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陕西丹凤富铷伟晶岩中褐钇铌矿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秦岭的商南—丹凤地区分布着众多含稀有金属矿化的花岗伟晶岩,在该地区的富铷花岗伟晶岩中首次鉴定出褐钇铌矿,其主要产出于富石榴子石的微斜长石花岗伟晶岩中,多与石榴子石、锆石、磷钇矿、铌钽铁矿等副矿物伴生,为花岗质岩浆晚期结晶产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褐钇铌矿除了含有Y、Nb、REE、Ta、Ti等主要元素,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放射性元素UO2(>5%)和ThO2(>1%);Pb、Ca和Si等元素含量低于1%,属于微量元素。所分析的褐钇铌矿属于褐钇铌矿—黄钇钽矿系列,其Nb/(Nb+Ta)值接近1;重稀土富集程度很高,属于ΣY的选择配分型矿物。由于褐钇铌矿中含有高含量的U、Th放射性元素,其可能会发生蜕晶质化,本文利用激光拉曼对褐钇铌矿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以探讨褐钇铌矿中高含量放射性元素对其晶体结构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基于对中国塔里木盆地新元古界上震旦统奇格布拉克组、四川盆地新元古界上震旦统灯影组以及华北盆地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白云岩的系统观察,发现中国典型台地区中新元古界中厚层至块状白云岩异常发育,其中泥(粉)晶白云岩占岩层总厚度86%~97%,且大多为厚层至块状。这些中厚层至块状泥(粉)晶白云岩,无论是否含藻类与菌类等微生物,次生交代作用基本都不发育。沉积古地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中新元古界的白云岩几乎覆盖整个海盆,广泛沉积于潮上带、潮间带以及潮下的开阔或局限台地环境;(2)白云岩的亚类在平面上受古基底隆凹格局控制,低凹部位以泥晶白云岩为主,高部位以颗粒泥晶白云岩或丘状叠层石泥晶白云岩为主;(3)白云岩台地中发育较深水台盆。地震剖面显示,这些台盆的形成受控于中新元古代的同生深大断裂活动,大断裂可将深部的Mg2+通过热液输入到碳酸盐岩台地中,使得海水中的Mg2+浓度增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与古气候特征指示,不同晶粒结构的白云岩,即泥晶白云岩与少量的粉晶及细晶白云岩,其碳氧同位素比值没有明显分异,整体上与全球中新元古代海水背景值吻合,表明粉晶及粉细晶白云岩与泥晶白云岩同为沉积成因,其结构加粗乃原生泥晶白云石晶粒重结晶自生加大而成,并非次生交代成因,即这些少量发育的粉晶—细晶白云岩与主体的泥晶白云岩为同一成因机制。整合岩石学、沉积环境及地球化学等分析结果,认为中国典型台地区中新元古界的白云岩乃较典型的原生沉积成因。  相似文献   
83.
狼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内蒙古狼山西段,该区构造演化变形强烈,根据基性变质岩系的产出地层时代、产状以及它们与不同期次的变质、变形乃至混合岩化作用的关系,将基性岩系地体按形成时序划分出4个期次。不同产状及期次划分的基性系列变质岩为恢复区域地质演化史提供了重要信息。笔者通过岩相学观察、化学全分析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不同期次变质岩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温压条件和构造背景。岩石学特征表明,狼山基性变质岩除绿片岩外,原岩都为基性火山岩。第一期斜长角闪岩富集Pb、K、Nb、Ta,存在明显亏损,Hf、Zr、Ti弱亏损,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属于岛弧玄武岩;第二、三期斜长角闪岩具有板内和岛弧过渡的特点;第四期脉状斜长角闪岩轻稀土相对较低,表现为产生在板内张裂环境侵位环境。绿片岩Sr、K、Rb、Ba亏损而Th的明显富集具有岛弧或弧后盆地玄武岩的特征。选用斜长石、角闪石共生矿物计算各期斜长角闪岩所经历过变质作用的温度和压力。第一期斜长角闪岩计算得出其属于早期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第二期玄武岩计算得出其代表了早期为角闪岩相晚期向低角闪岩相退变的变质过程;第三期斜长角闪岩计算得出其属于低角闪岩相;第四期斜长角闪岩属于接触变质的绿帘角闪角岩相。  相似文献   
84.
【研究目的 】花岗伟晶岩型锂矿是当今世界金属锂供给的主要矿床类型之一,为明确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共性,本文针对性地制定找矿预测工作方案,圈定优质找矿靶区。【研究方法 】本文对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的时空分布、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矿体特征、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对比,并对产锂花岗岩的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 】认为中国已发现的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锂矿主要分布于西部,东部以花岗岩型(锂云母)锂矿占优。古生代以来的后碰撞环境是中国现有伟晶岩型锂矿的主要产出背景,成矿时代可以延续到非造山构造环境,成矿元素组合绝大多数具有LCT型伟晶岩的特征,矿床数量和资源量都以印支晚期最多。产锂花岗岩一般是同期多阶段复式岩体,其演化分异程度较高。与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岗岩颜色较浅、富含K、Na、P、F、Rb、U、Th,高氧逸度,高Rb/Sr、低Nb/Ta和Zr/Hf,其规模较大,结构构造稳定,更利于综合研究和遥感识别。【结论 】在“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理念指导下,从寻找目标更大的产锂花岗岩入手,“先找矿、后优化、再填图”,有望在二级构造单元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界山”花岗岩,尤其是侵入边...  相似文献   
85.
