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多维动态GIS在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集成,三维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海洋、环境等应用领域已逐步形成多维空间信息源。介绍了多维动态GIS的相关概念,多维数据、可视化在海平面变化中的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方向等。我国沿海城市相对集中,人口密集,地势低洼,地面沉降严重,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城市和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多维动态GIS可以动态、可视化地演示海平面的变化,并对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和分析。因此,多维动态GIS对海平面上升变化过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2.
乌鲁木齐市区低空风特征及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2a乌鲁木齐对流层低层风场和3种大气污染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低空风特征及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潘钊  孙自永  马瑞  常启昕  胡雅璐  刘源  王旭 《地球科学》2018,43(11):4226-4236
为揭示中、低纬度高寒山区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指导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选择黑河上游红泥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河道径流量及雨水和河水稳定同位素的观测数据,构建二元混合模型,计算了2013年7月23日及8月21日两次典型降雨-径流事件中事件水(降雨)和事件前水(流域前期储水)对河道径流的贡献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两次降雨事件中事件前水的贡献比例分别为68.69%和54.46%;事件前水的贡献比例在涨水阶段减小,在退水阶段增大.结合河水电导率的观测结果,进一步分析了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河道径流的形成主要受饱和区蓄满产流、河岸带地下径流和山坡地下径流3种产流机制控制;事件水主要源于蓄满产流,事件前水主要源于河岸带和山坡地下径流;事件初期和末期以河岸带地下水补给为主,涨水阶段后期和退水阶段前期转为以蓄满产流和山坡地下水补给为主,洪峰期间蓄满产流的贡献达到最大.两次事件的对比表明,事件前的湿度条件和降雨强度对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前期越湿润,流域储水能力越弱,导水能力越强,事件水的贡献越大,河道径流对降雨的响应越迅速;降雨强度越大,蓄满产流及其中的事件水比例越高,河道径流中事件水的比例也越高.   相似文献   
164.
什根特铁矿赋存于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脉状,受地层控制。同时发育矽卡岩及磁铁矿化。矿床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主成矿期),岩浆热液期(矽卡岩型矿化)和区域变质期。火山沉积期和岩浆热液期退化蚀变阶段的磁铁矿均具有富Fe,贫Si、Ti、V、Mg、Mn特点;磁铁矿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具有相似曲线变化特征,指示火山沉积期和退化蚀变阶段的铁矿化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即来自基性火山岩。早期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0~403℃,集中在180~260℃,盐度集中在5%~9%(质量分数,Na Cleq,下同),δD介于-134‰~-125‰,δ18OH2O值为4.7‰~8.6‰,表明流体为岩浆水。石英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0~536℃,主要集中在160~340℃,盐度集中在6%~16%,表明流体具有从高温演化到低温、中低盐度和中低密度的特征,石英的δD介于-98‰~-95‰,δ18OH2O值为-0.6‰~2.0‰,表明该阶段流体来自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65.
黄土强度受含水状态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其随含水状态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进而引起一系列病害。为研究非饱和黄土中水蒸气和温度的扩散运移规律,通过室内填筑模型试验,在重塑黄土中通入高温高压水蒸气,分析了非饱和重塑黄土中水蒸气和温度扩散运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非饱和重塑黄土中,水蒸气扩散范围近似为椭球形;水蒸气扩散速率沿径向逐渐减小,增加蒸气压,蒸气扩散速率、扩散范围和增湿程度都将增大;蒸气压在加速水分扩散的同时,加速了温度的运移,气压为50 kPa土体升温速率约为0.75 ℃ ·min-1,气压为200 kPa时升温速率1.12 ℃ ·min-1;土体密度越大,水蒸气扩散时受到土颗粒的阻碍越大,随着水蒸气径向扩散距离增大,这种阻碍作用越显著,含水率减小的量值越大。  相似文献   
166.
