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博格达山东段石炭纪火山岩地球化学及构造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格达东段石炭系火山岩发育,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该区划分为3个组,即下石炭统七角井组、上石炭统下部柳树沟组及上石炭统中上部祁家沟组.文中对3组地层中火山岩地质及岩石学、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下石炭统七角井组、上石炭统下部柳树沟组是以拉斑玄武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上石炭统中上部祁家沟组是小范围火山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各组火山岩均为钙碱性拉斑系列,岩浆源是幔源岩浆与地壳物质混合物,形成环境为板内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32.
根据常规宝石常数的测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激光烧蚀等离子发射光谱与质谱仪(LA-ICPMS)等仪器的测试,首次报道了中国贵州一个新发现软玉玉料的宝石学特征。该玉料颜色以瓷白色-灰白色为主,比常见软玉的透明度稍低,矿物结构以细长叶片状交错结构和纤维变斑交织结构为主,摩氏硬度约为5.8,折射率1.600~1.608,相对密度2.88,抗压强度为357.40~446.75 MPa,稍低于软玉的标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其矿物成分以透闪石为主,含有透辉石、方解石、钠长石(?)和石英矿物包体,透闪石的晶体化学式为(Cr0.02Al0.03Fe0.03Mg4.94)(Na0.02K0.01Ca1.98)(Si4.25O11)2(OH)2,主量元素富硅,不含钛,玉料稀土元素含量较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N/YbN为30~60,重稀土元素亏损,具Eu、Ce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较陡的右倾斜型,和国内目前已经发现的其他产地软玉相比具有独特性,是一种新的软玉质材料。  相似文献   
33.
滇西腾冲—梁河地区发育古近纪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岩浆活动信息。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51.4±0.4 Ma,其176 Hf/177 Hf值为0.282554~0.282592,εHf(t)=-6.65~-5.30,其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46~1.55Ga。腾冲—梁河古近纪花岗岩以高SiO2(68.96%~78.68%)、高K2O(4.56%~6.29%)和高Al2O3(12.40%~16.42%)为特征,K2O/Na2O值为0.93~7.24,Al2O3(K2O+Na2O),A/CNK值为0.99~2.31,属于富钾钙碱性偏铝—强过铝质花岗岩;绝大多数样品具有强烈的负Eu异常(Eu/Eu*为0.19~0.51),富集Cs、Rb,亏损Sr、P、Ti、Ba、Nb、Ta,具有Pb的正异常。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主要源于区域上地壳变质杂砂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地质,认为腾梁地区62~51Ma的花岗岩是对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高峰期的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34.
滇西腾冲地块东侧高黎贡变质岩带,发育一套浅变质的沉积岩地层,其时代不明。本次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潞西市轩岗乡团坡地层剖面中,确定了该套地层含有酸性火山岩夹层,获得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21.4±1.4Ma。这一结果表明该套地层的时代为早白垩世;同时也揭示研究区存在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其成因可能与怒江洋盆的闭合有关。  相似文献   
35.
利用Re-Os同位素技术,对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中的黄铁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获得黄铁矿等时线年龄为(122±44)Ma。黄铁矿的N(187Os)/N(188Os)初始比值为0.56±0.12;γOs值为197.46~394.16,平均值为293.49,介于地幔与地壳之间,结合矿物中普通Os的w(Os)u对w(Re)/w(Os)比值,提出了其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6.
新疆大红柳滩伟晶岩型锂矿床近年来找矿取得了新进展。我们在该地区典型锂矿脉(90-1号)首次鉴定出磷铁锂矿,其在伟晶岩中呈树枝状、团簇状集合体分布岩脉的边缘带和中部。边缘带尤为富集磷铁锂矿,含量可达10%~15%。本文系统地开展了磷铁锂矿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测定了脉体边缘带和中间粗粒锂辉石-白云母-石英带磷铁锂矿的主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磷铁锂矿除含有主要元素P、Fe、Mn及Li外,还含有较高的Mg、Ca和Zn,几乎不含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综合电子探针和LA-ICP-MS分析结果,认为伟晶岩脉中部分磷铁锂矿已被氧化,成分向铁磷锂锰矿过渡。从脉体的边缘带往中间带,磷铁锂矿中Mg和Zn平均含量下降,而Mn/(Mn+Fe)比值由0.388升至0.409,显示逐渐富Mn特点,与前人关于花岗伟晶岩熔体演化过程中Fe-Mn的分离趋势一致,也与该伟晶岩脉中铌钽铁矿早期演化阶段Mn/(Mn+Fe)比值变化趋势相同;磷铁锂矿被晚期氟磷灰石部分交代,反映伟晶岩演化至热液阶段F、Ca活度增加。表明该矿物可以很好的记录伟晶岩岩浆及热液阶段的演化。  相似文献   
37.
