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21.
东洞庭湖是雁类尤其是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全球种群主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三峡大坝的运行导致东洞庭湖区的江湖关系发生变化,使洞庭湖枯水期提前、洲滩提前出露和以薹草(Carex spp.)为优势植物的洲滩植物提前生长,进而造成在雁类抵达洞庭湖越冬时自然洲滩上可适宜其取食的食物资源减少。如何应对洞庭湖新的水文情势变化对越冬雁类栖息地的影响,是长江中下游候鸟保护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洲滩提前出露情景下,对洞庭湖薹草植物群落洲滩实施了火烧、刈割和翻耕3种栖息地管理方式,并开展了原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对短尖薹草(Carex brevicuspis)地上生物量累积和株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其分别约提前了20 d和11 d达到最大增长速率;刈割对短尖薹草地上生物量累积和株数的生长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其分别约提前21 d和11 d达到最大生长速率;翻耕对短尖薹草株高、株数、地上生物量累积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株数、株高、地上生物量在缓慢增加,可以持续为越冬雁类提供优质的食物资源,改善了栖息地质量,是雁类越冬栖息地有效的管理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122.
红树植物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鹏  林益明  林建辉 《海洋学报》1998,20(4):97-102
研究了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角果木Ceriops tagal和秋茄Kandelia candel;马鞭草科Verbenaceae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紫金牛科Mysinaceae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海桑和Sonneratiaceae的海桑Sonneratia caeseolaria次生木质部的结构与进化关系,红树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结构比马鞭草科、紫金牛科和海桑科的植物原始;红树科中的竹节树属Carallia和山红树属Pellacalyx为陆生的非红树植物,它们次生木质部结构比海生的红树料红树植物木榄属、秋茄属、角果木属更为进化,即导管为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为互利式纹孔.单穿孔的导管存在,是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遇到干旱环境而产生的特化现象,而海生红树科植物进入海滩沼译后,木质部仍具有原始性状.  相似文献   
123.
加拿大气象部门隶属于环境部,随着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现名为大气环境局。由于公众期望与政府要求发生重大变化,如对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气候预测的期望,对天气预报、水资源预测的精度和服务产品的要求提高;气象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技术手段明显进步,尤其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来自政府机构改革、结构调整政策、紧缩开支、公益性事业经费大幅度削减(联邦政府减少气象经费预算35%)的压力,加拿大气象部门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业务体制调整,包括技术结构、专业结构、产业产品结构等方面及其相应的某些管理机制的…  相似文献   
124.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干部学习问题曾作了多次重要讲话和要求、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就强调全党要重视和加强学习,反复要求大家要“学习、学习、再学习”。1995年又鲜明地提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1998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讲话中又强调:“全党同志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在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时,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来强调的。学习是个前提,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指出,当今世…  相似文献   
125.
打桩对周围建筑物振动影响的研究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打桩过程中土层质点振动速度的监测方法,打桩振动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程度的评价标准,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有关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施工中应采取的相应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26.
报道一种合成2,2-二甲基-4-戊烯酸的新方法。由异丁醛与烯丙醇缩合得到2,2-二甲基-4-戊烯醛,后者经氧化银选择氧化生成2,2-二甲基-4-戊烯酸。此法氧化产率(96%)高于分子氧氧化法(61%)和歧化法(41%)。反应中析出的金属银能定量回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27.
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季节性信号的振幅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性.本文从全球范围内选取了468个GNSS测站的垂向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对周年项振幅的时变特征和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坐标时间序列数据在经过带通滤波后,进行分段最小二乘拟合,得到随时间变化的周年项振幅,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振幅变化的量级大小和特点,发现全球测站周年振幅变化的平均幅度在1 mm左右,并且振幅的波动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忽略这种时变特性最大会造成2~3 mm的周年项残留.然后从环境负载和热膨胀效应入手分析了周年项振幅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周年项振幅变化的贡献,发现环境负载和热膨胀位移与GNSS垂向坐标之间周年振幅变化的平均一致性在60%左右,而且经过两者改正分别有68%和76%的测站周年项振幅波动幅度出现了下降,由此提出环境负载和热膨胀效应是周年项振幅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经过分析发现GNSS数据处理模型和策略也会引起周年项振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8.
2020年长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第二大洪水,大通站洪峰流量达到84 500 m3/s。本文基于2020年7月长江口特大洪水期间最大浑浊带多站位的水沙观测数据,重点分析了悬沙粒度组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常态水文条件下的粒度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最大浑浊带悬沙垂向平均中值粒径为10.4μm,变化范围为6~27μm,以黏性细颗粒泥沙为主;其中核心区南槽、北槽及北港的中值粒径分别为8.4μm、7.6μm和8.5μm,过渡区分别为7.2μm、16.4μm和14.5μm。(2)悬沙中值粒径垂向分布受不同组分影响,核心区底层中值粒径为8.8~9.6μm;底层黏土含量在28%~31%之间,粉砂含量在61%~64%之间,中值粒径主要受黏土及粉砂组分影响;过渡区北港和北槽垂向平均砂组分高达19%,南槽砂组分平均仅占5%,中值粒径主要受砂组分影响。(3)对比2013年洪季浑浊带数据,2020年粒径整体增大5.4μm,核心区黏土含量相较2013年减少12.7%,砂增加6.3%;过渡区北槽与北港平均粒径增大10μm。  相似文献   
129.
利用局地分析和预报系统(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 LAPS),结合多源资料,分析了2018年3月4日暖区强飑线成熟阶段的热动力结构和大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暖区内层结不稳定范围向东扩展和强的垂直风切变,驱动飑线组织化加强并向前移动和发展。成熟阶段飑线热动力结构呈现出两支强入流和冷池的典型特征,即前侧入流在低层(0~3.0 km)辐合上升,部分气流在高层翻转流向系统前侧,无后向流出;后侧中层(4.0~5.5 km)入流进入云体后部,在水凝物强烈相变降温作用下,密度增大转而下沉;下沉气流区降雨蒸发冷却增强了雷暴冷池。相比于飑线南段单一的对流线,北段弓形特点突出,后侧入流下降,加之存在尾随层状云,有更大的潜在冷却作用,促进气流加速下沉增强地面雷暴高压,最终导致更强的极端大风。  相似文献   
130.
成都地磁台距成灌高铁运行线路垂直距离约1.5 km,使用数字化磁通门磁力仪GM4,在轨道沿线不同距离处进行野外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运行对周围地磁观测环境产生干扰,干扰距离约6 km,干扰主要来自轨道泄露电流及输电线路产生的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