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本文作者从一个普通地震工作者的角度,介绍了成都市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应急工作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其应急工作的一些特点和取得成效的原因。文章认为,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在遭遇汶川地震这样一次特大自然灾害时,成都市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应急行动是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22.
对地震时空分维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3.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了71/2级地震,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滑坡与崩塌,叠溪镇全城被毁,伤亡惨重.震后45天地震堰塞湖溃决,又造成严重的次生水灾.1934年11月,著名摄影家庄学本先生考察了叠溪地震灾区,拍摄了大量的地震现场照片,其中一部分留存至今.这批照片是中国最早的地震现场照片之一,留下了比文字记...  相似文献   
24.
一次地震预报有效性的评价是中短期前兆预报效能统计评分的基础。研究提出了基于误差概念的距准误差评价法(打靶模型)。以预报三要素(Ψ、λ可合为“地域”一个要素)的目标点为“准”,以准理想预报尺度围成的封闭区为“靶心”,以可容忍误差尺度为“靶径”。实际地震与目标点的距离(误差)小于准理想尺度,则地震预报击中“靶心”即为实现准理想预报(评分为1),以此向外逐渐扩大到可容忍误差尺度为止,误差超过此尺度即为“脱靶”(评分为0)。根据当前预报的实际水平,考虑了中期、短期和短临三类预报及预报震级的不同,分别给予准理想预报尺度和可容忍误差尺度的约定标准。实例证明方法有效可用。  相似文献   
25.
亚洲地震委员会第三届会议暨地震学、地球灾害评估和地球内部结构相关论题讨论会于2000年10月10-12日在伊郎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文章介绍了这次学术大会的概况及近年来来亚太地区各国在地震前兆、地震预测、震源物理、地球内部结构、地震台网和数据处理,以及地震灾害评估和诱发地震等方面的研究和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6.
对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灾统计时程曲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制作了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震灾统计时程曲线,归纳了该曲线的特点,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针对我国地震灾情调查和评估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7.
神户地震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初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介绍了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地震灾害和日本救灾应急工作的情况,并结合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探讨了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8.
最优分割在地震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优分割法(Fisher法)”是对有序样品进行最优化分段的一种数学方法。它具有客观、最优的特点。本文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地震分期,给出了具体划分的实例。对运用这种方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9.
对地震预报方法的实际效能给以客观的数值评定称为地震预报评分。实际的地震预报方法可分为以下类型:1.单向预报—只能预报某个时空范围内将有地震或是只能预报没有地震,具体分为:(1)有震预报(2)无震预报2.双向预报—该方法有时预报有震,有时又可预报无震,可进一步分为:  相似文献   
30.
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成都市5个县(市)和2个社区开展公众防震减灾意识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对该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反映成都市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现状和公众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情况;表明成都市城市公众在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基层地震应急管理、民居抗震设防意识和对地震预报管理等方面知识较全面,意识较强,而农村公众则在这些方面意识相对较差.为完善和健全成都市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学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增强公众对地震灾害承受能力、消除恐震心理等提供了较为真实的数据,为统筹城乡防震减灾事业均衡、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