出现两项逸出气氡异常(西宁、乐都)。以此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异常特征分析研究。TDS范围:西宁采样点为9 084.3~11 316 mg/L;乐都采样点为897.01~989.26 mg/L。水化学类型为Na-SO4、Na-Cl,均显示水-岩反应程度较弱。SO42-、HCO~-3浓度发生较明显变化,指示异常出现前及异常持续过程中有地下水循环径流途径较短的低矿化水混入,计算热储温度与循环深度,显示出深部水体交换不明显的特征。地震孕育时,区域应力加载导致周围岩石产生裂隙及孔隙,从而导致地球物理场的氡值变化,同一时段的水岩反应加剧,使得水化学离子组分浓度亦发生相应变化,结合氡值异常机理及历史震例研究,分析认为该异常是可信的地震前兆异常,对祁连带6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5.
文章利用1994—2013年锡林郭勒盟雷暴观测资料,对雷暴的时间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雷暴毎10a降低0.42d;月、季雷暴日数分布为单峰曲线,有较强的季节性特点,集中出现在6—8月;全盟雷暴初日明显的推迟,雷暴终日提前结束;雷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具体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增,南部高、中部和东部较少、而东部又比西部多;二连浩特市雷暴日数最少,年平均雷暴日数17.90d,而多伦县和正蓝旗雷暴日数较多,分别为36.45d和31.55d。这些特征对锡林郭勒盟雷电灾害的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城市地表水体时空演变及其对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州市建成区为例,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对水体类型进行分类,并提取出1989、1996、2006和2014年的地表水体信息,然后与不透水面、植被和地表温度信息结合,运用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1989~2014年间福州城市地表水体的时空变化及其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1989~2014年间,福州建成区各类地表水体均呈不断减少趋势,25 a间水体总面积减少了1 490.67 hm2,其中有70.0%转变成不透水面; 1989~2014年减少的1 490.67 hm2水体对福州建成区温度上升的贡献达1.03℃,而在水体减少的具体区域,其升温效应可达3.6℃。  相似文献   
177.
以2000年~2006年塔里木河下游MODIS、ETM及ASTER数据为信息源,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角度分析塔里木河下游喀尔达依断面输水后NDVI时空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不同离河距离、不同时间MODIS、ETM及ASTER数据NDVI的预测模型;根据模型预测的NDVI值,使用像元二分法反演植被覆盖度,并根据当年实地调查数据对反演植被盖度进行精度验证,其平均精度达82.88%以上。以上研究结果为监测和预测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提供方法借鉴和恢复趋势预测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反照率是反映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参数之一,也被运用于全球变化与天气预测研究中。为了更好地获取反照率产品,学者们在不断地更新反照率产品和提出新算法。本文主要是在1 km分辨率的全球陆表特征参量(GLASS)反照率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开发250 m反照率产品。算法思路是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传感器的250 m分辨率波段提供纹理信息,利用成熟的GLASS 1 km反照率产品提供均值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实现GLASS 1 km反照率产品的降尺度。相比于GLASS 1km反照率产品,250 m产品首先展现出更为丰富的空间细节信息,并且在与地面站点观测数据(北美地区站点数据)直接对比中显示出稍高的验证精度,GLASS 1 km产品的验证精度为0.0257,而250 m产品验证精度0.0235。最后,以北京市为例,基于2003—2013年的产品分析了北京市周边反照率及其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到250 m反照率产品视觉效果更好,相比于1 km产品能够揭示反照率变化趋势的更多空间细节信息。分析表明,在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加大了城市绿化,主城区反照率总体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79.
地表反照率在陆面气候和生物圈模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多领域研究的要求,拓宽定量遥感参数的应用,许多研究学者及团队正在利用不同的算法开发高分辨率地表反照率产品。本文提出的算法基于中国高分一号卫星WFV传感器数据和500 m分辨率的GLASS反照率产品生成高空间分辨率的反照率产品。算法思路首先用直接反演算法反演GF-1 WFV数据得到16 m分辨率初级反照率产品,再将500 m分辨率的GLASS反照率产品与16 m分辨率初级产品的纹理信息进行降尺度融合,最终得到16 m分辨率的融合反照率产品。以2016年—2017年黑河实验区的8个站点的地面观测值对算法结果进行验证,实测数据与反演融合数据的时间序列图表明融合后的16 m分辨率反照率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同时,通过2016年—2017年所有站点散点图分析,融合反照率均方根误差为0.02439,初级反照率则为0.05135,融合反照率比初级反照率更接近实测值。16 m分辨率反照率产品在平均值与500 m分辨率的GLASS反照率产品一致的前提下丰富了空间纹理信息,能够更好地支持在区域尺度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0.
激光雷达反演边界层高度方法评估及在北京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界层高度是影响大气边界层发展和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因子,是环境和气候研究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激光雷达对北京地区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的边界层高度进行探测分析,采用小波协方差方法反演边界层高度,评估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得到基于小波协方差方法自动判断边界层高度的最优参数组合,激光雷达与飞机探测结果对比一致性较好;与探空结果相关系数0.88,激光雷达反演的边界层高度略偏高。当激光雷达的垂直分辨率为30 m时,更加适合北京地区的步长和阈值分别为210 m和0.05;当激光雷达的垂直分辨率为15 m时,步长和阈值分别为135 m和0.05。分析期间,不同季节边界层高度日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夏季14:00(北京时)左右达到最高,较高的边界层高度可维持3~4 h,平均可达1.30 km;冬季较高边界层高度只能维持2 h左右,平均为1.08 km。有云与无云天气边界层日变化特征以及边界层高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云的存在减少了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抑制了湍流的发展,进一步抑制了边界层的发展;本文也将激光雷达反演边界层高度结果应用于观测时期边界层高度与地面污染的关系研究中,统计得到边界层高度与PM2.5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3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