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21.
大型崩滑灾害变形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突破了传统单点测量方法采样点有限、覆盖范围小的不足,实现了对观测对象面的测量。受制于扫描速率和扫测距离的限制,该技术目前在地质灾害领域应用有限,因此也成为热点研究课题。本文针对高陡危岩、大型滑坡等复杂地质环境下地质灾害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系统探讨了地形构建、DEM建模和几何量测等快速调查方法,并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灾害地质体形变监测方法;结合应用案例系统比较和分析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滑坡、崩塌调查监测中的技术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该项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2.
我国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尺寸物理模型试验是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手段.常规小比尺模型由于其自重产生的应力远低于原型,以及原型材料明显的非线性,因而不能再现原型的特性.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提高模型的自重,使之与原型等效.提高模型的自重应力水平、增大材料自重的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离心机.本文在总结回顾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离心模型试...  相似文献   
123.
124.
陈春利  殷跃平  李同录 《地质通报》2013,32(12):1962-1967
由废弃窑洞倒塌引发的黄土边坡失稳严重威胁了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野外调查,选取陕西省延安市三亩台滑坡为典型案例,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窑洞废弃、依窑建房等工况下黄土含水量和土体强度的变化规律,运用数值模拟研究了窑洞废弃、依窑建房过程中最危险滑面上的应力和强度变化趋势。从土体应力-强度关系角度揭示了废弃窑洞诱发黄土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表明,窑洞废弃和依窑建房增大了土体含水量,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致使坡体下部土体剪应力逐渐接近其抗剪强度,边坡的稳定性随之降低,最终窑洞坍塌引发滑坡。  相似文献   
125.
汶川地震带来的科学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科学反思:地震造成的破坏如此之大,与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加强工程地质理论研究,开展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使地质科学在防灾减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软弱夹层经过长期地质历史演化,性质劣化后形成滑带,对大型层状基岩滑坡的稳定性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为了查清软弱夹层形成滑带的演化过程,以重庆武隆鸡尾山滑坡为例,对比研究了山体内软弱夹层的发育规律,将其划分为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和滑带3个阶段,并通过岩矿组分含量、物理性质、微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和蠕变力学性质试验分析了3个阶段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从矿物成分演化过程来看,黏土矿物含量增加趋势明显,均值从4.4%增加到16.9%;从微结构演化过程来看,微结构由致密变得疏松,孔隙及节理裂隙增多,密度降低了5%~6%,孔隙率升高了108%;从物理化学性质演化过程来看,交换性盐基总含量在原岩中最高,其次是滑带,层间剪切带最低,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大,整个演化环境呈弱碱性。从蠕变剪切强度演化过程来看,软弱夹层的内摩擦角由57.58°降低到29.63°,黏聚力由585 kPa降低到96 kPa。在此基础上,对鸡尾山滑坡驱动块体最大主剖面的下滑推力进行分析,下滑推力随着长期剪切强度参数的降低而增大,当内摩擦角φ < 25°,黏聚力c < 129 kPa时,下滑推力大于0,驱动块体失稳。该研究对受软弱夹层控制的层状基岩滑坡的发育发展过程、失稳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7.
2021年2月7日,印度查莫利北部里希恒河发生高位冰岩山崩堵江溃决洪水灾害链,造成下游20 km外的水电站和桥梁设施破坏,死亡、失踪人口近200人。文章运用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比分析了印度查莫利里希恒河流域高位冰岩山崩灾害发生前后滑源区、堆积区变化特征,初步探讨了山崩的运动过程。结果显示:2013年以前,崩滑体蠕滑位移量较小,其表面冰雪覆盖层裂缝发育不明显;2013—2017年,崩滑体蠕滑位移量显著增加,冰雪覆盖层可见多达62处大小不一的冰裂缝,最长513 m;2021年2月5日卫星影像显示这些冰裂缝已发生连接、贯通,最大宽度为15 m,并于2月7日发生失稳、破坏。据滑后遥感影像,该崩滑体由4组不同方向的大型结构面切割而成,面积约0.32 km2,平均厚度约为70 m,体积约23×106 m3。崩滑体失稳、解体后以碎屑流沿沟谷向下高速运动,受地形拦挡,部分碎屑颗粒在地形急变带堆积且形成堰塞坝。堰塞坝体溃决后,形成山洪灾害。  相似文献   
128.
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研究是工程地质学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领域。作者指出,工程地质学应当夯实学科基础,吸取相关学科理论,重塑工程地质理论与实践,出精品工程,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29.
三峡库区云阳五峰山滑坡防治工程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云阳老县城五峰山滑坡划分为顺层滑坡、堆积层滑坡以及2001年1月17日发生的新滑坡("1·17"滑坡)等3部分,结合老县城的安全提出了综合治理方案,即:采用两排预应力锚索进行顺层滑坡的加固,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堆积层滑坡阻滑,在五峰山滑坡下部与西城老滑坡过渡地带植树造林,防止上部崩塌体直接危害县城,并完善后部拦山堰等地面排水系统。本文还介绍了五峰山"1·17"新滑坡应急防护工程设计方案和工程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30.
殷跃平 《第四纪研究》1998,18(2):190-190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总人口达120万人,在1993~1997年一期移民中,共安置了8.2万移民,移民迁建任务将于2009年前完成。因此,二期、三期移民工作比一期任务更为艰巨、时间更为紧迫。库区地处渝东、鄂西山区地带,山峦叠蟑,河谷深切,地势东高西低。地貌形态受岩性、地质构造的控制,以三峡起点奉节为界,东为中低山峡谷区,西为低山丘陵宽谷区。山地高程1000~1400m,谷宽一般150~250m,均为碳酸盐岩组成,紫红色保罗系红层及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的软弱地层被夹在峡谷间,形成相对平缓开阔的宽谷段,巴东、巫山及种归县城就坐落在这些地段。低山、丘陵宽谷区以一系列平行带状山脉为骨架,其间分布相对较低的台状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