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厦门湾是一个集河口、红树林、浅海湿地等多种典型生态系统的海湾,生物多样性高,曾报道有28种八放珊瑚栖息,但未见瘦枝珊瑚属(Carijoa)的相关报道。为了解厦门湾内瘦枝珊瑚属资源现状,本研究于2014—2021年期间在厦门湾内的大佰屿、小佰屿、白哈礁、角屿、上屿、黄厝、鼓浪屿、火烧屿、青屿以及浯屿附近海域通过潜水调查采集珊瑚样本,其中有25株是瘦枝珊瑚属样本。对样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及基因片段[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Ⅰ(COⅠ)、NADH脱氢酶第二亚基(ND2)]定序技术研究。结果显示,采集的25株瘦枝珊瑚属样本全部都是Carijoa riisei,这是该种在厦门湾的首次记录。C. riisei分布在厦门湾的小佰屿、白哈礁、上屿、角屿、鼓浪屿和火烧屿附近海域,而大佰屿、黄厝、青屿和浯屿站位未见该物种分布。本研究结果既丰富了厦门湾的珊瑚物种记录,也增加了C. riisei的世界地理分布信息,可为全球Carijoa属珊瑚生物地理信息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2.
北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地区,是中亚造山带、塔里木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构造结合部。年代学资料表明北山南带晚古生代存在一期重要的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岩石类型包括了镁铁-超镁铁质杂岩、花岗岩类以及酸性火山岩。音凹峡地区位于北山南带,该地区广泛分布着厚度巨大的二叠系。这套地层主要是由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流纹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73±1 Ma,为早二叠世。针对音凹峡地区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具有高SiO_2、K_2O+Na_2O、Al_2O_3含量、低Fe_2O_3~T、Mg O、P_2O_5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元素无分异,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方面,酸性火山岩富集Cs、Rb、Th、U、Zr和Hf等元素,而相对亏损Ba、Nb、Ta、Sr、P、Ti等元素。酸性火山岩的锆石ε_(Hf)(t)值为-6.0~3.9,具有较老的Hf同位素模式年龄,t_(DM2)=1046~1669 Ma。音凹峡酸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表明这套火山岩系可能由中-新元古代壳源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并与幔源岩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混合,之后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综合音凹峡地区同时代镁铁质岩石、花岗岩类的研究成果,以及该地区二叠系沉积建造及火山岩特征分析可知,北山南带在早二叠世应处于大陆裂谷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3.
“滑坡稳定性计算”系笔者自主开发的“地质测量计算机数据处理及辅助成图系统”软件中的一个功能模块,通过笔者等承担的项目不断实践和完善,目前集成适用于岩、土质滑坡稳定性计算的瑞典(Fellenius)法、传递系数法、比肖普(Bishop)法、詹布(Janbu)法、二维块体极限平衡法等多种算法和C、φ值反演计算,几种算法原始数据可相互导入验算或研究,软件界面简单直观,有计算过程,可作为图片直接插入成果中。本文系统地介绍“滑坡稳定性计算”功能模块的架构、设计思路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4.
