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基岩裂隙水中90Sr迁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西北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水文地质情况,通过渗透张量系数计算和溶质迁移参数测试,建立了基岩裂隙水渗透模型和90Sr在基岩裂隙水中的迁移模型.根据以上两个模型的耦合,采用有限差分法,利用MODFLOW软件对90Sr进入处置场地下水后的迁移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机械弥散、对流作用、地质介质的吸附阻滞作用以及核素本身的衰变作用,处置库运行100a后因破坏而导致核素90Sr进入地下水后的有害污染面积比较小,不会对水井及下游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分形理论在区域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青衣江Ⅲ级流域滑坡,泥石流的发育,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引入分形理论,结合映射分析成果,初步提出了滑坡,泥石流评价预测的河谷形态分维模型,为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的评价预测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3.
西安市地面沉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安市地面沉降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地面沉降带下伏土层的固结性能,进而分析西安市地面沉降机制,初步研究表明,由于土层的超固结性能,西安市地面沉降明显不同于沿海城市(如上海,天津等)的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44.
山区城市地质环境演化中包气带的二次污染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液在包气带中的作用机制,是城市地质环境污染控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次研究以长江三峡工程水库库尾段重庆等山区城市为典过型实例,研究了包气带地质结构特征和污染现状,在室内开展了岩柱淋滤模拟实验,揭示了污染物在包气带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证明,包气带污染物具有净化,聚焦和变异等多种功能,并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环境对二次污染,它对城市生态环境演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5·12"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中,有两类山地灾害至今仍对公路运营安全影响很大,其一是高高堆积在坡体之上且规模较大的松散(动)危岩体,其二是与岷江大致正交的泥石流沟泥石流.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危险物源分布相对位置高、体量大、来势凶猛、冲击破坏性极强,加上它们发生的时间或空间的不确定性,致使常规防治措施无能为力并极易遭到破坏.复式明洞工程则是针对上述灾害专门提出的公路实用性防护工程.经过前期运行,已明显体现出这类工程的优越性,同时也凸显出一些尚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46.
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以二郎山公路隧道施工过程的工程实践为依据,利用常规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和围岩变形跟踪监测系统及二次应力场测试,获取隧道围岩动态综合信息,为围岩分类、大变形预测、岩爆预测、优化二次支护时间及反分析等提供依据,是岩土工程信息化设计、施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7.
大光包滑坡启动机制的物理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县大光包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规模最大的滑坡,为了研究其形成机制,本文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利用三维振动台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了大光包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启动机制与破坏过程,探讨了滑坡发生与坡体结构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光包滑坡一个楔型槽状滑落体,沿着白云岩沙化层面和坡体中垂直于层面倾坡内早期X构造裂隙构成,是层面与裂隙在地震力作用下扩展并破坏的宏观表现;振动作用下坡体首先在坡顶产生一系列的拉张裂缝,随后在坡体下部产生剪切裂缝;后缘拉裂面、东侧白云岩层面和西侧拉裂边界将坡体切割成楔形体并滑下;滑坡为一后退式滑坡,呈多次后退式破坏。  相似文献   
48.
"5·12"汶川地震区都汶路老虎嘴崩塌体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2.8 km的都汶路老虎嘴崩塌体,是本次地震中岷江上游最具影响的一处次生灾害,规模巨大,性质特殊,其处治工程思路与一般工程设计更是不同.在认识该崩塌体本底条件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发育特性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并实施的固坡桩技术、安全备用平台就是其中两种有别于一般设计的特色工程.  相似文献   
49.
浅生时效变形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义研究了在区域性剥蚀夷平过程中,因地质体和岩体中储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造成的变形破裂构造。文章根据某电站坝基勘察和开挖过程中所获大量实际资料,采用多种研究手段阐明了这类浅生时效变形结构的形成条件、演化过程以及发育分布特征,这类结构在岩体稳定、地面地质灾害以及地质体中水气储存条件和运移规律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0.
大渡河官料河昔木呷沟泥石流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工程地质分析的方法对大渡河官料河昔木呷沟泥石流的形成环境、基本特征、形成演化过程及机制模型、泥石流沟岸坡稳定性评价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泥石流活动趋势做出科学的评价预测。对工程建设中的泥石流分析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