观赏石,又称奇石、欣赏石、怪石、供石、异石、巧石、趣石、雅石、石玩等。统指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包括造型岩石、纹理岩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盆景岩石、事件石、纪念石等。它可以被理解为造型独特、色形迷人、神似万物的岩石,矿物单晶或晶簇;纹理如画、千姿百态的构造样式及纹理岩石;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古生物化石以及那些有特殊意义的事件石、纪念石等自然生成和经粗加工拼接的石质艺术品。它既可在原生露头上直接采集,又可在经风化搬运后的各类转石中搜寻。  相似文献   
38.
通过色度学计算,将我国云南祖母绿的颜色特征与世界公认的最优质的哥伦比亚祖母绿的颜色特征进行对比,并通过化学成分及吸收光谱对其颜色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云南祖母绿的颜色多以黄绿色,绿色偏黄色为主的原因,是与Cr、V的含量,且V>Cr,以及Fe3+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39.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影响突出。在区域尺度,基于普遍性、区域性输入—输出因素通量模型,估算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的年净通量,进而开展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环境预测预警。预警主要通过由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其概率空间分布相结合的概率克里金法模型获得的因子污染概率进行。预警因子浓度阈值取自土壤环境质量国标标准二级标准。分析显示,研究区水田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重警因素主要来自Cd,Hg,Ni,Cr,旱地土壤重警因素主要来自Cd,Hg,Ni,园地土壤重警因素主要来自As,Cr和Ni。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发展方式,到2025年,水田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环境重警区域有江门市的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开平市、鹤山市,整个中山市,广州的南沙区、番禺区,肇庆市的鼎湖区、端州区、高要市,以及珠海的斗门区。旱地重警区域主要为广州的番禺、南沙,白云区、黄埔区、罗岗区及花都区,佛山的高明、南海、顺德、禅城区,肇庆的四会,中山的小揽、古镇、三角、东升,珠海的斗门、金湾等,以及江门的市区、新会市、开平市和台山市。园地重警区域有广州的南沙、番禺区、花都区,惠州惠东县的北部等,珠海的斗门、金湾和坦洲,佛山的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等地。  相似文献   
40.
桂西北矿集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婷  王登红  蔡明海  黑欢  黄惠明  郑阳 《地质学报》2014,88(12):2443-2463
桂西北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研究程度高.本文概要介绍了矿集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产分布.以南丹-昆仑关成矿带为重点,总结了矿床类型、矿化和围岩蚀变分带特征,提出矿田、矿床的产出一方面受NW向构造与NE向构造的交汇隆起部位、背斜核部、NW向断裂和褶皱的拐弯部位、背斜轴部的局部隆起地段等有利构造部位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受岩体侵入构造的控制.围绕隐伏花岗岩体,围岩蚀变由内向外表现为云英岩化→矽卡岩化、角岩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岩化→绢云母、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矿化组合表现为高温W-Mo矿化、Zn-Cu-Sn矿化→高中温Sn多金属矿化→中低温Pb-Zn矿化→低温Sb-Hg-As矿化的正向分带特征,中低温的W-Sb矿化叠加于近岩体矽卡岩型Zn-Cu矿化之上,使得晚期成矿表现出逆向分带特征.利用硫、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变化,探讨了成矿物质运移方向是由近岩体向远离岩体运移,证实了矿集区内矿床的成因为岩浆热液成因.依据赋矿围岩的性质、矿体产出的部位、矿体的类型和形态等特征建立的区域成矿模式,直观地反映了成矿带的成矿特征,对指导该地区的找矿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