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9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范数灰关联度分析法在灌浆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范数概念计算的灰关联度较常用的基于均值思想计算的灰关联度具有更好的整体接近性,本文将范数灰关联 度分析法引入到灌浆加固工程中,应用于确定影响单位深度吸浆量因素的权重上。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和可操作性,能方便、快捷、较准确地确定影响地基单位吸浆量的因素权重。  相似文献   
72.
2008年5 12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引发了大量崩塌滑坡。安县高川乡的大光包滑坡是规模最大的高山滑坡,总方量约10109m3。它的形成机制和运动学特征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前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对滑坡的外形和结构特征及其所处地质环境作了较详细地现场调查,系统研究了滑坡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开展了室内实验及震动台物理模拟实验,通过与类似地区地质现象的对比分析,对滑坡获得以下认识: (1)大光包滑坡是一个巨型的楔型槽状滑落体,以下伏的震旦系白云岩层面为主滑面,以与层面近于正交的早期X构造裂隙面为侧滑面,两控制面交线倾向北北东,倾角12左右; (2)滑坡前缘的黄洞子沟是滑坡的剪出口位置,滑坡起动加速滑入黄洞子沟后受到沟道左侧山梁的阻挡而迅速制动,受阻的滑坡体上部高速越过山梁冲向山坡并发展为碎屑流; (3)作为滑坡主滑面的震旦系白云岩岩层,为一经历了强烈岩溶的白云岩沙化层,强烈地震引发沙化层因突然产生的超空隙压力而流态化,这可能是导致山体突然失稳的主要原因。大光包滑坡事件可能为我们提供了地震引发山体失稳的一种新的模式,在分析研究和评价山坡的演化和稳定性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岷江叠溪古堰塞湖的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岷江上游及其支流杂谷脑河中发现了多处滑坡古堰塞湖沉积物,并受到广泛关注,但也有不少学者质疑是否是堰塞湖相沉积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引发了几十个规模较大的滑坡堰塞湖,叠溪古堰塞湖展示的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再次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最新调查、勘查和测试资料对古堰塞湖的形成与消亡过程做了进一步查证...  相似文献   
74.
雪峰山高速公路隧道为上海至瑞丽国道G320主干线湖南省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上最大的控制工程,全长约7km,最大埋深约850m。目前已开始施工。地应力是围岩变形特性的重要控制因素,也是隧道设计的重要依据。结合雪峰山隧道工程实际,运用现场钻孔水压致裂法测试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雪峰山隧道地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本区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为N50°~86°W;应力值随埋深的加大而逐渐增大;岩体最大应力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通过该项研究,初步查明了雪峰山隧道地应力场的基本分布规律,为隧道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和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是“九五”期间的勘探重点,通过对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的烃源岩、储层沥青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确认了上二叠统的滨岸煤系泥岩和海槽相碳酸盐岩为主要烃源岩,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下伏的上二叠统烃源岩,天然气以垂相运移为主,飞仙关组部分气藏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较高与储层中膏岩层的分布和热硫酸盐还原作用有关,上述这些特征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岩爆形成机制与判据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根据岩爆实例调研,详细地描述了岩爆破坏的几何形态特征,并通过岩爆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岩爆岩石力学测试等研究,总结出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主要有压致拉裂,压致剪切拉裂,弯曲鼓折(溃屈)等3种基本类型。现场测试结果则表明,岩爆发生时,其判据σθ/Rb至少应大于0.3。  相似文献   
77.
川西山区某公路拱桥变形破裂成因及处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山区某公路桥为一长16m的双曲偏心单孔坡条石拱桥,横跨于一小型冲沟上。东侧桥基为强—中风化钙质泥岩,西侧桥基置于一多期泥石流堆积体斜坡上(未做特殊处理)。1996年建成通车后,1997年桥身开始出现裂缝,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一座危桥,且变形破裂迹象呈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缓解这一趋势并彻底查清变形破裂成因,以便为危桥的全面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先后进行了桥体及周边边坡变形破裂迹象的调查、桥体三维位移长期监测、桥基灌桨加固及效果检测、周围地质环境勘察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等工作。文章在大量勘察、试验以及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工程地质的基本分析方法.并引入结构力学理论及断裂动力学理论,对该公路拱桥的变形破裂成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双曲偏心拱的桥身结构不能与周边复杂的地质环境相适应是桥体变形破裂的根本原因。西侧斜坡体侧向主动土压力和两桥台间的不均匀沉降是拱桥变形破裂的起因和触发因素。而桥面间歇性动荷载作用则是促使桥体已有裂纹进一步扩展的主要原因。针对桥体的病害原因,为危桥整治提出了将原拱桥桥身结构改为对桥基变形适应性强的桥梁结构,将西侧较软弱的桥基进行灌桨加固。将两桥台用地粱连接增加桥体整体刚度并在西桥台设置与竖向支撑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8.
崩塌落石运动学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目前正在进行全面治理,本文以链子崖东侧猴子岭崩塌落石为典型实例,开展了地质力学与数值模拟,研究了崩塌落石的运动学特征,并以防治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9.
西安市反倾向地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大量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分析,初步探讨了西安市反倾向地裂缝的成因及其与区内已发育的11个条地裂缝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构造重力扩展机制是形成西安地裂缝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0.
一、论文综述 (一)斜坡岩土体特征的研究 “瀑布沟边坡工程岩体分类探讨”一文详细研究了大渡河上游瀑布沟坝区花岗岩和浅变质玄武岩强度及结构特征,利用赤平投影作优势面分析,将斜坡按岩体结构特征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评述其变形状况、环境特征及稳定性。“风化花岗岩边坡稳定性特征”一文对广东珠海深圳地区广泛分布的燕山期花岗岩风化特征作了研究,确定块体的倾倒和沿缓倾裂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