腾冲火山区的现代幔源氦释放:构造和岩浆活动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赵慈平  冉华  王云 《岩石学报》2012,28(4):1189-1204
深地震测深(DSS)和大地电磁测深(MT)都表明腾冲火山区现今仍存在壳内岩浆囊,但对其数量和空间分布还存在分歧并缺乏全貌性认识。MT探测认为腾冲火山区是一个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减薄区,但对这一减薄区的空间范围还缺乏充分的约束。通过对腾冲火山区及外围大范围温泉逸出气体的分析测试,我们共获得了75个温泉逸出气体的氦同位素3He/4He比值数据(部分为前人资料)。利用氦同位素示踪原理,我们研究了腾冲火山区幔源氦释放强度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发现:腾冲火山区的幔源挥发份释放呈1带3区分布。以3He/4He≥1 Ra,幔源氦比例≥15%为界,腾冲火山区的幔源挥发份释放异常区呈整片分布,为一南北走向的条带,南北长100km,东西宽50km。在整片异常区的内部,腾冲火山区的幔源挥发份释放又有强度不同的3个区域:① 中部腾冲县城-热海一带,3He/4He比值达到5.5 Ra以上,幔源氦比例达到70%以上,释放强度最强。② 北部曲石一带,3He/4He比值达4.5 Ra以上,幔源氦比例达到50%以上,释放强度次之。③ 南部五合-蒲川-新华一带,3He/4He比值达2Ra以上,幔源氦比例达到25%以上,释放强度最弱;腾冲火山区幔源挥发份释放强度在不断升高,其中第3个释放区的3He/4He比值(Ra)升高速率比前两者明显要大。我们认为:腾冲火山区现今幔源挥发份释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图象就是该地区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减薄区空间尺度和上涌强度的最直接反映,上涌区(减薄区)的大小大致为南北长100km,东西宽50km;腾冲火山区现今存在3个壳内岩浆囊。第1个岩浆囊位于腾冲县城-热海一带,第2个岩浆囊位于马站-曲石一带,第3个岩浆囊位于五合-龙江-团田-蒲川-新华一带;腾冲火山区3个岩浆囊都在不断受到幔源岩浆的持续补充;第1个岩浆囊集幔源挥发份释放、相对地热梯度、地壳形变和地震活动等异常于一身,活动性最强,是未来腾冲火山最可能喷发的地点,需重点监视。第2个岩浆囊的幔源挥发份释放强度也引人注目,需加强监测。第3个岩浆囊规模大,埋深较浅,幔源挥发份释放增加较快,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5.
和田河流域平原耗水驱动力与适宜绿洲规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卫红  黎枫  陈忠升  王云  李宝明 《冰川冻土》2011,33(5):1161-1168
基于和田河流域1964—2007年的水文、气象及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探讨了流域耗水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水量平衡法和水热平衡法估算了流域适宜绿洲规模和适宜耕地面积.结果表明,1964—2007年和田河流域出山口径流呈现增幅为0.495×108m3.(10a)-1增加趋势,流域耗水量...  相似文献   
66.
世界主要深水含油气盆地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深水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良好的储层是形成较大油气藏的必要条件.以大量调研资料为基础,对大西洋区域的墨西哥湾、巴西东部边缘、非洲西海岸、挪威中部陆架及新特提斯区域的澳大利亚西北陆架、中国南海、孟加拉湾、地中海(尼罗河三角洲)8个地区的24个深水含油气盆地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这些深水含油气盆地中主力储层的形...  相似文献   
67.
STUDY ON BUSINESS POLLU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IN SHANGHA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aclybaCKGROUNDThetermofbusinesspollutioninthispaperreferstothereverseeffectsontheenviro~entandhumanhealtharisingfromtheprocessesofprofitablecornnlercialactivities.Itmainlyincludesnoisepollution,oilsmokePOllution,heatPOllution,wastewaterpollutionfromrestaurantIplasticpackagepollutionandlightPOllution.Duringtheprocessofindustrialrestructuringandtheeconomicdevelopment,theproportionofthetertiaryindustryinShanghai'sgrossdomesticproduction(GDP)rosefrom30.8%in1990to40.1%in1995.Inthefollowi…  相似文献   
68.
刘毅  任亚文  马丽  王云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9):1555-1565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的战略方向,也是中国应对未来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3周年之际,论文通过梳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主要进展、问题,对新形势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行战略再思考。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进入“创新经济”发展阶段,平台建设、人才集聚与政策配套持续强化,多样化的跨区域创新协同模式不断涌现,但是在成果质量、资源配置、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现实挑战。在继续巩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有的基础上,未来应从“创新资源的获取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资源的协同与再分配”等方面持续进行战略优化与调整。  相似文献   
69.
王云 《西部资源》2014,(2):221-222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地质资料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信息资源,对其进行信息化开发利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已成为当今国际上地质资料研究发展的一大趋势。地质资料由纸质文档转化为电子文档有着时代的必然性,但将纸质文档转化为电子文档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众多的安全问题和挑战,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70.
王云 《浙江气象》2014,(1):23-27
阐述了气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背景,分析了基层气象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就基层气象部门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做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环境气象服务及防范和化解人居环境风险、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述了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来做好气象服务新型城镇化的现实意义。基层气象部门要不断提高服务新型城镇化的能力和水平,让全体城乡人民均等共享"气象福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