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6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77,自引:22,他引:77  
利用多个小地震的P波初动方向数据推断了新疆和西藏部分地区主应力轴的方向.根据以前华北、东部大陆和西南地区的工作结果,对个别地区补充新数据后重新作了分析;加上本文关于新疆和西藏地区的新结果,编制了我国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方向图.利用Brillinger等的概率模型,估计了用多个地震P波初动方向推断平均P、T轴的误差.讨论了单个大地震震源机制解的P轴与所在地区平均P轴方位角的差异.总结了我国大陆地震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2.
作者参加了新西兰皇家学会与现代地壳运动国际委员会和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于1984年2月9~14日在新西兰惠灵顿联合组织召开的太平洋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国际讨论会,对这次会议的概况作了介绍。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名代表出席了讨论会。会上共宣读了108篇论文,包括12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就大地测量、地震、地震和断层的关系、地震和发生模型、地震活动性等方面论文的有关内容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63.
中国大陆Pn波速度结构与强震孕育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作者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地震年报(1997~1998年)、朝鲜以及我国各区域地震台网的数据,使Pn到时数据增加到近14万条,从中选取符合反演条件的8043次地震在581个地震台站上记录到的Pn射线99440条,重新作了中国大陆Pn波速层析成像,空间分辨率达到3°×3°. 文中将Pn波速度横向变化与活动地块的划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Pn波速度横向变化与Ⅰ级活动地块区之间关系密切,大致以105°E为界,西部地区速度以正异常为主,其中西域地块区速度正异常最大,其次是青藏地块区,而滇缅地块区为负异常区;东部地区速度以负异常为主,华北地块区速度负异常最大,其次是东北亚地块区. 西部的地块区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各向异性的平均快波速度方向大体为NWW—SEE向;东部的地块区大体为NNW—SSE向,大致与相应的张应力优势方向一致. Pn波速度横向变化与强震活动间的关系也较明显,所有MS≥7.0的强震大部分发生在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的低速异常区上面的地壳内,少数发生在高、低速区域的过渡地带或两个高速区之间的相对低速部分.  相似文献   
64.
维向切变流中的非线性对称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维向切变流中的非线性对称不稳定问题。中采用绝热无粘的非线性对称扰动方程组,利用多尺度摄动方法分析其不稳定波动的有限振幅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稳定波的有限振幅在强度上呈现出振荡趋势。无论是超临界切变情况,还是次临界切变情况,对称扰动振幅都随时间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振荡周期的大小不仅与基本场稳定度参数及波的特性有关,而且还与初始扰动的振幅及其增长率有关。  相似文献   
65.
新疆及邻区Pn速度层析成像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新疆及邻区2万多条Pn射线的走时资料,采用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该地区上地幔顶部的Pn速度结构.主要结果是:①新疆地区平均h速度为.2km/s,高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值(.0km/s),速度变化量从-0.3km/s到0.2km/s.②准噶尔盆地是明显的高Pn速度区,高速区与地貌形状吻合较好,最大值达.4km/s;塔里木盆地整体上呈现高速异常二者都可能与盆地是稳定地块、构造活动和变形较弱有关.③在盆地与山脉的交接带即主要的构造活动带,存在较低的Pn速度,可达7.9km/s.④塔里木南缘中部存在一显著的低速区,可能与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较强有关.⑤上地幔顶部波速各向异性整体上盆地中心较弱,边缘地带较强.新疆南部波速的各向异性可能是因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碰撞使地幔物质向北蠕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6.
历史地震资料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地震资料现状及其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的差别;中源地震的破坏现象;震中位置的不确定性;震源深度的不确定性等。提出了在今后防震减灾工作中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历史地震资料的建议。  相似文献   
67.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年报》中测定震级ML时所用的区域地震图中水平向的最大振幅及周期资料,研究了地壳内横波的衰减及介质品质因子Q0特征. 结果表明,中国整个区域平均的Q0值为367,以华南地台最高,为460,塔里木盆地为442,鄂尔多斯高原为419,华北地区最低,为294,其次是川滇地区为295. 由这个结果可知,Q0与地质构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特征,在构造上稳定的克拉通地台,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高原、华南地台等具有较高的Q0值;而构造上活动的强烈剪切变形带和新生代扩张盆地,如川滇地区和华北断陷盆地往往是Q0值低的地区,这和Pn速度分布特征也很相似,在Pn速度高的地区地壳Q0值亦高,在Pn速度低的地区Q0值亦低.  相似文献   
68.
将地震动参数理论预测公式拟合为工程地震工作中常用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形式,并将地震动参数(PGA,PGV)理论衰减关系与美国西部以及用转换方法得到的中国东部地震动衰减关系、唐山和海城地震余震的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震动参数理论预测公式应用到工程地震工作中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69.
The concentrations, compositional profiles, and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dibenzofurans (PCDD/Fs),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and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PCNs) in sediments of the Daliao River Estuary were investigated. Total concentrations of PCDD/Fs, PCBs, and PCNs were in the range of 11.3-133.2 ng/kg dry weight (dw), 1 971-37 632 ng/kg dw and 33.1-284.4 ng/kg dw, respectively. The total TEQ values varied from 0.37 to 4.08 ng/kg dw, with the dominant contributions by PCDD/Fs, then by PCBs and PCN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PCDD/Fs, PCBs and PCNs in the river estuary were much related to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The risk of contamination to the deeper sea was increased in the flood seasons. Moreover, our data confirmed that both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and molecular properties of dioxin-like compounds were the factors which strongly influenced the partition behavior of these dioxin-like compounds between sediments and water phase in the estuarine zone.  相似文献   
70.
随机有限断层法是模拟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的一个重要工具。该方法能反映震源、传播路径和场地特性,并且计算快速、高效,高频部分表现良好,因而目前广泛应用于强震地震动的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