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130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232篇
地质学   323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研究了滇西地区8次中强地震余震序列的衰减特征,得出了余震序列频度衰减符合修正的大森定律:(n)t=k/(t c)^p关系;余震衰减的快慢与大地热流值成正相关关系;强余震前中、小余震活动会出现平静或增强现象,即频度残差小于(平静)或大于(增强)其二倍方差,且持续一段时间,其后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2.
<正> 粤西大降坪硫铁矿床的含矿岩系为形成于晚元古宙裂谷区内的火山喷发岩建造和类复理式建造,赋存在炭质千枚岩,变质粉砂岩、沉积凝类岩等互层之中的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倒马鞍状,均与围岩整合产出分布于长排岭—水源坑顶向斜核部及其西翼的次级“Z”形褶皱部位,且都限制在F_1、F_4两断  相似文献   
53.
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冬麦长势和估测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2、1993年的气象卫星资料,分析植被指数与甘肃省冬麦区33个县市冬麦产量的关系,发现绿峰植被指数与产量存在极好的相关性。另外,从预测产量的角度和预报时限要求出发,可用4月中下旬累积植被指数预测冬麦产量,并给出了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54.
本文基于包裹体类型、均-温度、盐度、压力、包裹体成分及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认为下营坊金矿床具有典型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壳幔混溶岩浆,主成矿期有少量大气降水加入。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以2800粒自然金的研究为基础,系统讨论了自然金的标型特征。研究指出:本矿床应具较大规模,矿区内除J_2、J_4角砾岩体外,其余几个角砾岩体也应有一定远景,{111}、{111}+{100}、{110}的出现可指示富矿地段,自然金晶体形态的空间分带规律可确定(岩)矿体的剥蚀深度及评价外围角砾岩体的含矿性及远景;自然金中Bi可做为找矿评价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56.
我矿区施工条件很不利,在地层方面较为复杂。铝锌矿蕴藏在大破碎带内(断层),岩层为震旦纪灰岩,矽化程度较强,岩石硬度平均为6级,解理发育,纵横交错,质地硬、脆、碎,坍塌漏水现象严重。施工钻扎角度有60°,65°,70°,90°四种,平均孔深200米以上。在地理方面处于北满,气候严寒,用冲洗液钻进,时常发生冻结现象。在这种条件下施工,用一般钻进方法不能确保质量。同时生产情况很  相似文献   
57.
拉西瓦水电站坝址论证阶段已查明,拟建坝址区内多个变形破裂体的潜在失稳严重危及着拉西瓦工程的顺利施工与安全运行,尤其是左坝肩ⅡB大型古变形破裂体已成为坝址变形体研究的关键问题。立足于大量的地面调查、多个平硐勘探与测试,本文首先介绍了ⅡB大型变形破裂体的变形破裂特征,并应用现场氡气探测裂缝深度等结果,界定了变形体的边界。其次,采用ESR方法对变形体内各典型裂缝进行了地质测年,分析了ⅡB大型变形破裂体的形成机制与形成演化过程,并探讨了该变形体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大多数裂缝都是在10万年以前形成,也证明了该变形体为一古变形体;在天然状态下ⅡB变形体目前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其表部和前缘有局部稳定性较差的部位。  相似文献   
58.
针对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测量中存在大量野值的情况,利用M估计计算各系统污染分布统计特性,应用不确定度评定分配权值并进行融合。通过实例分析该法在模型及算法选择上均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59.
应用构造运动学理论,以地质、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对汤原断陷基底和各断块体的运动特征进行研究,证实断陷内第Ⅳ块体的基底伸展量最大,第Ⅴ块体的基底伸展量最小;通过对15个块体的实例计算总结出不同构造、不同时期断块体的翘倾运动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汤原断陷构造运动控制了油气藏类型.伸展运动和压扭性挤压运动形成构造油气藏,伸展运动早、中期在向斜部位形成岩性油气藏,断块体翘倾运动和抬升剥蚀作用形成地层油气藏.  相似文献   
60.
吉林省前寒武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吉林省前寒武纪地层可见有太古宙变质表壳岩系、古元古代中深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吉南新元古代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的盖层沉积岩系和吉北造山带新元古代变质火山-沉积岩系4种类型.其中太古宙地层龙岗陆块具有多陆块拼贴的特点,可划分为龙岗岩群(四道砬子河岩组、杨家店岩组)、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老牛沟岩组)、板石沟岩群、南岗岩群(鸡南岩组、官地岩组)、清原岩群.分别代表白山镇地块、夹皮沟镇地块、板石沟地块、和龙地块和清原地块的变质表壳岩系,其中除龙岗岩群可能为中太古代外,其余地质体的时代均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地层有集安岩群、光华岩群和老岭岩群,前两者为古元古代早期裂谷环境沉积,分别可进一步划分为蚂蚁河岩组、荒岔沟岩组、大东岔岩组、双庙岩组和同心岩组,沉积时限为2 300~2 100Ma;后者为古元古代晚期内克拉通凹陷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林家沟岩组/达台山岩组、珍珠门岩组、花山岩组、临江岩组和大栗子岩组,沉积时限为1 900~1 800Ma.吉南新元古代地层的岩石地层学属性基本清楚,按新元古代三分的观点,其中细河群及其以下地层时代为青白口纪.浑江群时代为震旦纪,吉南地区缺失南华系.吉林省北部造山带中沿色洛河-海沟-青龙村-江域一线的元古宙地层事实上为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构造岩片堆叠体,属于构造地层学范畴;具有层状地层特征的仅有敦化地区的塔东岩群、蛟河地区的新兴岩组、九台地区的机房沟岩群、辽源地区的西保安岩组以及安图地区的万宝岩组,时代可暂置于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