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91.
针对川滇地区,在大量搜集、总结前人资料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上地壳、下地壳(两层)、上地幔等4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通过反复调试,确定了其边界条件,并且计算了川滇地区背景应力场、断层蠕动产生的应力场和强震触发的应力场,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后续地震大多发生在前面地震引发的库仑破裂应力正值区,前一地震对后续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强震是在较高的应力背景下成组发生的. 这对判断、识别地震异常,提高地震预测水平有着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2.
辽宁兴城地区以绥中花岗岩为成土母质的酸性棕壤土是一种具有特色的农作土壤。对绥中花岗岩与土壤中矿质元素的迁移规律的研究表明,基岩、成土母质、底土层、心土层和耕作层中的矿物组合、矿物形态及地球化学具有相似性。酸性棕壤土的物质来源于基岩的残积或近地运积。土壤各发生层中的Si、Fe、K、Mn等常量元素具有显著高值,稀土元素富集。酸性棕壤土矿物分解处于钙淀积--酸性硅铝阶段。化学风化作用过程完成了初始的去Ca、Na过程,进入到去K的阶段,矿质元素迁移表现为母岩高物理风化程度和棕壤土对有效元素的高继承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3.
地震台站的基础信息是台站管理和分析预报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天津地震台站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编写,采用Visual Basic6.0编程,利用Jet数据引擎调用Access数据库,根据台站管理所需资料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编程方式,实现了天津市地震台站信息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94.
介绍浙江省兰溪地磁基准台场址堪选工作过程及计算结果,并介绍背景噪声和密跨度和跨度等常规测试过程,进行新址与杭州台记录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通过科学计算和分析,确定新址取代旧址的科学性,为相似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5.
近5年来,天津前兆台网建章立制,研发台网管理软件,不断强化系统运行、技术管理和产出应用工作,圆满完成了地震监测任务,并取得丰硕成果。未来5年,天津前兆台网的工作重心从观测为主向观测、应用并重转变,为天津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196.
用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处理了天津地区2002年以来静海地震台井、宝坻地震台井、高村井和张道口地震台深井地下水位固体潮观测数据,并以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值的2倍方差作为异常判定指标,将天津及周边地区发生的M_L≥4.0地震参数与井水位固体潮响应比异常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4口地下水位固体潮井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变化与附近的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从而证明,利用井水位固体潮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能有效识别和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7.
数字前兆观测地震异常短临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高频序列分析处理方法,对2001年以来首都圈及外围部分地区的数字化前兆观测资料进行处理分析。所采用的数字前兆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原始图像变化形态研究,观察分析图像的突变、潮汐畸变、振荡、脉冲等微动态变化特征;②通过滤波等方法研究提取数字前兆资料的高频信息在地震前后的变化特征。并结合首都圈地区ML4.5以上地震,对数字化前兆的短临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8.
“十五”天津市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管理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的资助下,研制了基于“十五”前兆数据库的天津市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管理软件,从需求分析、功能实现、技术路线、运行环境和软件应用等5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该软件的应用,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初步实现了“十五”日常工作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99.
电磁场定点连续观测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利用"十.五"期间静海地震台布设的秒采样大地电磁网(N-MT)仪器系统和FHDZ-M15地磁组合系统的同步观测数据,实现了固定台站大地电磁测深(MT)观测。采用Robust技术对静海地震台2008年1—6月记录的天然电磁场观测数据进行了MT处理,得到了张量阻抗资料。经过对周期为6~600s范围的18个相同周期的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分析,其中有多个周期的视电阻率及阻抗相位的时序曲线在2008年3月11日卢龙ML4.2地震前出现异常变化。研究使用的资料周期对应深度为5~50km,属华北地震震源深度范围,其结果反映了震源区地层地震前后震源深度的电性变化。MT方法比现行的地电观测方法具有更直接反映震源区地层的电性变化和更深的勘探深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0.
通过在与地铁线路垂直方向野外布设测线,对不同距离的测点进行地磁干扰强度的连续测量,计算出在不同测点的地磁场干扰幅度,得到现有规模的地铁对地磁观测的干扰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