温度梯度、含水率梯度和压力梯度对非饱和土体中的水热迁移有重要影响。用非饱和黄土填筑室内模型,通入0.10MPa高温水蒸气,研究蒸汽压梯度、温度梯度和含水率梯度耦合作用下的水热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水蒸气迁移范围之内,土体的升温速率、增湿速率和增湿程度较大,以蒸汽传热和压力梯度驱动的水蒸气增湿为主。而在水蒸气未到位置,以温度梯度引起的热传导和含水率梯度与温度梯度耦合驱动的水热迁移为主;水蒸气迁移时,受土颗粒阻碍和蒸汽压消散的影响,土体升温速率、增湿速率和温度传导速率均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增湿速率小于升温速率;水蒸气增湿土体的最大含水率接近最优含水率,增湿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一定范围内土体的压实性能;基于模型试验边界条件,确定含湿毛细多孔介质中二维热湿迁移方程的一组代数显式特解,并以20 cm测点为例,将温度和含水率实测值和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非饱和黄土水-汽-热耦合传输规律和水蒸气增湿新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7.
针对目前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个性化服务程度低,旅游者主观判断难以获得最大动机利益等问题,文中设计开发一种服务旅游者个性化兴趣需求的兴趣旅游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在分析系统开发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技术路线,以缓冲区模型和单向神经网络迭代模型为关键算法模型,对系统的结构层次和主要功能进行设计开发,同时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实例分析研究系统所具有的智能旅游路线规划功能,实现旅游者旅游动机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8.
刘思逸  高平  肖贤明  刘若冰  秦婧  袁桃  王旭 《现代地质》2022,36(5):1281-1291
目前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显微组分缺乏统一的分类方案,命名也较为混乱,给页岩气勘探与评价造成了困难。为此,采用全岩光片和有机地球化学(TOC、δ13Corg)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显微组分进行有效识别与特征总结,探讨其可能成因,并判断其有机质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显微组分主要由海相镜质组、腐泥组、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次生组组成。其中,海相镜质组由无结构镜质体组成,呈浑圆状或长条状,具有强的光反射能力,但分布并不广泛;腐泥组主要由无结构腐泥体组成,为藻类遭受热降解过程而形成的无结构且无固定形态的显微组分,在富有机质页岩中广泛分布;动物有机碎屑组主要包括笔石表皮体、几丁虫和放射虫有机碎屑体;次生组由次生沥青体组成,广泛分布在页岩基质孔隙中,呈无固定形状。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主要发育腐泥组和次生组,其次为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海相镜质组,其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且腐泥组和次生组含量越高,有机质类型越好,其生烃潜力越大。  相似文献   
169.
迈龙—色日地区位于东昆仑东段的沟里一带,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金矿化地段,有较好的成矿潜力。本文通过分析该地区的基础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信息特征,借助大比例尺高精度遥感线性构造解译手段,对该地区构造格架进行分析,以瓦勒尕金矿床为典型矿例,剖析迈龙—色日地区的找矿潜力,对区内找矿信息进行总结,圈定找矿潜力地区,并进行野外验证,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该区内已发现的部分金银和多金属矿化带的追索及新矿化带的发现和查证提供了一定方向。  相似文献   
170.
研究流体包裹体中子矿物种类、化学成分及分布特征,对于确定热液成分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流体的演化规律和成矿机制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常用的各种测试研究方法存在测试目的物寻找困难、不透明子矿物难鉴定等局限性。本文采用冷冻传输装置首先将流体包裹体冷冻固定并打开,然后用扫描电镜、能谱仪测试矿物中流体包裹体中的子矿物和液相成分,该方法可解决扫描电镜下流体包裹体研究目标物不易寻找,打开流体包裹体后子矿物易散失和碎屑易混入的问题,可有效测试小颗粒(1~2μm)、不透明子矿物及不透明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固液相成分。用该方法实测山东邹平王家庄铜矿流体包裹体液相中Na+、K+、Cl-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85%、3.60%、16.18%,计算的盐度为35.35%,并确定了其中不透明矿物子矿物为黄铜矿,证明了黄铜矿是从高盐度热液中晶出的结论。本方法为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