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21.
选用吉林地震台网正式运行以来记录的18次东北地区mb (mB)≥4.0深源地震资料,以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震级偏差统计分析,得出震级校正值.分析震级差异形成的原因,为吉林地震台网测定东北深源地震震级偏差校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2.
采用文献调查法对国内色彩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在介绍色彩地理学理论的产生背景、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学术界在城市规划中的色彩设计、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旅游开发中的旅游形象设计和景观规划等领域对色彩地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认为色彩地理学理论仍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其理念和方法亟待在中国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823.
萨拉乌苏河流域与MIS2相同时代的MGS2地层段记录了5.5个由风成砂与河流相或湖沼相构成的沉积旋回,通过对各沉积旋回的主要氧化物分析表明:河湖相中Al2O3、TOFE、K2O、MgO、CaO、Na2O、TiO含量通常明显高于风成砂,而SiO2含量则呈现相反的变化,构成了与沉积旋回相对应的5.5个主要氧化物变化旋回。结合各主要氧化物的化学迁移特性和剖面所在区域的地貌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剖面的主要氧化物变化旋回是气候波动的反映,一个主要氧化物含量变动旋回指示了一个干冷-暖湿旋回,也即一个冬夏季风先后演替的气候旋回。MGS2持续的时间仅为12 ka,一个冬夏季风环境的变化大致平均仅需要2 ka,一个冬季风或者夏季风环境的平均持续时间大约1 ka。显然,这是一个千年尺度的环境变化。研究还表明,MGS2气候波动与晚冰期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Heinrich事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以推断,MGS2记录的千年尺度环境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在本区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824.
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及其沉积动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淮河上游禹州YPC剖面与陇东XJN剖面和关中盆地JYC剖面黄土沉积物进行的分析对比,发现淮河上游地区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与陇东和关中盆地具有相同的沉积和成壤变化过程,但磁化率明显低于陇东和关中盆地,而粒度明显比陇东和关中盆地粗。分析认为,淮河上游和黄土高原地区分属不同的风力系统,有不同的粉尘源区。淮河上游是近源风尘沉积物,粉尘主要来源于黄河下游泛滥平原的风沙地带。其粉尘产生和搬运的动力与黄土高原显著不同,它主要是冬半年华北平原盛行的东北风力系统。  相似文献   
825.
2011年3月10日中国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 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 2011年3月7日、 8日云南永胜地磁台站观测到了舒曼谐振前4阶振幅异常增大。 本文建立了基于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舒曼谐振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盈江地震对永胜站观测到的舒曼谐振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 通过对实验和模拟结果进行分析, 认为此次云南永胜观测到的舒曼谐振异常不仅与日本地震相关也可能与云南盈江地震相关。  相似文献   
826.
揭西石肚溪壶穴的成因此前曾引起广东地学界的争鸣。为了对该问题提供更多新的证据材料,详细测量了该河流河谷232 处壶穴的形态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壶穴的大小、深度和形态等在河床纵剖面上的分布没有明显规律;椭圆形和长条形壶穴较为多见;壶穴基本沿节理发育,且长轴走向与主节理即河谷的走向一致;部分壶穴内壁和底部分别可见擦痕和碎屑。壶穴的形成发育受河床基岩岩性、地质构造、河床比降、流水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节理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壶穴为山区河床上流水侵蚀的产物,与冰川作用无关。壶穴在河床具有一定比降、河水流速较快、适量节理发育的山区石质河床中出现是很正常的现象。  相似文献   
827.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处理含苯污染地下水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土壤、铁屑、活性炭以及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造粒,再经过加热焙烧后制备成新型铁碳微电解规整化填料,以模拟含苯类污染质的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粘土、铁碳比、填料粒径、粘土比例、添加剂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微电解过程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土经焙烧后对苯的吸附作用很小;在铁碳质量比为6∶1,粘土的质量分数为25%,焙烧温度为300 ℃的制备条件下,填料对苯的处理效果最佳。用该填料处理含苯系物污染地下水,连续稳定运行后,处理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828.
智利8.8级地震前后高能粒子数据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IDP载荷观测的高能粒子通量数据,首先研究了其全球表现特征,即极区沉降带、中高纬沉降带和南大西洋沉降区。进而以2010年2月27日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为例,通过重访轨道的对比,发现高能粒子通量在2月26日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即南纬L=2.1~2.7一直增强,而其共轭区,即北纬L=2.1~2.7时,在26日白天无显著变化,只是在接近地震发生时才出现共轭效应。同时,在26日白天震中上空靠近赤道地区粒子通量显著降低,而到夜晚在震中区上空及附近地区粒子通量显著增强。在震后粒子通量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29.
柴达木盆地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观状图为基本图件,在CIS支持下编制了柴达木盆地土地利用景观图。在此基础上选取多种景观指数,即选取斑块大小、斑块数、聚集度、相似邻接百分比、景观优势度指数、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分形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度指数等主要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地分析柴达木盆地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景观的主要斑块类型为未利用土地和草地,二者面积之和占全区的95%左右;绿洲景观以耕地、园地、林地以及城镇工矿用地等形式镶嵌在景观中,它们由于受到绿洲内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分形指数大,破碎度高;园地、水域与沼泽、林地和耕地的分布均比较分散,与其它类型相互混杂分布,说明绿洲内部缺乏高度连接的景观,生态系统脆弱;总体上看,柴达木盆地的景观比较单调,多样性指数较小,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异质性不高。  相似文献   
830.
Ge.Mo.W三种元素都能在盐酸介质中与水杨基萤光酮(SAF).澳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形成稳定的三元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所对应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Ge503e=1.59×10^5.ε^Mo522=1.5×10^5.ε^W514=1.40×10^5.这三种元素的吸收光谱互相重叠.本探讨了对Ge,Mo,W的M-SAF-CTMAB三元体系进行同时测定的最佳条件.采用臣标转换因子分析法对上述三元素的混合物合成样进行数据解析.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