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不绣冷轨带钢(DRAP)轧钢辊系的几十个不同类型的辊分布在约600 m的长度上,最大高差达10 m。实现对各个轧钢辊的检测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检测工作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难度大、测量空间狭窄等缺点。本文基于激光跟踪仪任意姿态下的三维边角网平差模型并顾及边角合理赋权,在狭长空间内建立高精度的首级三维控制网,通过激光跟踪仪任意姿态自由设站模型,依次检测各个轧钢辊的平行度、水平度等参数,以此为基础进行各个轧钢辊的精密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对于DRAP轧钢辊系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移动激光扫描技术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测绘技术,也是当今测绘界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可用于工程测量和制图等诸多领域。地面3D激光扫描仪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本文以奥地利RIEGL公司的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VZ400为例,研究将其作为移动测量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联机控制、时间基准统一和空间基准统一三个方面:解析了激光扫描仪的接口定义,并结合联机控制的开发库——RiVLIB实现的仪器的联机控与数据通信;给出了基于GPS秒脉冲信号的时间同步原理,实现了系统时间基准的传递与统一;分析了移动测量系统中的坐标系,并根据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单站的参数标定模型。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实验,使测量系统实现常见移动测量的二维帧扫描模式以及针对重点区域的三维全景扫描模式,同时,当它闲置时还可将激光扫描仪拆卸进行静态的扫描,丰富了系统的测量方式,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与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3.
2018年9月28日(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附近发生M_W7.5地震。通过对地震震源机制的分析得出,本次地震是由于摩鹿加海微板块内部浅层走滑断裂所致。历史地震和震后周边区域的地震活动特征分析表明,该区域进入了地震活跃期,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较为明显。地震引发海啸是此次地震造成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预处理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预处理是激光扫描测量数据内业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总结了激光点云数据的特点、激光点云数据预处理的关键技术及相应的研究意义。然后总结了海量激光点云的主要存储方式及几种常用的数据组织结构;从拼接精度出发将现有多站点云拼接方法归结为粗拼接法和基于ICP的精拼接法;根据简化压缩算法的特征保持能力将其归为可保持特征的简化法和不能保证特征的简化法两类;确定了去噪和光顺分别研究的噪声类型,总结和分析了当前一些去噪和光顺算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地面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预处理作了整体性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5.
0801号台风“浣熊”的生成及强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卫星云图资料、Nino综合海温指数资料、海表面温度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通过分析大尺度气候背景、赤道太平洋海表面温度、副热带高压、引导气流等的变化,对0801号台风“浣熊”生成时间偏早、快速加强、减弱迅速等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8月爆发的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导致次年4月赤道西太平洋及南海南部海表面温度较多年平均偏高,南海南部上空对流活跃,强度偏强,副高也偏强、偏北,副高南侧的偏东流场和过赤道气流引起的西南流场形成的季风槽区极易产生扰动,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强度方面,“浣熊”在短短12h内迅速完成3级跳,与弱冷空气影响有密切关系,但当“浣熊”移动至海南岛东南部海域后,陆地摩擦的增强和沿海海表面温度的降低导致了“浣熊”的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36.
李鑫  李广云  王力  杨凡 《测绘工程》2012,21(2):21-24,28
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点云的精度,不仅取决于各子系统的精度,同时取决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参数的质量,也就是激光扫描仪、GPS、INS惯导单元之间的关系参数。文中从获取点云坐标的原理入手,分析推导系统误差整体模型,进行精度分析。最后利用模型分析实测数据,并将计算得到的理论精度结果与检校的实测精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7.
在钻探工程中遇到孔内事故时,经常采用割刀来切割事故钻具,然而在切割事故钻具的同时也会涉及到切割周边岩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刀具切割岩石的复杂工况条件,设计了不同退火温度下的聚晶立方氮化硼(Polycrystalline Cubic Boron Nitride Compact,简称PCBN)复合片对磨Si3N4球的摩擦磨损试验,采用了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表征方法,分析了退火温度对PCBN的影响和PCBN对磨Si3N4球的摩擦学行为。结果表明:高于800 ℃退火处理,PCBN粘结剂氧化生成TiO2。当800 ℃退火的PCBN对磨Si3N4球时,出现轻微的粘着磨损;900 ℃退火的PCBN对磨Si3N4球时,粘着磨损现象加重;然而,1000 ℃退火处理后,磨痕处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共存。且PCBN对磨Si3N4球时,摩擦系数与退火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38.
根据泉州沿海的崇武验潮站和晋江验潮站的海水表层温度资料,统计分析泉州沿海的SST。结果表明:泉州沿海SST月平均的年变化都呈单峰型。两月SST之间的变化,与本月SST和上月气温之差有很大关系。泉州沿海2—9月为增温期,其中4—5月的增温速率最快,在9月达到高峰;9月—翌年2月为降温期,其中11—12月的降温速率最快。经过最大熵谱分析分析得出,泉州沿海SST同时存在多种形式的周期振荡,而且南北两站的周期振荡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两站的年平均SST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极值SST出现时间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9.
采用河南小浪底水库数字地震台网2009—2016年的地震观测资料,结合双差重定位结果,利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小浪底水库库区8个数字地震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研究表明,小浪底库区地震主要分布在库区中段的石井河断层附近,呈团状散布;该区域的剪切波快波平均偏振方向为100.4°±45.0°,慢波平均时间延迟为(2...  相似文献   
40.
膜生物反应器相对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对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文中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建模的发展和现状,分别就污泥模型、膜污染模型和整合膜生物反应器模型进行了论述,介绍了模型的应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