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30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41.
根据2021年四川省31次暴雨过程预报偏差检验,选取ECMWF预报雨带明显偏西、CMA-MESO预报较好的3次个例,基于目标对象检验法对强降水落区(≥25 mm)从位置偏差、面积偏差、雨带走向和降水强度4个方面对两模式的预报偏差特征和主要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CMWF模式降水落区预报较实况偏西偏北,且偏西偏差距离(59.06~123.67 km)显著大于偏北偏差距离(8.23~53.59 km),而CMA-MESO模式雨带走向和位置预报与实况更为接近。两模式降水面积预报均大于实况,ECMWF模式较实况偏大7.0%~34.3%,CMA-MESO模式偏大25.2%~45.9%。两模式降水量平均值预报与实况偏差幅度为-3.5%~20.0%,但降水量极值预报较实况偏差较大,偏差幅度为50.1%~196.9%。检验分析表明,出现在副热带高压边缘,受高原涡或西南涡影响的四川暴雨过程,在ECMWF模式预报强降水落区(≥25 mm)偏西的情况下,CMA-MESO模式可以提供订正参考。  相似文献   
242.
对1992 年至1996 年4 月发生在40°00′~41°10′N,108°20′110°30′E 范围内的51 次ML≥2 .0 地震空间位置与包头6 .4 级主震及其余震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前期地震的活动展布方向与包头6 .4 级主震震源机制解主压应力方向一致,震源深度为9 ~34 km ,78% 的地震活动在20 km 以浅的地层内,前期小震活动使包头—呼和浩特地区形成了空区.包头地震发生在此空区内.包头6 .4 级主震震源较深,余震的震源都比主震的浅.在包头6 .4 级地震发生的前1 ~2 a 时间内,围绕主震空间位置发生了一系列小震,这些小震活动可能对包头地震的成因有着较大影响作用.笔者认为包头6 .4 级地震是脆性破裂,属左旋走滑兼具正断错动.  相似文献   
243.
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寻找地震属性参数来预测含油气性的方法不断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海相沉积环境下受构造控制的复合油气藏的研究,常规的油气预测方法存在局限性、多解性,还无法准确识别有效含气层,因此探索适合该地区的油气预测技术有着重大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对物性参数敏感性孔隙度及渗透率作了定量分析,依据分频数据体对流体信息的高灵敏度,利用改进的广义S变换结合AVF关系同时在井数据约束下对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了分频反演,获得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反演剖面,准确有效地刻画了含气储层.实验证明,分频反演方法对南海深水区珠江组储层进行精细预测,克服了常规反演在少井无井区无法有效预测的问题,且分频反演预测油气结果比常规方法吻合度要高,提高了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精度.  相似文献   
244.
全球已发现的工业油气田中与盐系地层有关的约为58%,总结盐相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勘探经验,为含盐盆地的油气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红海盆地的岩盐发育和分布规律研究、盆地生储盖特征分析及红海盆地实际勘探经验总结,认为含盐盆地具有以下特征:含盐盆地盐系地层发育,岩盐因构造变形可形成多种类型的盐构造,油气勘探应以寻找各种盐构造油气藏为主;含盐盆地盐下易形成高温高压,盐下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砂岩,这种异常高压对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是有利的,盐下应以储层类型和圈闭识别为主要勘探目标;含盐盆地地质情况复杂,勘探工程难度大,需加强钻井工程研究;含盐盆地盐下地震成像普遍较差,加强盐下地震处理技术研究,辨别盐下"假构造",是盐盆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5.
利用空间高精度时频系统提供的超高精度时间频率信号,可以开展一系列空地时频传递和基础物理实验,支撑相对论及相关理论的高精度检验。针对空间激光链路时频传递算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及仿真分析。首先,从星地激光双向时间比对理论公式出发,对比分析了X型星地双向时间比对与Lambda型星地双向时间比对的优缺点。其次,针对空间站轨道高度讨论了相对论效应对坐标时与原时转换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空地时频比对数据不连续性对空间站高精度原子钟稳定性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激光测距方式的Lambda型双向时间比对可以抵消一阶多普勒对上下行距离项差异的影响,且Sagnac项影响的增大可忽略;(2)星地时间比对中坐标时和原时转换的相对论项对空间站位置的速度精度提出了高要求,为实现1×10-18量级的频率偏差比对精度,空间站地心距精度要求为1 dm,速度精度要求为0.1mm/s;(3)受空间站对地可见性影响,仅利用国内测站无法通过星地链路进行中短期原子钟稳定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246.
