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01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了学习和运用群众看天经验,作好天气预报服务工作,我站自1967年1月开始建立了专门的天物象、云向观测簿。遵照毛主席“要认真总结经验”的教导,我们将历年的天物象观测资料作了初步整理,并结合天气学原理分析得出一些预报指标,在日常短期预报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2.
我厂在更生修理管鉗子中,研究與使用了一種較簡單的夾具,解決了修理絲扣的困難問题,克服了没有頂針眼修扣時發生的擺動現象,保證修配質量,提高了效率。其構造和使用方法如图,把夾具體(1)夾在車床的卡盤上找正,然後把工作物(管鉗子頭)放在其中間,卽夾具體槽中。利用夾塊(3)夾住工作物(4),同時用被帽(2)擰緊,使鉗子頭牢牢的夾在夾具體內,再用頂絲(5)頂上工作物的另一端,最後用床尾的頂針頂住頂丝(5)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3.
武夷山区气温垂直梯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气温垂直梯度是山区气候考察和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但是关于天文、气象、地形等因子对气温垂直梯度的影响,发表的研究结果还较少。本文对武夷山主峰黄岗山地区1958年10月—1960年12月共27个月剖面观测资料(两个坡向13个站,其分布见附图)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4.
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前兆观测手段共88个台点的资料系统分析、整理、汇总,认为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中短期内前兆异常具有明显的特征,并认为8.1级地震的发生不仅仅是大构造断裂带活动的产物,更是在某种特殊的力源作用下,大区域构造应力发生显变化,并在几条边界构造大断裂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1次强震活动。  相似文献   
125.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造山带演化和成矿系统   总被引:80,自引:12,他引:8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义敦岛弧是喜马拉雅巨型造山带中的一个复合造山带,它经历了印支期洋壳俯冲造山、燕山湖弧-陆碰撞和喜马拉雅期陆内走滑作用诸演化历史。可能由于洋壳板片俯冲角度不同,义敦晚三叠世古岛弧带(206~237 Ma)南北两段具有不同的发育历史,北段昌台弧以发育孤间裂谷为特色,具张性弧特征,发育扩张环境流体聚敛成矿系统,形成VMS型Zn-Pb-Cu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型Ag-Au-Hg矿床;南段中甸弧不发育弧后盆地,但广泛发育钙碱性弧火山岩-玢岩-斑岩杂岩系和挤压环境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形成斑岩型-夕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在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弧-陆碰撞作用中,早期大陆板片俯冲形成同碰撞花岗岩带(约200 Ma),晚期造山后伸展作用,形成A型花岗岩带(75~138 Ma),伴随扬子大陆板片俯冲而发生的强烈剪切和推覆,在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带发育挤压剪切环境流体聚敛成矿系统,形成剪切带型金矿。伴随造山后伸展和A型花岗岩侵位,发育伸张环境岩浆-流体聚敛成矿系统,主要形成夕卡岩型锡矿和构造破碎带热浪脉型银多金属矿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在义敦造山带主要表现为陆内走滑作用,并控制碱性花岗岩和花岗斑岩的发育(50~30 Ma),伴随斑岩型金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6.
在柴达木盆地发育了各种类型的渐新世—中新世湖相叠层石,其中丘状叠层石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丘状叠层石直接生长在砾岩上,并向上逐渐演化为藻礁,藻礁向上又重新转化为叠层石沉积。通过对内部纹层特征和沉积组分的研究并结合叠层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古生物资料分析表明,微生物自身的钙化作用以及微生物引发的沉淀作用形成了这种具有典型内部纹层的丘状叠层石。较高的温度、炎热和干燥的气候条件、坚硬的基底以及较少的藻类干扰作用是叠层石生成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叠层石形成于较为低能的环境中,与高能环境中所形成的藻礁完全不同,而且两者具有明显的相互竞争作用。因此,与气候和水体条件密切相关的后生生物的生长和真核藻类的发育是叠层石在显生宙迅速衰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7.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连续测定干灰化法处理的南丰蜜桔叶片样品中Ca,Mg,Co,Ni,Cu,Zn,Mn,Fe等八种中微量元素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连续测定植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准确度高、操作简易、设备使用费用低等特点.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品质南丰蜜桔叶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差异,测定结果可用于指导桔农对微肥的施用.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元素中,品质差的南丰蜜桔叶片中严重缺乏Ca,Mg两无素,因此,建议桔农追施硫酸钙和硫酸镁.  相似文献   
128.
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季节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效氮的季节动态特征,我们用封顶埋管法对徐家坝地区典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氮含量季节变化为22.96~68.20mgN·kg-1,其中氨态氮的含量(10.89~47.85mgN·kg-1)大于硝态氮含量(1.48~31.74mgN·kg-1),是有效氮的主体;2)一年的净有效氮矿化总量为310.32mgN·kg-1·hm-2(土壤层0~15cm),有效氮总量和NO3N干湿季节变化极显著,NH4N的干湿季节变化不显著,NH4N在湿季末(200409)最高,干季末(200404)最低,NO3N湿季初(200405)最高,湿季末(200310)最低;3)净矿化速率、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的干湿季节变化均不显著,原因在于土壤内部的干湿季节变化平缓,且这种变化滞后于大气的降雨量变化。  相似文献   
129.
分析了延庆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以此说明观测系统进行改造的必要性,介绍了电极和外线路改造的过程和技术环节,通过改造前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对改造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0.
我国两种蒸发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980年以后的E-601型蒸发资料与相同时期的20cm小型蒸发资料的比较,分析了两种蒸发资料的特点,给出了两者的折算系数、相关系数、离差系数,建立了利用小型蒸发资料计算大型蒸发资料的订正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