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在西班牙大陆边缘的一个地区完成了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物地震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共识别出四类沉积背景:(1)低速沉降斜坡(2)高速沉降(2m/千年)斜坡;(3)大西洋被动边缘“Rria”型地貌;(4)具沉降作用的断层崖地貌体系。  相似文献   
42.
本文把地质作用中元素间的相关性划分为曲线相关、准线性相关和线性相关三种类型;并在建立反映岩浆、沉积作用过程中元素间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及其它工作的基础上,详细讨论分配系数、源区成分和作用过程等方面对地质作用中元素间相关关系的制约作用。进而获得批式熔融、结晶分异、岩浆混合、化学沉积、碎屑沉积等过程中元素间呈线性和(?)线性关系的一般特征和应用前景。最后还给出La/Ce相关性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3.
44.
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系统的变动,可以对史前文化的时空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甘青文化区是我国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新石器文化非常发达,遗址丰富,类型齐全,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古文化中心。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文化的时空分布的变化,发现自大地湾文化至马家窑文化时期,研究区文化在空间上扩张,而后逐步向南退缩。这一变化和气候的干湿状况的变化密切相关。5kaB.P.气候逐步趋向干旱,导致文化分布上的空间差异,至齐家文化时期,研究区105°E以西遗址点的空间分布大大地向南收缩,而105°E以东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和仰韶文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5.
本文提出了县级基础高程控制网中三等水准的设计规格及主要技术要求,以期获得全省范围内国家水准点与地方水准点的精度衔接,以及满足《城市测量规范》对高程控制的等级划分及相应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6.
在重力勘探的数据处理中,测点的纬度、经度值是纬度改正、地形改正和网格点重力值等计算的基础。求经纬度的方法,通常是从地形图上注记的经纬度已知点开始,量测到测点的距离,以求出经纬度(第1图)(略——译者)。  相似文献   
47.
过去我們所用的夜明浮标有两个缺点:1.投放时易为风、浪和雨水所熄灭,成活率小;2.需在岸上点燃,投放不易,而且投放点較远的,浮标还沒到达下断面就燃尽了,往往不得不加多照明燃料,但又增加  相似文献   
48.
日晕和风雨     
地面观测规范规定,日晕要作为一种天气现象进行观测和记载。但由于记录过于简单,每日出现时只记个符号,对日晕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清晰程度,色泽艳暗,晕环大小,形状变化等均不作记载,就难于分析它与天气变化的关系。一些人对它“熟视无睹”,有的人甚至搞了十几年地面观测,也看不出它与未来天气变化有什么直接联  相似文献   
49.
胶东半岛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缘内侧 ,是地壳长期稳定缓慢隆起地段 ,区内地质构造发育 ,大部分温泉出露在背斜核部 ,NE、NNE向与NW、NNW向断裂交汇处。地热系统属中低温深循环对流型 ,略为偏高的大地热流是其主要热源 ,地表水是地下热水的补给水源 ,地下水通过发育在花岗岩和变质岩中的断层或断裂破碎带 ,下渗和深循环对流 ,在径流过程中不断吸取围岩热量成为热水 ,沿断裂上升过程中 ,与地下浅部裂隙水混合而成为化学成分各异 ,温度高低不等的温泉水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