对于超深超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综合考虑孔缝并存、离散裂缝与连续介质裂缝并存、应力敏感效应及3个物性分区的影响,建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气井不稳定压力模型,采用Pedrosa变换、摄动变换、Laplace变换等方法求解模型,通过编程绘制不稳定压力典型曲线;根据不稳定压力典型曲线特征划分流动阶段,对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复杂气藏压裂井渗流过程划分14个典型流动阶段;存在应力敏感效应时,导数曲线中后期位置更高;钻遇离散裂缝长度越长,Ⅰ区缝网系统线性流等阶段的导数曲线位置越低;流度比主要影响相应拟径向流和窜流等阶段的压力导数曲线。各区储容比越小,相应窜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上的凹子越深;各区窜流系数越小,相应窜流阶段压力导数曲线上的凹子出现时间越晚。该结果为超深超高压裂缝性复杂气藏试井解释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47.
在抗差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中,抗差模型的抗差性与初值的好坏关系极大,若以最小二乘或整体最小二乘估值作为初值,必定会受到粗差污染而影响其抗差性。考虑到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存在相关性,首先推导了部分变量误差(partial errors-in-variables,Partial EIV)模型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中位参数法求解抗差迭代初值的相关观测抗差加权整体最小二乘算法。然后采用中位参数法确定抗差初值,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粗差对观测空间与结构空间的综合影响,基于标准化残差构造权因子函数,实现其抗差解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差性能,其参数估计结果比传统算法精度更高,且随着粗差个数的增加,其抗差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48.
吴磊  王彬  潘锡山  韩雪 《海洋通报》2020,39(6):657-668
本文分析了两套融合海表温度产品 (MGDSST 和 OISST) 在 1982—2019 年间的时空特征,并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分别对其在渤黄东海的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 (1) MGDSST 和 OISST 两套融合产品在渤黄东海浅水海域差异显 著,且差异随水深的减小迅速增大,在水深大于 100 m 的海域两者差异较小。 (2) MGDSST 夏季多年平均值高于 OISST 约0.3 益,而冬季多年平均值则低于 OISST 约 0.23 益。 (3) 夏季 MGDSST 增温幅度显著强于 OISST,冬季则相反。 (4) EOF分析结果显示 MGDSST 在夏季的韩国沿岸流域和冬季的南黄海东部海域的空间变率显著强于 OISST,两者的时间系数则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5) 通过与 KODC 现场观测数据的对比,发现 MGDSST 在渤黄东海海域表现要优于 OISST。本研究为融合海表温度产品在中国近海的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9.
近年来,中医学在欧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立法、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非洲大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医的全球化发展正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国际化的竞争对中医药产业也构成严重威胁,面临着多元文化、法律和制度的挑战,以及人才短缺的局面,中医的全球化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医全球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海外市场的中医药发展已经从自发的贸易活动转变成为由政府牵头和很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国家战略。其次,应该在中医药治疗、保健、教育、研究、文化和产业发展等领域做出系统、全面、可持续的推动,最终目标是将中医药带入全球市场,让它和现代医学一起在保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0.
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彬  司徒尚纪 《地理研究》2007,26(2):238-248
为对广东地名景观进行定量分析,文章首先依据最新广东省地图集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地名数量统计,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建立广东地名元数据库(GEODATABASE),通过ARCGIS中的GEOPROCESSING、SPATCIAL STATISTICS TOOLBOX和ANALYSIS TOOLBOX等对数据属性要素进行分析、分区、分异和颜色色差处理,输出所需的直方专题地图和其他所需专题地图。其后得出,广东地名景观表现出岭南特有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发展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通名和专名具有多样性,齐头地名分布的集中性和具有多族群性及方言性。文章还在统计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进行分类和地理区划,将全省地名景观按类型分为四大区,即客家、福佬、壮语和粤语地名区,且各自在空间上表现出核心-边缘分布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