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折多山花岗岩时代、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沿鲜水河断裂分布的折多山花岗岩由早期的中细粒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略晚的主体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少量的伟晶岩和细晶岩构成。早期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表明其侵位结晶于18±0.3Ma,使折多山花岗岩岩浆侵位结晶年龄和鲜水河断裂开始活动的时间提前近6Ma。岩石中保存有818±47Ma和156±8Ma的继承锆石.表明存在扬子西缘元古宙和中生代陆壳物质的再循环。在K_2O对SiO_2分类图上,早期的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落在钙碱性系列区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落在橄榄玄粗岩系列区域,两个系列岩石总体上为铝饱和到过饱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具有中等的稀土总量(162×10~(-6)~224×10~(-6))、高的(La/Yb)_N(74~118)和明显的正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P和Ti亏损,形成于岛弧钙碱性火山岩低度部分熔融。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只是稀土总量和(La/Yb)n较低,形成于杂砂岩部分熔融。主体岩性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具有很宽的稀土总量(最高达533×10~(-6)),(La/Yb)_N随着稀土总量增加而增加(最高达523),明显负Eu异常,大粒子亲石元素强烈富集,Nb、Ta、Sr、P和Ti亏损,(~(87)Sr/~(86)Sr)_0=0.7084~0.7133,ε_(Nd)(t)=-5.67~-8.69,形成于元古代上部陆壳物质—砂页岩的较低程度的部分熔融。各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部分熔融源区的物质组成继承了元古代大陆边缘的某些地球化学特性,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部分熔融残留相主要为石榴石等。部分熔融过程发生于鲜水河断裂早期活动的剪切熔融过程,岩浆作用之前可能发生过强烈挤压而产生了高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22.
王建国  夏勇  樊朝俊 《现代测绘》2006,29(3):37-37,46
国土部门在北京1954坐标系下,已完成大多数城镇的初始调查工作,并发放了相应的土地证等图件资料。而现在又需要在C级GPS网布设基础控制测量工作,这就产生了它们的坐标转换工作。这里举某市两种坐标转换和比较的实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在北京、天津、河北二市一省部分地区抽样调查了13口井水位、11口井水温、5口井气氡、2口井气汞、2口井氦气数字化观测现状,统计分析了其数据完整率及观测断记次数与数据缺失量;在调查观测数据断记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统计分析了数据缺失的主要原因,分析了连续完整的数据系列在地震前兆监测中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氦气之外,水位、水温、气氡与气汞4大主要测项的运行,总体上是正常的;但多数井多数测项存在断记与数据缺失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仪器故障与运行不正常,其次是停电、通信线路故障与雷击,此外还存在原因不明的断记与缺数的问题;以井统计,约有1/2的水位与水温观测井可在地震中期与短临前兆中发挥作用,而气氡、气汞等化学量观测只在地震短临前兆监测中,约有一半的井有可能发挥一定效能。  相似文献   
24.
王建国  李玉华 《山东气象》1998,18(1):27-28,32
在分析数值预报模式及客观预报方法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客观预报方法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如何建立客观,高效的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保山西邑铅锌矿采选工程RQD与RBI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岩石质量指标和岩体块度指数的理论,对钻孔岩心实测资料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对钻孔周围岩体进行分级。结果表明:岩体块度指数在岩石质量评价中能更准确地反映其优越性,具有更为显著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26.
对内蒙古科右中旗地区梅勒图组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锆石Hf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梅勒图组安山岩形成时代约为早白垩世中期(123~125 Ma)。锆石εHf(t)=(+5.84~+9.34),一阶段Hf模式年龄为412~553 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安山岩K2O含量较高,SiO2含量和Mg#值中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等明显亏损。这些特征反映出梅勒图组安山岩的源区为新形成的富集地幔。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研究区梅勒图组安山岩的形成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后的陆内伸展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7.
浙江中生代主要浅成热液金银矿床在蚀变-矿化过程中的一些物理化学特征参数(如T、P、St和ρ等)呈非线性的变化关系,其控制变量是P、T和PH值.推断条带(或环带)状构造的矿脉(石)是由减压沸腾作用造成的.据Drummond等(1985)沸腾的模拟计算和研究表明,[H+]浓度是决定沸腾热液中的Au、Ag等成矿元素命运的主要因素.因此,可以[H+]浓度(状态变量)作为序参量来反映成矿溶液中Au、Ag浓度的变化趋势;并建立其自组织过程的动力学方程与开放沸腾热液系统Au、Ag沉淀的耗散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8.
陕西秋树坪金矿床发育花岗岩脉,其形成年代及岩石成因背景尚不清楚。本次研究表明,其岩石类型为似斑状奥长花岗岩脉,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揭示其成岩年龄为881.9±9.6 Ma。奥长花岗岩脉w(SiO_(2))为72.91%~74.40%,w(K_(2)O)为0.38%~1.18%。稀土元素含量为51.45×10^(-6)~104.16×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表现出LREE富集,HREE亏损的特点。(La/Yb)_(N)的值为8.06~27.76,平均值为21.06,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根据主微量元素特征,认为似斑状奥长花岗岩脉形成于火山弧环境。岩脉具有高Sr含量,高Sr/Y比值、贫Yb和Y以及Eu正异常,推测其源区残留相可能为石榴子石和金红石,无斜长石,部分熔融程度相对较低,且板片流体影响较小。脉体内可见浸染状黄铁矿化、褐铁矿化,为金矿化体,暗示研究区新元古代有形成斑岩型金矿的可能。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框架结构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天气过程对其变化的影响,分析了2010年广州从化气象局框架建筑物基础接地电阻和相关气象要素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从季节变化特征来看,框架结构接地电阻相对较为稳定,月平均值2月最大为0.78 Ω,9月份最小为0.57 Ω,全年变化最大值约为0.21 Ω。统计季节变化曲线和暴雨过程发现,接地体电阻与1.5 m土壤温度和1.0 m土壤含水量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接地电阻减小值与暴雨的强度无明显的相关性。文中还对较长时间无降水的干旱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时框架结构接地电阻值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在夏季,干旱对接地电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