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180篇
地质学   420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29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5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太阳紫外UV-B辐射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塔中站(39°01′N,83°40′E)直接探测的紫外辐射资料,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地层紫外辐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紫外UV-B辐射年总量为8.59 MJ·m-2·a-1。夏季紫外线辐射强度较大,7月达到最大为1.24M J·m-2,占紫外UV-B辐射年总量的14.44% ;冬季紫外线辐射强度较小,约为7月的1/5,1月出现最低值为0.257 M J· m-2;紫外UV-B瞬时辐射强度全年峰值为2.51 W·m-2,出现在6月。1、4、7、10月紫外UV-B辐射的日总量变化对天气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天气现象较少的1月逐日紫外辐射上下变动的离散度较小,7月最大。紫外UV-B辐射随云量增多而降低;沙尘使紫外UV-B辐射的降低较为显著,沙尘暴时,其值为各类风沙天气中最低。  相似文献   
992.
滴头流量对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滴头流量处理(Ⅰ=1.8 L/h、Ⅱ=2.6 L/h、Ⅲ=3.2 L/h)下滴灌对棉田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结束后,空间尺度上土壤盐分的水平和垂直运移距离均随着滴头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时间尺度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盐分呈现从膜下到膜间的迁移趋势。在滴水定额为4 500 m3/hm2条件下,在0~40 cm土层内,3种滴头流量处理下滴灌之后土壤平均含盐量均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处理Ⅰ、Ⅱ、Ⅲ的脱盐率分别为13.5%、40.4%、14.6%,其中处理Ⅱ的脱盐效果最好,其次是处理Ⅲ;而在0~120 cm土层内,所有处理下的土壤平均含盐量的下降幅度均不明显。在0~40 cm土层内,3种滴头流量处理下棉花收获后土壤平均含盐量均呈减小的趋势,但在0~120 cm土层中,膜间土壤呈积盐状态,其中处理Ⅱ的积盐率最小,为1.9%,因此采用2.6 L/h的滴头流量为最适宜的滴水强度,这对于浅层(根层)土壤盐分的淋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93.
新疆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数据为基础,先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2002—2008年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喀什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②2002—2008年的6 a间,各种水资源利用类型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农业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的比重下降了1.94个百分点,而其他用水类型的比重各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③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喀什地区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之间有显著的关联性,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人均GDP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是喀什地区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因子。针对喀什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特点,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新工艺,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建立节水型农业结构是农业节水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4.
世界水资源和用水:当代评价和未来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1996,俄罗斯国立水文研究所的科学家,在本文作者的科学指导下,对世界水资源、用水和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作了新的综合评价,也对其未来状况进行了预测。依据世界水文站网资料,简明地给出了世界各洲、不同自然地理和经济区,以及一些选定国家的可更新水资源动态数据;给出了满足人口、工农业需要的全球用水量,以及本世纪和未来(2000、2010和2025年)的动态可利用水量;分析了世界水资源、用水和可利用水量变化的长期趋势,后者与气候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有关。本项研究成果将以专着《21世纪初期世界水资源》于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95.
滨海旅游取决于对海滨、浴场的良好管理,它能提高岸线和浴场的质量,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经济发展。但开发与保护又难以在实践中做到完美的统一。为此,在欧洲提出了类似酒店评定星级的办法,对海滨提出若干硬性指标,为达标者授旗,可以根据旗帜的不同,了解海滨和浴场的环境和设施情况选择度假地。欧洲现有蓝旗、瑞典旗、欧共体旗、清洁海滨旗、优秀海滨、海上救生巡逻旗。除欧共体有统一授旗标准外,各国各地区又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和旗帜,其等级低于欧洲统一标准。在威尔士目前采用的旗帜有:蓝旗、清洁海滨旗、优秀海滨旗。1.蓝旗是欧共体授予海滨众多旗帜中最负盛名的,1998年欧共体19国共有2499个单位授于蓝旗,其中海水浴场1927处,游艇码头572处。其考核目标是旅游地的海水浴场和游艇码头,要求分环境教育和信息;环境管理;海水质量、安全保障和服务三个方面26项达标方能通过评选后授予。其基本条件是环境质量好,具备一定的接待设施和娱乐条件、靠近城市并交通方便。在英国只有属于政府部门的英国卫生组织有权授予蓝旗。蓝旗有效期1年,达不到规定标准将被撤消。至1998年底,英国486个海滨提出申请蓝旗,180个海水浴场水质达标,只有45处获得蓝  相似文献   
996.
