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利用北京城区两部地基微波辐射仪资料,结合自动站、加密探空和雷达等局地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北京地区2008年8月14日"湿雷暴"(强降水伴有雷电)和24日"干雷暴"(强雷电伴有弱降水)过程发生前的局地环境大气温湿廓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干湿雷暴发生前大气层结明显不同.湿雷暴探空层结曲线呈"漏斗"型,低层暖湿...  相似文献   
42.
使用多种常规、非常规观测资料,结合WRF模式云尺度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对2007年8月6日和2008年8月23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两次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观测和数值模拟对比研究,前一过程为孤立单体雷暴造成的局地强降水过程,后一过程为干雷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1)前一过程是由高层中α尺度低槽携带分裂南下的弱冷空气与副高西侧...  相似文献   
43.
为了提高光伏太阳能板的太阳能转换效率,设计了一种太阳能板自动寻光转动控制器,此装置通过寻光电路检测太阳光源方向,当产生偏差信号时,经A/D转换电路输入单片机,单片机处理输出相应电信号驱动电机转动,准确地跟踪太阳光线移动.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跟踪精度高,可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能够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4.
随着雾霾天气的频发,大气污染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以哈尔滨为例,研究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竹燃放可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致空气达到严重污染级别,影响身体健康。燃放时段空气污染指数最高为非排放期的1.74倍,空气质量指数最高为非排放期的3倍,排放的污染物以颗粒物为主,尤其是PM2.5。  相似文献   
45.
利用Matlab函数识别沉积物中的米兰柯维奇旋回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旋回分析中需要对数据进行的各种处理,利用Matlab中集成的滤波(filter)函数、插值(interp1)函数、求均值(mean)函数、去线性趋势(detrend)函数、求方差(variance)函数及谱分析(pwelch)函数等的组合,编制了识别沉积物中米兰柯维奇旋回信号的程序。选择窗口宽度(window)约等于有用信号中最低频率信号的波长、交叠点数(noverlap)为窗口宽度的50%、傅里叶变换的数据点数(nfft)大于全部采样数据的长度且为2的最小整数次幂时,可获得较好的谱估计结果。其不足之处是不能估计背景的红噪声谱及给出谱峰值的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46.
本文利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空气质量数据,统计了三个城市的总体污染情况及PM10的年、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哈尔滨的空气污染比其它两城市严重,重度污染的天数比例最高为0.33%;PM10是三个城市主要的首要污染物,出现的天数占总天数比例都>94%,NO2、SO2为首要污染物主要出现在冬季取暖期;统计6 a的平均PM10浓度,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哈尔滨PM10浓度的年变化呈上下波动趋势,齐齐哈尔、牡丹江PM10浓度则呈递减趋势;10月-次年4月是三个城市PM10浓度高值期,6-8月为浓度低值期。  相似文献   
47.
通过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C、N)分析,揭示家养动物的饲养模式及对先民肉食资源的贡献,是动物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之一.关中地区,是庙底沟文化(约5500年前)的主要核心分布区域之一.目前,对该地区和该时间段内家养动物的饲养模式及对先民肉食资源的贡献,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本文对陕西兴乐坊遗址出土动物与人骨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并对其中4个猪骨进行AMS-14C测年.同位素数据结果显示:野生动物(獐、青羊、梅花鹿)栖息于C3类的植被环境,家养动物(猪、狗)和人,则主要以C4类为食.3个猪个体的年代为5449~5300 cal.B.P.,而1个猪个体年代偏晚(4089~3985 cal.B.P.),其同位素数据也异于其他个体.结合该遗址的植物考古资料(粟和黍具有高的出土概率),认为:家养动物(猪和狗)饲喂了大量以粟类作物的副产品或者人类的残羹冷炙(粪便).根据食物链从生产者至消费者的同位素分馏效应(δ13 C值约富集1‰,δ15N值约富集3‰~5‰),比较了先民与野生动物以及家养动物的同位素数据,发现先民与猪的δ13 C和 δ15N值的差异最小(0.2‰和1.9‰),这反映了先民的肉食资源应主要源于家猪.家猪的饲养和管理,为庙底沟文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此外,1例梅花鹿角具有偏正的δ13C值(-13.2‰),暗示发达的粟作农业还为先民尝试驯养其他野生动物(如鹿)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8.
永暑海区波浪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永暑礁测站1988-2009年共22a的波浪实测资料,对永暑海区的波浪要素的基本特征、变化规律、风与浪的相关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阐明了海区海浪的特点及其年变化规律。该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区,海区的波浪主要受季风影响,季风时期的风向、风浪传播方向、涌浪传播方向基本一致。波高以轻浪和中浪为主,小波分析表明波高在6-9月具有3-6年的变化周期。提供了较详实的海浪资料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9.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基本问题之一,如何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是地震学研究重点。本文介绍地震定位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进展,对目前存在的各种地震定位技术进行分类,概述基本原理及应用。详细介绍盖革经典定位法、双差定位法和微震定位方法中的波形互相关技术和震源扫描算法,并简单介绍微震定位技术在核试验监测及定位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江南造山带中新元古代基性岩墙广泛发育,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的研究对认识江南造山带的构造过程和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出露于江南造山带东北段的浙西毛坦地区新元古代基性岩墙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基性岩墙的岩性主要为辉绿岩和少量辉长岩,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主要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特征还显示了拉斑玄武岩到高铝玄武岩的过渡;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Nb、Ta、Ti负异常显示了岛弧拉斑玄武岩的特征,但在MgO-FeO*-Al_2O_3、Ti/100-Zr-3Y、TiO_2-FeOT/MgO、Zr/Y-Zr、Ti-Zr、Zr/4-2Nb-Y和Th/Yb-Ta/Yb等图解上,基性岩墙样品大都落在洋岛、洋中脊和板内玄武岩区域,表明基性岩墙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主要为板内裂谷环境,且在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不同程度混染了地壳物质;岩石的w(Th)/w(Ta)值及w(La)/w(Yb)值均较低,结合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和岩石的拉斑玄武岩属性等,显示基性岩墙具有与地幔柱相关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这些特征显示,浙西毛坦地区的基性岩墙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在新元古代因地幔柱活动导致软流圈上涌及部分熔融,使基性岩浆沿着由裂解作用形成的区域张裂构造侵入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