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3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测绘学   317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164篇
地质学   628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21.
介绍新疆油田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建设概况,分析建设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的几个关键环节,简要阐述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在多个领域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922.
自然地理上的“岬角”是指海岸地带突出在海中的陡峭、狭窄的夹角状的陆地。如非洲的好望角和南美洲的合恩角等。岬角的形成主要是海浪对海岸侵蚀所导致的。在松软岩石或泥质海岸的地区,海浪侵蚀作用非常明显,后退形成港湾;相反,由变质岩等硬度较大抗蚀能力较强岩石组成的海岸地段,被海浪侵蚀的速度较慢,向陆地后退的速度落后于海湾,遂成为分隔港湾的突出岬角。世界著名的四大岬角是:  相似文献   
923.
广东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区域层面上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不仅影响到广东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会影响到广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构建了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四大经济区域层面上对广东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和评判了其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和存在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6年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75.5%;[2]在区域层面上,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分别为85.3%、71.1%、69.5%和67.0%,区域间差异明显;[3]各区域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和城乡收入差距方面;东翼地区的经济实力、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清洁能源使用率等方面;西翼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恩格尔系数、清洁能源使用、饮用水质量以及垃圾实施集中处理程度低等方面;北部山区村的容村村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落后方面.  相似文献   
924.
对扬子陆块的西北部边界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的限定.中央山系西段祁连山带基底岩系和花岗岩类的Pb-Nd同位素组成为限定扬子陆块的西北边界提供限制.祁连山带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的Nd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主要分布于0.75-2.5 Ga之间, 峰值为2.1 Ga左右; 该带古生代花岗岩类的TDM变化于1.07-2.14 Ga之间.由此表明, 祁连山带地壳增长主要发生于元古宙, 缺乏太古宙地壳增长的信息.祁连山带前寒武纪基底和花岗岩类全岩均以高放射成因的铅同位素组成为特征, 极大多数样品的206Pb/204Pb > 18.0, 207Pb/204Pb > 15.5, 208Pb/204Pb > 38.0.因此, 祁连山带地壳增长特征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华北陆块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与扬子陆块一致, 从而表明祁连山带具有扬子型陆块的构造属性.因此, 扬子陆块的西北部边界扩大至祁连山带的北侧.自新元古代以来, 祁连山带经历了岩石圈裂解作用, 并有洋盆形成, 但这些构造事件均发生在扬子型陆块内部的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925.
时域激电法单极-偶极装置在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描述了测区地质概况和岩(矿)石电性特征,结合图示简述了测深装置原理、布极方式、探测深度等.通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电阻率和充电率特征,根据中间梯度法推测了断裂和主要岩性分界,浸染状铅-锌金属硫化物在平面上的走向和矿化范围,依据单极-偶极测深能够有效地确定含铅锌浸染状金属硫化物矿体空间位置,结合点源梯度剖面上充电率异常特征,推测了极化体产状.钻探验证在断层中见铅锌矿化,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26.
地磁截止刚度是定量衡量地球磁场对高能粒子屏蔽效应的参数,描述了高能粒子穿越磁层到达指定观测点的带电粒子刚度阈值.人们一直研究垂直方向上的截止刚度,但对作为方向函数的截止刚度,缺少详细研究.我们使用单粒子方法,倒向追踪粒子的运动状态,计算了近地空间不同投掷角度的高能粒子地磁截止刚度,研究发现:(1)天顶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  相似文献   
927.
华北北部地区地下水10年准周期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以来华北北部发生5.0级以上地震16次,根据时间上的密集程度可分为5个地震丛。地下水资料经过排出地下水超采造成的趋势下降干扰后,多井地下水资料呈现出10年准周期变化的同步性特征。地震丛发生在地下水多年周期的高值段,低值年份则没有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将10年准周期按一定规则分成低值段、上升段、高值段和下降段,在地下水10年周期4个时段的发震概率分别为0%、25%、50%、25%。  相似文献   
928.
中国西北降水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中国西北五省(区)1960-2004年112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表征时间分配特征的新参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对西北地区年降水的年内集中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年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西北年降水集中度东、西部表现出反向变化趋势,而降水集中期南、北部表现出反向变化趋势;年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同年降水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另外年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同夏季北极涛动和东亚夏季风在年代际尺度上也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9.
陕西渭北奥陶系放射虫硅质岩与火山凝灰岩的成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层状放射虫硅质岩的岩石学和火山凝灰岩石学类型的特征研究,认为渭北奥陶系的放射虫硅质岩是上远源的火山喷发物提供了SiO2的来源,造成有利于硅质生物大量繁殖的条件,死后堆积海底,最终转变为层状放射虫硅质岩,从而进一步推断,本区中,上奥陶统的沉积形成于海平面大规模上升的远洋或半远洋的深水环境,火山凝灰岩则是岛弧火山喷发的产物,反映本区曾一度是华北板块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北部边缘部分。  相似文献   
930.
探讨了RS与GIS在空间数据处理过程中各种可能的结合方式,明确了目前RS与GIS集成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GIS数据直接纳入图像处理;同时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应先从空间数据处理的粒度入手,即寻找RS与GIS共同的处理单元。给出了将GIS数据直接纳入图像处理的实例,说明在行程线这个粒度上已能将RS与GIS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