塔里木盆地TSP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2004—2008年沙尘暴观测站网哈密、塔中与和田的TSP观测资料,同时结合铁干里克、民丰和喀什2007年4月开始的TSP、沙尘天气等相关资料,给出了塔里木盆地TSP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影响TSP质量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塔里木盆地东部TSP质量浓度最低,南缘最高,往盆地的西缘逐渐降低,塔中一直处于较高值。影响TSP质量浓度高低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日数越多,则浓度越高。②2004—2008年TSP年平均质量浓度哈密最低,其次为塔中,最高为和田。③2004—2007年哈密、塔中与和田TSP平均质量浓度春季最高,其次是夏季和秋季,冬季最低。④哈密、塔中与和田2005—2008年TSP质量浓度每年不同时间段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97.
由于近50 a来人类对水土及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近30 a,使本来就处于干旱环境中的塔里木河下游朝着更加干旱的方向急剧发展,地下水埋深由20世纪50年代的3~5 m逐年下降至2000年的8~12 m, 由此而引起下游天然植被面积逐年减少,仅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占下游草地面积的57.5% ,沙漠化面积逐年增加,沙漠化程度也在不断增强。从2000年5月至2007年10月10日,曾9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进行生态应急输水,输水后,河道附近地下水位不同程度地得到提高,整个下游天然植被面积不断增加,在下游植被响应最明显的地区,植被覆盖度已超过90%,活植株种类从输水前的 3~4种增加到输水后的10种以上。随着生态输水的实施,原先引起沙漠化的一些环境因子出现了大的变化,由此而引起沙漠化面积的减少和程度的减轻。  相似文献   
998.
塔克拉玛干沙漠肖塘地区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肖塘地区梯度自动站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5月31日的观测数据,计算出该区域中性条件下粗糙度范围是1.00×10-11~1.65×10-3 m,平均粗糙度为6.05×10-5 m,接近沙粒粒径的1/30,与平坦沙面粗糙度相似。摩擦速度的范围是0.14~2.33 m·s-1,平均值1.24 m·s-1。粗糙度随下垫面性质变化明显,与稳定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关,摩擦速度随粗糙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9.
克里雅绿洲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MATLAB7.0对新疆克里雅绿洲225个土壤样品的土壤含水量和28组地下水埋深数据进行处理,用线性回归法和多重回归法对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0~5 cm、15~20 cm、45~50 cm和0~50 cm的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7、-0.8580、-0.8551和-0.8574;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自上而下其关系逐渐增强,其中以15~20 cm土壤含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相关性最强;由多重回归分析确定经验方程,其判定系数达到0.6631,说明地下水埋深是影响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可作为评估地下水开采利用与调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2010年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散射辐射变化特征和散射辐射与晴空指数、大气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散射辐射年曝辐量为3 628.5 MJ·m-2,占年总辐射曝辐量的59.5%,高于全国平均值;散射辐射夏季大(468.3 MJ·m-2)、冬季小(120 MJ·m-2),日最高值基本出现在正午,夏季最高辐照度达719.2 W·m-2。与晴空指数大于0.7时相比,晴空指数小于0.7时,秋、冬季散射辐射增加。晴空指数>0.3时,散射辐射与总辐射的比值随晴空指数的增加而呈线性递减;晴空指数<0.3时,散射辐射与天文辐射的比值随晴空指数的增加基本呈直线增加。散射辐射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呈指数递增。散射辐射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大气质量小于5的范围内且随大气质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