李照阳  张刘平  郝佳龙  梁婷 《岩石学报》2017,33(10):3278-3284
石英胶结物是砂岩中重要的胶结物类型。用纳米离子探针(CAMECA Nano SIMS 50L)对石英胶结物中Al、Ca和Mg等重要微量元素进行原位分析,可为成岩作用研究提供重要基础依据。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物质,一直不能对石英胶结物中Al、Ca和Mg进行研究。针对不均一的石英颗粒样品,文中采用细磨、混合、高温熔融(2000℃,6个小时)与快速冷却等措施,制作均一化的石英玻璃。经纳米离子探针验证,该石英玻璃中Al、Ca和Mg在亚微米尺度上是均一的,已能满足成岩作用研究的需要。随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了石英玻璃中Al、Ca和Mg的含量。相对灵敏度因子分析显示,这些测试结果是协调、合理的。该均一化的石英玻璃可作为亚微米尺度Al、Ca和Mg原位分析的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86.
在详细的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滇西腾冲-梁河地区花岗岩的锆石进行了阴极发光观察,并通过LA-ICP-MS分析了其稀土元素组成和U-Pb同位素年龄。花岗岩中大部分锆石具有振荡环带,锆石稀土元素表现为亏损轻稀土、阶梯式富集重稀土、强烈正Ce异常及强烈负Eu异常,表明锆石为典型的岩浆锆石。花岗岩(D0053)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27.9±1.0) Ma (MSWD=2.9,27个点),花岗岩(D4310)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8.3±0.5) Ma (MSWD=1.8,21个点),表明腾冲-梁河地区存在大量早白垩世和早第三纪花岗岩浆活动,它们是特提斯演化过程的岩浆响应。  相似文献   
87.
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锂作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已经并仍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将近75%,采矿深度普遍不超过300 m,深部探矿势在必行.为提高中国锂矿深部探测能力,储备一批深部探测技术方法,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立锂能源金属矿产基地深部探测技术示范项目.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牵头,共十余家单位、78位项目成员参加.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在川西甲基卡、新疆卡鲁安及四川黄金口等地区深入开展了典型矿床和深部探测技术组合方法等的研究,对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中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绿豆岩中锂的富集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在锂的成矿理论、新类型锂资源找矿探索、深部探测技术方法组合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圈定了一批远景区和靶区,有力保障了国家锂能源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88.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铜坑-长坡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铜坑-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桂西北大厂矿田中的一个超大型矿床,由浅部的脉状矿体和中-深部的层状矿体组成。文章应用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坑-长坡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参数和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铜坑-长坡矿床脉状和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同特征,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CO2型和NaCl-H2O型。3个成矿阶段的均—温度分别为:270~365℃,210~240℃和140~190℃。早阶段(Ⅰ、Ⅱ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CO2和H2O,含少量CH4和H2S,密度为0.324~1.093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1%~7%;晚阶段(Ⅲ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且Ca^2 和Mg^2 含量增加,密度为0.893~0.972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3%~10%。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e、Ar、S同位素组成共同表明,铜坑-长坡矿床脉状及层状矿体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相同的成因,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有关。基于^3He/^4He比值高和富CO2流体的存在,认为在铜坑-长坡矿床成矿过程中有深部地幔流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解大通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9年6月对大通湖浮游植物进行了取样调查,利用藻类生物指数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204种,12个优势种分别为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e)、吻状隐藻(Cryptomonas rostrata)、微小隐球藻(Aphanocapsa delicatissima)、小席藻(Phorimidium tenus)、类颤藻鱼腥藻(Anabaena oscillarioides)、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肘状针杆藻(Synedra ulna)和细丝藻(Ulothrix tenerrima)。2019年夏季大通湖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02×106 ind./L和0.87 mg/L。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  相似文献   
90.
梁婷  王登红  蔡明海  陈振宇  郭春丽  黄惠民 《地质学报》2008,82(7):967-2008-01-30
为了查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不同类型、不同产状矿体的硫、铅同位素的组成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厂不同类型或产状的矿体,其成矿物质来源是相同的;硫同位素特征显示,锌铜矿体为典型的岩浆硫来源,锡矿体为混合硫来源,硫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与成矿过程和环境有关,反映深部来源成矿流体在由下向上的运移过程中,有围岩组分的加入。铅同位素特征表明,铅的来源主要为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壳源铅,但也有上地壳及壳幔混合来源的铅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