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测绘学   85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介壳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沉积古环境古气候意义,结合介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和介壳化石组合生态环境特征可得到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中上段更为详尽的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特征。柴达木盆地西部上干柴沟组中上段介壳微量元素比值Sr/Ca、Ba/Ca、U/Ca及元素Sr、Ba、U在A阶段(28.35~26.42 Ma)值较低,B阶段(26.42~23.08 Ma)值整体较高,段末值有所下降,C阶段(23.08~22.33 Ma)值明显上升,Mn/Ca和Mn值变化大致相反。A阶段Sr/Ca和Sr均值(分别为0.002 278、37.76×10-9)较低,B阶段均值(分别为0.003 347、41.46×10-9)较高,C阶段二者均值(分别为0.003 346、56.06×10-9)也较高,Ba/Ca、U/Ca、B、U有着类似的平均值变化特征,Mn/Ca和Mn值有着相反的平均值变化特征。同时相应各阶段介壳化石组合有所不同。通过介壳微量元素变化及化石组合特征,结合同期深海氧同位素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上干柴沟组中上段柴西古湖古环境古气候演化特征为: A阶段,盐度较低和还原性较强,水位较高,气候相对温暖润湿;B阶段,整体盐度较高和氧化性较强,水位较浅,气候整体炎热干旱,段末气候干旱程度降低;C阶段,盐度和氧化性增高,湖水变浅,气候向冷干演化,响应了早中新世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化。该地区该时段古气候主要受全球气候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与副特提斯海西退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2.
刘卫卫  彭旭  王庆  孙阳 《探矿工程》2017,44(6):62-64,68
煤矿井下定向钻进技术具有钻孔轨迹可精确控制、有效距离长、一孔多用等优点。针对唐家会矿顶板水害,采用定向长钻孔进行预疏放,通过首采工作面的疏放水实践以及穿层钻孔检验,顶板水疏放效果明显,为工作面掘进和回采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3.
塔里木克拉通的研究可以有助于理解中亚造山带元古代构造框架和Rodinia 超大陆的形成过程。位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区广泛分布有基性岩-超基性岩-碳酸岩,并且伴随有铜镍、铁磷和蛭石矿床,其典型矿床为兴地铜镍矿床、且干布拉克蛭石矿床、大西沟和卡乌留克铁磷矿床。SIMS 锆石U-Pb 年代学研究表明,大西沟铁磷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2 452±10 Ma),其它铜镍、铁磷和蛭石矿床(兴地、卡乌留克和且干布拉克)形成于新元古代(812~707 Ma)。古元古代成矿作用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汇聚碰撞有关,而新元古代成矿作用形成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导致塔里木地幔柱活动有关的成矿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104.
茶溪冲金矿是"湖南省区域化探异常查证"期间发现的小型金矿床,本文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矿床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矿体赋存于高涧群浅变质碎屑岩类中,受北东向区域断裂及两侧北东、近南北向低次序断裂控制。矿床成因为破碎带石英脉型,同时指出了找矿标志,分析了找矿远景及今后工作方向,对该区以后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新疆阿合奇县色帕巴衣地区石炭系别根他乌组底部首次发现了大量孢粉化石,经鉴定计有38属65种,根据化石属种类型及占比,将孢粉组合命名为Protohaploxypinus Potonieisporites Hamiapollenites组合。该组合以双囊具肋花粉的大量出现,Protohaploxypinus,Potonieisporites,Hamiapollenites的高占比,Striatolebachiites和Noeggerathiopsidozonotrilete的低占比以及Cordaitina的出现为特征,[JP2]与前人建立的新疆上石炭统车排子组孢粉组合极为相似,而与前人建立的巴塔玛依内山组中的孢粉组合有显著区别,故当前孢粉组合代表的地质时代应为晚石炭世早中期的罗苏期至滑石板期,相当于国际上Bashkirian Moscovian(巴什基尔-莫斯科)期早期。其植物化石兼具欧美区与安加拉区特征,整体上处于亚安加拉区。孢粉证据支持塔里木板块与准噶尔板块的部分拼接最晚发生在晚石炭世早期的假说。气候总体上处于半干旱气候,但干旱程度并不严重,局部层位还形成薄煤层或煤线。   相似文献   
106.
针对目前国内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精度低、内外业比对脱节、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利用GML技术支持多源异构数据之间的交换特点,建立了一个采用手持机在室外现场核查采集疑似违法违规用地数据,并将核查信息实时回传给室内监控中心的土地执法监察系统,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地实时土地执法督察.  相似文献   
107.
挤压式边墙技术在面板堆石坝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成  郭德发  王庆  卢勇鹏 《岩土力学》2008,29(Z1):201-203
介绍了寺坪面板堆石坝上游垫层坡面混凝土挤压边墙的试验过程及应用情况。以挤压式边墙技术替代了传统工艺中垫层料的超填、人工和机械削坡修整、斜坡碾压、坡面防护等技术。阐述了挤压式边墙的施工特点,并对该项指标及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寺坪工程应用挤压式边墙施工技术,在简化施工工序、提高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优势在大坝上游垫层区的施工中得到明显体现。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微小含煤盆地倾斜煤层采空区的瞬变电磁法探测效果,以云南省新近系向斜盆地采空区为研究对象,从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两方面对瞬变电磁探测效果展开研究。首先,针对研究区微小盆地构造条件建立倾斜煤层地电模型,以正演模拟和电阻率计算论证理论可行性;其次,根据模拟结果设置工作参数进行现场数据采集,以倾斜含煤段作为电性标志层追踪电阻率异常并推断采空区分布范围;最后,采用井下超前钻探对推断的采空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适用于探测微小盆地的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地电结构的改变,探测结果清晰显示盆地倾斜含煤地层的起伏变化,能准确反映采空区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我国严格土地管理的紧迫需求及村镇现有土地监察手段的不足,基于Mobile GIS和OGR库,结合GPS信号处理、Windows Mobile API开发、数据模型等技术,本文在PDA环境下设计和建立了村镇土地监察系统,实现了GPS信号的读取、解析和坐标转换,Mobile GIS数据模型设计、违法用地几何及属性信息的快速采集、拍照取证及照片的超链接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0.
针对目前国内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精度低、内外业比对脱节、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利用GML技术支持多源异构数据之间的交换特点,建立了一个采用手持机在室外现场核查采集疑似违法违规用地数据,并将核查信息实时回传给室内监控中心的土地执法监察系统。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地实时土地执法督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