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7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调查地球内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今,最有效的还是地震波数据的分析方法。确实,与20世纪同步发展的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随着地震波动理论的发展,也从初始的实体波走时分析扩展到表面波相位速度和自由振动固有周期的分析,且其研究方法越来越多,而且经过30年代探明了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的基本构造,70年代确立了球对称标准地球模型,进而,在80年代又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查明了地幔的大规模水平不均匀构造等。理论地震学的国际权威达伦(F.A.Da-hlen)与特罗姆普(TeroenTromp)合著的长达1000多页的巨著《全球性理论地震学》(Theo-reticalGloba…  相似文献   
182.
全国地震科技期刊编辑学术交流研讨会于2 0 0 1年 4月 9~ 1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 15个编辑部的代表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共 2 6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世界地震译丛》、《地震学刊》、《自然灾害学报》和《山西地震》等 5个编辑部联合发起 ,由江苏省地震局《地震学刊》编辑部承办。与会代表就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1知识经济与科技期刊发展 ;2地震科技期刊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编辑学者化 ;4科技期刊与市场经济 ;5编辑部的管理与改革 ;6现代技术在编辑工作中的应用 ;7…  相似文献   
183.
编者的话     
20 0 1年 1月 5~ 6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北京延庆举办了“青年学者科技发展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人员除地球物理研究所领导、青年科技专家和在读博士研究生外 ,还特别邀请了曾融生、胡聿贤、陈等院士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局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研讨会与会人员共 70余人。会上青年学者们广开思路 ,就一些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为研究所的进步和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其中有 6位青年学者分别就城市活断层探测、地球动力学、工程地震学、数字地球、地…  相似文献   
184.
185.
LGB型固体不极化电极是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成功的高新科技产品,于1997年11月在北京通过了专家评审。鉴定结果认为:“固体不极化电极的载体选择、配方研究、技术性能都具有创新性,经与国内外同类电极相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地矿部门、地震系统、水文物探、工程物探、石油物探、大地电磁测深、大型建设项目场地勘测和规划设计等各个方面,明显提高了电法勘探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取得了十分可喜的社会效益。性能特点1.极差电位小,稳定性能好,噪声低,频带宽,轻便耐用,易于保存,携带、使用方便。2.电解质…  相似文献   
186.
20 0 2年 9月 8~ 1 3日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会议期间 ,中国地震学会下属各专业委员会都召开了研讨会 ,现将有关专业委员会的研讨会概况汇编如下。1 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研讨会本次讨论会上 ,研究人员展示了一批地震学前沿研究的高水平的最新成果。震源物理是研讨的重点问题。许力生报告了用长周期数字地震记录反演 2 0 0 1年 1 1月1 4日昆仑山 8 1级大地震震源的时空破裂过程的结果 ,给出了破裂过程的快照。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地震是由 3个扩展方向不同的破裂事件构成的复杂过程 ,由地震波反演的和由GPS观测得…  相似文献   
187.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精神,广泛宣传地震科技知识,增强全民族的防震减灾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适应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公众志  相似文献   
188.
1303年9月17日山西省洪赵县地震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弄清元大德七年癸卯八月六日(公元1303年9月17日)山西洪赵县大地震的情况,于1967年7月至1967年11月作了2次野外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叙述了此次地震的概况,分别对Ⅹ度、Ⅸ度、Ⅷ度、Ⅶ度烈度区的范围、自然概况、人员伤亡情况等进行了描述,对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绘出了此次地震的等震线示意图。认为该次地震的震中应在山西洪洞—赵城一带,震中烈度为Ⅹ度,震源深度为8km。  相似文献   
189.
20 0 1年 4月 ,在名古屋召开了“新闻界与地震科技人员减轻地震灾害座谈会”。这种座谈会最初由笔者等 3人自发召开的 ,后来得到了名古屋大学环境学研究科和地震火山观测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由此逐渐确立了作为地震科技人员的社会贡献和举足轻重的会议的地位。到会的有东海地区 (爱知、岐阜、三重 )的新闻社和广播局的记者 ,自治体灾协 ,以及大学的地震研究人员 ,记者当中也有从东京和静冈远道而来的。这种会议已经召开过 8次 ,已成为名古屋地区地震口记者例行的学习交流会。尤其是2 0 0 1年 ,这一年由中央防灾会议提出重新评估设定的东海…  相似文献   
190.
前言地震破坏的动态模拟是地震学研究的老课题 ,其本质就是研究弹性体力学的初期值和边界值。关键是它涉及了几个方面 :“如何解方程式——方法”;“如何给出作为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的摩擦定律”。根据上世纪 80年代有关摩擦定律的实验、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和 90年代通过地震波反演对震源图像的详细探明 ,由事先假设破坏的形态和运动的运动学模式的方式转向没有解析解的、破坏自发进行的方式 (即地震破坏过程非常复杂 ,很难从物理的、定量的角度对它加以解释 !)。这次 ,我们以断层附近的地震动为研究对象 ,观察它是为什么、怎么样产生破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