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10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理论与方法及其对城市体系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世界城市研究是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领域之一,主流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研究的主要视角可划分为"有属性无关系"的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社会视角的世界城市研究、全球背景下的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研究三个阶段.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级城市发展高端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22.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比探讨了成都市居民O2O(Online to Offline)和C2C(Consumer to Consumer)网络消费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1)城市居民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受到性别、年龄、家庭周期、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享受购物过程、节约成本、方便快捷等动机明显。相对O2O网络消费方式,C2C网络消费方式受年龄、职业、住房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较小。(2)居民对网络消费方便快捷类影响因子和成本节约影响因子赞同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商业理论。相较于O2O网络消费方式,C2C网络消费方式更倾向于降低出行空间距离、节约时间成本,对空间、时间敏感性较大。  相似文献   
23.
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满意度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文明程度的展示。基于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了公众和无障碍设施主要使用者对兰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兰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基于公众视角的关注度和满意度评价整体不高,尤其是对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满意度非常低,评价语义为"非常差"。结合对无障碍设施主要使用者的访谈发现,兰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主要存在规划设计不成系统、建设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相关政策法规贯彻和实施效果不理想、设施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今后,应当在规划设计、维护管理、资金管理、法规体系、公众参与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4.
渐进制度变迁模式下中国城市转型测度的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13年的劳动力、企业等制度指标,采用空间插值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城市制度转型水平及其效应机制。研究表明: 空间上,制度转型结果及其效应总体上在2003~2013年都表现为从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的梯度衰减模式。时间上,制度转型及其引发的效应整体上表现为逐步强化,其中,制度转型效应表现为由2003年的“零星分布”向2008年“线状蔓延”进而向2013年“面状拓展”的空间演化特征。 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相关区域,其制度转型结果与效应大致呈现为圈层结构模式。中西部地区(除成渝城市群外)的制度转型结果及其效应高值中心大都为单个城市。制度转型对城市转型效应影响显著,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5.
通过整平船在长江口南导堤 Se段工程对流场影响的模型试验 ,得出各断面在不同潮位、流速、流向情况下 ,只有导堤和有整平船作业时会对周围流场有影响 ,为施工方案的比选以及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27.
采用2016—2017年中国366个城市1 484个监测站点的空气质量近地监测数据,以期最大程度覆盖西部地区,填补现状对西北热点地区污染因子探讨的空白。运用空间描述性统计、空间插值、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与重心分析方法,从年度、季度、月度、日度对比的角度探讨中国空气质量的污染类型、发展趋势、集聚与迁移特征。研究发现:基于插值法,可将全国分为3个区域,临海性与山地性对空气质量优良区产生显著的正响应。山西是污染加重程度最大的省份,主要受SO2浓度升高影响,而北京与河南是污染改善效果最明显的省份,主要是PM2.5的治理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分布格局以新疆西部和冀鲁豫形成双核高值聚类模式,并且集聚深受温度分带的影响。空气质量总体分布朝向呈东北—西南方向,转移重心均分布在河南省,以向东北方向移动为主,这种分布变迁又重新定义了其季节分异。全国主要的污染类型以PM10与PM2.5为主。PM10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受风沙过境扬尘污染自然因素更大,PM2.5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北、苏北地区,受人为经济活动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8.
外来投资与西部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永春  吴文鑫 《地理研究》2005,24(3):443-452
通过外来投资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外来投资对西部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模式,认为随着外资投入类型、方式和规模的差异,将对所投入城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以兰州市为例,利用近年来兰州市外来投资的资料,分析了外来投资对兰州市发展可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前述理论进行了实证,最后提出了兰州市引进外来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近30年来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水体污染变化趋势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利用统计资料研究了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近20~30年来水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和水环境污染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从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治理能力等角度总结了我国西部河谷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30.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变化的人文机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本文根据社会调查资料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进而从用水行为和水量均衡角度讨论了绿洲变化的人文作用机制 ,认为石羊河流域下游绿洲变化与传统农业外延式扩张机制密切相关 ,而传统农业扩张机制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短时期内难以打破。而不打破导致绿洲环境恶化的人文机制 ,任何试图扭转此类地区绿洲环境恶化趋势的措施都可能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