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河南遂平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论述嵖岈山国家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类型、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对河南遂平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与国内外典型花岗岩地貌景观进行了对比分析,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特征:①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主要是花岗岩像形石地貌景观,各种形态的花岗岩像形石有100多个。受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矿物成分、结晶程度、球状风化的影响,大多数花岗岩像形石表面圆滑棱角很少,看起来不抽象更形像逼真。②嵖岈山花岗岩体呈岩株产状,分布面积不大,使花岗岩体整体地貌景观精巧典雅看似“天然盆景”。③嵖岈山拔地而起的山与平原接壤的独特地貌地形,让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看起来又非常雄伟壮观。④嵖岈山花岗岩洞穴(石棚)地貌景观众多,洞套洞、洞连洞,洞长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美学观赏价值极高,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美学观赏价值体现在:美、奇、雄、险、幻。认为嵖岈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的特征是因嵖岈山花岗岩为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矿物颗粒结晶比较粗且岩性较均一、岩体内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疏密适中、独特的地貌部位和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的气候条件形成的,是花岗岩地貌显著地带性有力见证。为发现类似的具有美学观赏价值的花岗岩地貌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区冻土震害考察研究表明,震区主要存在冰碛、冲积、洪积和湖积等成因的冻土,沿地震破裂带冻土厚度变化较大。震区冻土变形破坏主要包括地震构造成因的地震破裂带和由地震振动引起的裂缝、液化、震陷和崩塌等。冻土中地震破裂带在地表主要以脆性变形为主,在地震断裂左旋走滑运动作用下,主要由剪切裂缝、张裂缝和开裂的挤压鼓包等组成。裂缝、液化、震陷和崩塌等变形破坏的展布特征及其组合形式与震区岩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本次地震震害具有地震破裂带规模大、有建筑物分布的青藏公路一线地震烈度衰减较快和震害分布受岩土条件影响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3.
栾川县位于豫西山地,主要为中山地貌、中低山地貌、低山丘陵地貌、河谷平原阶地漫滩地貌等,地质灾害较发育,主要灾种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分析栾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4.
王伟峰  宇杰  王枫  左伟 《地下水》2012,(4):193-194
白河街村滑坡位于南山北部斜坡上,滑坡由老滑坡与新发育的变形体组成,研究其滑坡与变形体可能形成潜在滑移的机制和稳定性评价对于后期防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斜坡基本条件入手,分析滑坡与变形体的形成机制,计算和评价其稳定性,为后期滑坡与变形体的防治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5.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海水温度不断升高、海洋暖化逐渐加剧, 高温严重影响着海洋生物的各种生命过程, 但对于海洋双壳贝类如何应对热应激的研究仍然不足。为此, 开展了以18 °C (CT)为对照组在26 °C (ST)和33 °C (HT)下对厚壳贻贝消化腺组织进行了急性热胁迫下的代谢组学分析,以便于研究其代谢反应。采用LC-MS/MS技术, 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手段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 并分析确定相关的代谢通路的变化, 共有2 532种代谢物在厚壳贻贝消化腺中被鉴定。KEGG富集分析用于探索差异代谢物的潜在代谢途径, 共有29条代谢通路被显著富集, 与对照组相比, ST组显著富集于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鞘脂类代谢和视黄醇代谢等代谢通路; HT组显著富集于酪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丙氨酸新陈代谢、酪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研究结果显示, 厚壳贻贝消化腺主要通过调节色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鞘脂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 脂肪酸、赖氨酸降解等信号通路应对热应激, 从而帮助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状态。上述研究为多视角探究厚壳贻贝耐热机制与应对环境中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进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淮河流域沙颍河段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地表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但地下水质变化情况不详.特别是沙颍河段(河南省城)污染最为严重,具有代表性.通过本次工作,采用地面调查、水土样化验分析等方法,第一次系统地对淮河流域沙颍河段(河南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该文通过对淮河流域沙颍河段(河南省域)浅层地下水2003、2004年水质化验资料的分析对比.揭示了其季节变化特征、年际变化特征,通过现在水质资料与历史水质资料的对比研究,发现了该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该文为该区制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今后类似地区进行环境地质调查指明了方向,对提高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本文阐述了河南省南阳盆地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对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南阳盆地内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并对浅层地下水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8.
分别叙述了永嘉县坡面泥石流和沟谷泥石流的发育分布特征,并分别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了坡面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及沟谷泥石流的形成方式和侵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