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127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345篇
海洋学   34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10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The new type of copper deposits concerned with in this paper are vein copper deposits found in the Lanping-Simao Rift Basin, Yunnan,China. As is indicated by H,O,C,S,Pb and Sr isotopes, water and mineralizers in the ore-forming fluids were derived from heated meteoric water and mantle, respectively.The metallic elements(Cu,Ag,Pb,Zn,As,Sb,Fe,REE,etc.)are characterized by a mixed source from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相似文献   
63.
华北陆块、秦岭地块和扬子陆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证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河北井陉和湖北宜昌、兴山的39个采样点、392个样品进行的古地磁测试,以及7个采样点、71个样品中的原生剩磁以及笔者前期研究结果,系统分析了三大块体的古地磁极位置、古地磁偏角以及古纬度自寒武纪以来的变化特征,并进行了古地理复原。研究表明,三块体为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寒武纪时,华北陆块、秦岭地块以及扬子陆块自北到南顺序排列于北纬2.9°、南纬5.5°以及南纬17.0°。秦岭地块北侧和南侧分别存在一古洋盆,此时华北陆块和扬子陆块相距约1400Km左右;三块体向北漂移的过程中伴随着旋转运动;三块体开始拼合的时间为晚二叠纪至早三叠纪之间,华北陆块和秦岭地块完全拼合的时间为早三叠纪至中三叠纪之间,三块体完全拼合的时间为中三叠纪至晚白垩纪之间;晚白垩纪以后,一体化的三块体继续向北漂移,并于第四纪到达现今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64.
冀东三家地区的金矿床属燕山期重熔岩浆热液矿床,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和糜棱岩型。其成矿与太古宙TTG片麻岩、韧性剪切带、F_7-脆性主断裂及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并明显具带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5.
大不列颠测量局对微波测距仪继续进行了试验,为此曾在230平方哩面积的地段(芬格兰南部地区)内布设了三等网。在布设三等网时采用了微波测距仪的三角测量法和三边测量法。该地区内原有的二等三角测量,曾用来对上述两个方法进行检查。在该地区事先进行了三角测量的选点工作,并在所有三角点上都建造了标准的大地标。各个方向上视线通过的高度都较大,因而对三角测量的观测造成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对采用微波测距仪测定距离来说,这些条件不能认为是理想的条件,对微波测距仪来既,视线的高度最好较小。工作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平坦地区,长有帚石南属的植物,并有光秃秃的圆形丘陵。我们曾经预料到某几条边上。反射光线会大大地影响观测的成果。当时我们还认为这种影响是使微波测距仪的使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之一。地面影响的作用取决于各边缘测站之间下垫面的电波反射,可使微波测距仪的读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6.
关于中国岩石绝对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个問題的研究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中国地貭部地貭研究所的倡議而进行的。参加这項工作的有中苏两国的科学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中国地貭部和苏联地貭及保矿部有关研究所的人員。由于有許多人参加这項工作,因而能在1957和1958年夏季收集了必需的岩石标本,并在1958-1959年室内工作期間对它們作了部分的研究。用以鑑定年龄的标本是为了編制中国第一个地貭建造年代簡表和进行华北前寒武系研究而采集的。它们包括了中国主要岩浆旋迴和变貭杂岩体。  相似文献   
67.
楊克佑 《地质科学》1958,1(2):29-31
自从河北省平谷县掀起了羣众找矿的高潮以后,甘肃、江苏等省都相继地展开了羣众找矿运动。他們农工作中普遍地要求学习一些基本的地質知識和工作方法以便更多、更快地把宝藏找出来。  相似文献   
68.
迴转冲击式钻进是综合了两种标准钻进方法的优点,在坚硬岩石中能获得最高的钻进效率。二次大战后,在欧洲许多矿山上加以利用,由于降低成本从而促使这种机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
第三纪富金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发育于板块汇聚边缘与俯冲作用相关的火山-岩浆弧以及陆缘弧中,而大多数较古老的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则主要发育于向大陆边缘增生的岛弧环境中.含矿斑岩的岩性变化范围从低钾钙碱性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到高钾钙碱性石英二长岩到碱性的二长岩及正长岩,通常侵位于地壳浅部l~2km处,与同期的火山岩密切共生,并常见热液爆破角砾岩.其围岩蚀变从早到晚依次可分为Ca-Na硅酸盐蚀变、K硅酸盐蚀变、中级泥质蚀变、绢云母化、高级泥质蚀变,而浅部的高级泥质蚀变可以与早期K硅酸盐蚀变同期形成.Cu、Au矿化主要发育在K硅酸盐蚀变带中,矿化与A型脉密切相关,贫钼而富铂族元素.控制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几个关键过程包括:(1)源区有大量的Cu、Au等成矿元素;(2)能使Cu、Au等成矿物质有效进入岩浆熔体的机制;(3)合成矿元素的岩浆熔体在从地幔上升到地壳高侵位而形成斑岩体的过程中没有Cu、Au等成矿物质损失;(4)在岩浆上升演化过程中,岩浆挥发份能有效的逸出,并且逸出的时间越早,对成矿越有利;(5)Cu、Au等成矿元素能有效进入岩浆挥发份;(6)在成矿斑岩体上部发育有利的相对封闭机制,阻止岩浆挥发份的逃逸;(7)含Cu、Au成矿流体的有效沉淀机制;(8)具有一个地壳上部的岩浆房,能够不断提供成矿物质和驱动热液循环的热能.要形成大型矿床一般需要多期岩浆脉动侵位与多期矿化热液蚀变事件的叠加.现多倾向认为交代的地幔楔可能是其主要物质来源.而有利于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形成的岩浆有钾质钙碱性岩浆、埃达克质岩浆、碱性弧岩浆.俯冲板片脱水形成的流体或者熔融产生熔体提供了上覆地幔楔熔融的高氧逸度条件,这种高氧逸度特征是地幔源区Cu、Au成矿元素能否进入岩浆熔体的重要条件之一.最近研究表明流体的冷却可能是Cu、Au沉淀成矿最主要的因素.本文扼要介绍了富金斑岩型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依据线性体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最大长度原则下基于端点提取的自动跟踪矢量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节点及其信息进行提取快速抓住线性体的总体拓扑结构,并以节点信息为指导对线性体进行矢量跟踪和直线提取解决了复杂的线性体交叉问题。算法具有精度高、抗噪性好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